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SVM和EMD 包络谱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调制特征和传统包络分析法的缺陷以及现实中难以获得大量典型故障样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M)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包络谱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始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将其分解为多个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之和,然后求出包含主要故障信息的若干个IMF分量的包络谱,最后定义包络谱中各种故障特征频率处的幅值比为特征幅值比,将其作为故障特征向量,并以此作为SVM分类器的输入参数来区分滚动轴承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EMD的数据驱动模型在径流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径流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经验模态分解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与数据驱动模型相结合的径流预测方法。该方法运用EMD将汾河上游兰村、汾河水库和上静游三个水文站年径流序列分解为随机分量和趋势分量,分别选择合适模型对各分量进行合理预测,再拟合各分量预测结果得到最终的年径流预测值。结果表明,通过EMD分解,预测效果有明显提高,满足规范要求,计算方法可行。预测结果可为汾河上游防洪抗旱规划,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技术的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对非平稳非线性时间序列进行EMD技术分解,然后将分解得到的子序列进行聚类,并运用传统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对各子序列分别进行预测,最后汇总子序列的预测值得到目标时间序列的预测值。统计模拟和实证分析显示:组合预测模型能够显著提高预测的精度,说明新方法对于非平稳非线性时间序列的预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激光雷达远距离回波信号受噪声影响, 严重失真。为了有效去除信号的噪声, 提高回波信号信噪比, 提出一种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CEEMD)结合改进小波阈值的去噪算法。CEEMD可以自适应地分解非线性和非平稳信号, 改进小波阈值函数具有高阶可导特性, 能够克服硬阈值、软阈值函数各自存在的问题。两种方法结合, 可以更有效地去除噪声。首先, 对回波信号进行CEEMD分解, 得到若干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其次, 通过相关系数法计算IMF分量与信号的相关系数, 确定相关分量和不相关分量。最后, 对不相关分量使用小波改进阈值法进行去噪, 对相关分量使用粗糙惩罚法进行平滑, 再重构信号。基于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算法比CEEMD去噪法和CEEMD结合原改进阈值去噪法, 信噪比分别提升了2.65 dB和0.58 dB。  相似文献   

5.
对低截获概率(LPI)信号和低观察率目标检测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低信噪比下检测信号的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子带提取方法。在周期谱估计之前用小波进行信号分解,确定信号所在的子带,从而达到去噪的目的。同时提出相关法与周期谱估计相结合的方法,并证明该方法可进一步改善信号的检测能力。以电视发射信号的无源相干定位系统的回波信号和相位码信号为例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在-21dB信噪比(电视信号)和-24dB信噪比(相位码信号)下检测出信号。  相似文献   

6.
增强低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下的语音质量是语音识别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众多增强方法中,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针对EMD在对语音进行增强时存在端点效应的问题,研究了极值域均值模式分解(extremum field mean mode decomposition, EMMD)方法。该方法改变了EMD只利用信号的极值点信息的单一做法,充分考虑输入信号所有信息,计算信号极值点间所有数据的均值,可以有效解决EMD中的端点效应问题。因此,提出了基于EMMD的语音增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EMMD方法的引入,消除局部数据中隐含的支流分量,避免了EMD方法的端点效应问题,明显提高了带噪语音的SNR,改善了语音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小波变换的Power-Law水声瞬态信号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声瞬态信号检测是水声对抗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在分析了传统的Power-Law检测器的基础上,针对水声瞬态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去噪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去噪理论抑制信号中的杂散成分,提高信噪比,然后利用Power-Law检测器进行检测.对三种典型水声瞬态信号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有效分辨信号和噪声,检测效果优于传统的Power-Law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EMD和ANC技术的自适应降噪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分析信号的信噪比,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去噪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自适应噪声抵消,然后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不同尺度上的固有模态函数,再对不同尺度上的固有模态函数进行噪声属性判定,如果不是噪声则选用不同的滤波参数,进行自适应噪声抵消,最后对各尺度上噪声抵消后的信号进行重构,得到去噪后的信号。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自适应噪声抵消方法更能有效地消除信号中的噪声。  相似文献   

