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加入WTO之后,寻求“普遍伦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在全球化的今日世界,寻求“普遍伦理”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寻求“普遍伦理”应从现实的人出发,把商品经济关系作为寻求“普遍伦理”的基础,并正确把握价值规律和道德的关系。普遍伦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在人与人之间,诚实劳动、平等互利。在人与社会之间,两者兼顾。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普遍伦理是个人道德行为的理论前提,也应当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2.
关怀伦理学家认为,女性道德思维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它强调人际关系与责任而不是原则与权利的重要性;在处理道德两难问题中,诉诸特殊的境遇,而不是诉诸普遍的原则。这些特点使得关怀伦理成为不同于现代西方主流伦理思想(即正义与规则伦理)的“另一种声音”。而且这种“不同的声音”不仅仅来自于西方伦理传统的内部,而且也来自于西方伦理传统之外的其他伦理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不同的声音”也就是一种呼唤伦理学多元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西方宗教伦理与儒家政治伦理价值观的差异体现在:西方宗教伦理以关心人类个体生命和生命意义为目标,具有人性化的色彩;儒家政治伦理讲求“内圣外王”,突显个体应负有的道德责任和历史使命。儒家政治伦理的价值标准是政治利益,西方宗教伦理的价值标准是宗教信仰。儒家政治伦理讲求意义与自愿,西方宗教伦理讲求理性与自觉。中西传统伦理与现代经济伦理具有良好的契合点和连续性,在批判的基础上,传统伦理可以向经济伦理转化。  相似文献   

4.
关于儒家“亲情本位”思想的不同看法,表现着对“普遍伦理”的诉求以及走向普遍伦理的两种不同的理论进路,体现了现代伦理学“自然性”与“社会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科学性”与“哲学性”的关系,而在最根本的基础上反映着这个科学时代伦理学的特征与处境,以及伦理学与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何菁 《凉山大学学报》2003,5(3):142-144,148
本文以道教伦理、佛教伦理和基督教伦理的基本观点简要论述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道教伦理的“道”在网络经济的再诠释和“经国理身”对促进网络社会顺应自然之道而和谐发展和健康运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佛教伦理的平等、克已观念对网络失范行为的抨击意义以及对网络伦理建设的启发;基督教伦理的原罪观、拯救观和普世观作为重要的伦理思想资源对网络伦理建构的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不仅存在以正统教化伦理为代表的“大传统”。而且还存在以民间伦理为代表的“小传统”。后者作为植根于民间生活土壤中的民众不加矫饰的价值观念,更为真实地展示了民族伦理生活的生命律动。在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格局中,民间伦理与正统教化伦理之间既矛盾对立叉相生相长。构成了传统社会伦理生活的真实景观。  相似文献   

7.
宗教伦理与科学发展——对“默顿命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温“默顿命题”,从文化的角度揭示清教伦理与现代科学发展相容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学者的观点探寻宗教伦理对反思科学发展逻辑的意义,即在某种程度上有利规范科学发展,规避科学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8.
玛丁  AL 《科技潮》2000,(5):89-89
关于伦理与未来的圆桌会议集中讨论了三组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即:“未来的伦理与决策”、“生物伦理与生命的未来”,以及“21世纪如何发展”。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对伦理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多数情况下,各政党不考虑伦理问题。但是,“政治并不是完全排除伦理问题。在各种水平上,伦理经常与现实主义或政治现实发生矛盾。”不同政见往往遵循某一个伦理准则;反抗往往意味着“利用政治手段掀起一场伦理反叛”(恐怖主义本身就是反伦理的,因此恐怖主义行动不是伦理反叛)。埃德加·莫兰指出,“伦理并不一定与现实背道而  相似文献   