9.
针对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过程中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上存在脉冲星信号与噪声混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峰度检验加窗的EMD消噪方法。首先,利用自相关和互相关来判断IMF的重构起点;其次,通过局部峰度检验方法来获取重构起点前两层IMF中信号脉冲部分的左、右端点,选用Turkey Hanning窗滤掉脉冲外噪声;最后,利用自适应阈值方法进一步除噪,改善信号质量。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5种方法相比,所提消噪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噪声,保留脉冲星信号细节信息,具有更高的消噪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低信噪比下雷达信号调制识别准确率低、抗噪性差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熵评价模态分解和双谱特征提取的识别方法。利用双谱可以抑制高斯噪声的特点, 分析了在低信噪比下进行信号调制识别的可行性并引入了噪声项。由于噪声项的干扰, 双谱在0 dB以下时, 噪声抑制效果变差, 提出了基于信息熵评价的经验模态化分解对信号进行预处理, 提高信噪比。最后, 设计了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 实现对不同调制类型信号的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方法相比传统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 能够在低信噪比下对不同类型信号进行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11.
刘真  王欣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8):1074-1075
介绍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多小波变换的信号去噪方法。通常子波域去噪中使用的Donoho软阈值法是很有效的,但是,由于忽略了边缘检测,导致在重构信号时丢失了部分的边缘信息,着眼于上述不足,在非线性多小波变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边缘检测与软阈值去噪相结合的去噪算法,实验证明此算法对提高重构信号的信噪比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在拦截大机动来袭目标时,拦截弹视线角速度呈无规律的非线性变化,导引头对自身测量信息滤波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一背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和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ing, KF)相结合的导引头滤波降噪方法,发挥经验模态分解处理非平稳信号的自适应特性,并通过卡尔曼估计削弱经验模态分解方法中“边界效应”的影响。仿真表明,该方法对于具有强非线性特性的视线角速度信号有较好的自适应滤波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平移不变量的摩擦焊检测信号降噪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淑艳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1):2721-2723
平移不变量小波降噪方法,首先对所分析的信号进行循环平移;然后将平移后的信号进行软(硬)阈值小波消噪处理;再将消噪后的信号进行逆平移,通过多次‘平移——去噪——逆平移'过程,最后平均所获得的结果。它能够有效地消除软闽值小波去噪过程中出现的pseudo-Gibbs(伪吉布斯)现象,提高了信噪比,使去噪结果更加逼近于真实信号。将其应用于对摩擦焊检测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实验证明,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改进小波脊线的PSK信号载频提取技术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截获概率(LPI)雷达中相位编码(PSK)信号的二相编码(BPSK)、四相编码(QPSK)信号载频估计,提出了小波脊线迭代法下PSK信号载频提取技术及其抗噪性能,分析了其在载频提取中迭代初始参数选取、迭代结果精度以及发散点迭代等不足,给出了用于PSK载频提取的改进小波脊线。改进方法在发挥运算量小、抗噪性能的同时,提高了PSK信号载频估计精度。MATLA仿真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表明其较传统相位差分法信噪比门限降低了5dB。  相似文献   

15.
为克服小波分析中混频现象对模拟电路故障特征提取造成的不准确,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模拟电路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模拟电路输出信号进行EMD得到若干个内禀模态函数,以各IMF的能量作为故障判别的特征。并针对EMD中的端点效应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尺度小波能量积累的雷达回波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多尺度小波能量积累器的概念,并给出了相应的多尺度小波能量积累算法,将信号在不同分解尺度上的小波能量进行积累.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用于弱信号检测的小波能量检测算法,对低信噪比信号检测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检测算法对强白噪声及强色噪声背景下的低信噪比信号的检测非常有效,与传统的信号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低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条件下, Walsh码软扩频信号盲解扩以及多址信号盲分离难以实现的问题,提出一种Walsh码软扩频信号降噪算法。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算法将Walsh码软扩频信号分解为有限个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分界点位置可通过Walsh码软扩频信号和噪声的IMF自相关函数收敛速度的差异进行判断。然后,采用小波软阈值滤波算法处理分界点之前的IMF。最后,利用处理后的低阶IMF和分界点后的IMF重构Walsh码软扩频信号,减少由于降噪造成的信号损失。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低SNR范围内,降噪算法以较低误码率(bit error rate, BER)实现解调,信号损失较少。  相似文献   

18.
自适应阈值多小波故障暂态信号去噪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介绍多小波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探讨了基于多小波的信号去噪方法。针对目前多小波去噪方法的不足 ,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多小波去噪方法 ,应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故障暂态信号的去噪 ,并与基于传统阈值多小波和小波的去噪效果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根据实际信号自适应改变阈值大小 ,在去噪效果上优于传统多小波去噪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低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条件下的雷达目标信号提取越来越重要。传统的脉冲压缩算法在低SNR条件下作用不明显。提出了一种新的在低SNR条件下的雷达目标回波信号提取算法。该算法在传统脉冲压缩算法的基础之上,采用小波变换对脉冲压缩后的信号进行分解,提取信号高频信息的小波系数。再用改进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算法对信号的高频信息进行去噪,然后重构信号的高频信息,最后再重构完整的雷达目标回波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噪声,提取出雷达目标的回波信号,相比于脉冲压缩算法及其他算法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小波变换在激光陀螺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建锋  江涌  丁传红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3):716-719,750
针对动态条件下激光陀螺(RLG)随机噪声其非平稳和非正态分布的特性,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RLG降噪方法,研究了小波去噪和Lipschitza指数奇异值检测的原理,给出了离散Db4小波滤波器的硬件实现方法,采用双正交静态小波基对RLG信号进行不同尺度的分解,通过不同小波基及低通滤波效果的比较,发现Db4小波具有较好的去噪性,其分解和重建滤波器系数也十分简单,验证了小波变换在陀螺仪信号去噪中的可行性,在用Db4滤波后的数据进行导航解算时,发现导航误差有很大的减小,研究成果对导航系统精度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