9.
在《长恨歌》丰富的叙述中,由“小历史”与个体的生命体验、“民间社会”与个体的生命伦理、“日常生活”与个体的生命意义等所构成的生命关学及其叙事伦理尤值得关注,它们使《长恨歌》成为汉语叙事的“典范”和文学史链条上不可替代的“孤本”。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2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发起的一项对全国11164名医学科研人员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其中960位各伦理委员会委员的伦理认知情况、认知途径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显示:(1)伦理委员中拥有博士学位、正高职称、海外经历的比例均超过7成,对医学文件了解3项及以上的占90.8%,不同单位类型的伦理委员对医学伦理文件的了解有统计学差异(χ2=39.60,P<0.01);(2)对科研伦理规范了解的占95.2%,对科研伦理四大基本原则比较熟悉的占98.4%,男性和女性之间(χ2=5.75,P=0.05)、不同单位类型(χ2=12.87,P<0.0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了解的占90.0%,是否有海外经历(χ2=3.93,P<0.05)和不同单位类型(χ2=32.38,P<0.0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伦理委员均有伦理知识获得途径,其对科研伦理规范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有年龄(OR=1.88,P<0.01)和海外经历(OR=1.80,P=0.06),对伦理审查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有年龄(OR=1.47,P<0.01)和单位类型(OR=0.69,P=0.03);(4)伦理委员的伦理认知情况普遍好于一般医学科研人员,医疗机构更加重视伦理委员会的建设,单位组织的专门培训、科研项目组织的培训和自学是伦理委员获取伦理知识的主要途径,针对影响其伦理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适当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伦理委员的认知程度,全面提升伦理审查质量。  相似文献   

11.
葛保武 《科技信息》2008,(4):288-288
图书馆服务伦理是图书馆组织为履行社会职责和满足读者需求,在开展各种读者服务活动时所反映出来的善恶价值取向,以及行动上应该遵循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图书馆服务伦理是图书馆伦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图书馆职业活动中,“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最终要通过服务来体现它的存在价值,本文对图书馆服务中的伦理失范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生态伦理学中,“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一直是其热点问题.其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伦理关系、价值关系三个层面上。本文主要以“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内在关系演化为线索,在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两大派系在对抗阶段的主要观点及争论的焦点与实质:在第二部分阐述在变革阶段两大派系的新发展,从而为二者的兼容带来了希望;在第三部分兼容阶段在各自的局限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讨论“人类中心主义”对“非人类中心主义”兼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孝”是儒家伦理中的重要范畴。笔者认为:《论语》中孔子言“孝”,其文化内涵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善事父母”外,还应包括一种为政之道和成己之方,一种超越家族关系的社会伦理规范。同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孝”的社会功效,认为孔子言“孝”,致力于唤醒人们的道德自觉与社会责任感。最后,论述了孔子言“孝”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原始宗教信仰中,蕴含着日本人最初的伦理意识,它从本质上决定了日本人的道德准绳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规范。崇生畏灵的此岸意识体现了日本人现世主义的伦理观;“清明心”的道德决定了日本人以“诚”为本的道德意识和具有审美主义和心情主义色彩的伦理意识;神圣化的性意识导致了日本人在性观念上的宽松态度;对罪的无责任意识塑造了日本人的“耻感”文化;集团的功利主义造就了日本人的忠诚意识;上下等级尊卑的意识贯穿日本整个历史,至今仍体现在日本人的接人待物中。探讨古代早期日本人的伦理意识,对于从历史的角度整体把握日本人的伦理观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工作起步较晚,治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治理主体责任界限不明确、治理对象不重视等问题较为突出,亟待完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文章从新时期科技伦理治理的主要特征出发,深入挖掘我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体两翼”科技治理体系的构建路径及策略,从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建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及塑造科技伦理共同责任意识等方面构建“一体两翼”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普遍伦理”作为全球化条件下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道德价值体系和思想运动,是当前我国开展道德教育活动的重要背景,其核心精神及其规范也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对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普遍伦理”作为全球化条件下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道德价值体系和思想运动,是当前我国开展道德教育活动的重要背景,其核心精神及其规范也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并对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学伦理叙事既折射出时代风尚的文化变迁,也传递着生命情感的社会基因。阎连科小说的父子伦理叙事有着鲜明的孝亲情怀和父性崇拜。情爱叙事里爱情没有独立的空间,它不仅总是受到各种欲望的挤压和侵犯,而且常常成为女性自囚的牢笼。婚姻注重仪式化的礼教“名分”,缺乏相爱和分享。耙耧世界的叙事伦理深受河洛地区“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形塑。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学技术成果与传统伦理观念的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激烈碰撞,特别是“人工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等医学技术的实质性进展把一系列的伦理问题严峻地摆在人们的面前。从科学技术哲学视角思考现代医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实现医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生态论理对传统伦理的超越是以对“主体”范畴的重构为逻辑起点的;其内容包括:生态主体与现代理性的结合;道德规范与“生态语境”的嵌合,以及价值指向递进到生态整体的层面。同时,超越并不意味着抛弃而是在更宽广“意义框架”中的理解和定义,而这正集中体现在“主体”手段与意义间的模式转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