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物体与地球相撞,将地球撞飞了一大块,这一大块后来就成为了月球。这次撞击还使地球的地轴倾斜了一点,因此我们的星球现在是在倾斜着绕太阳运行。这是两大改变。现在,在一年中,照射到北半球和南半球的阳光量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而不断变化,先是南半球向太阳倾斜,然后是北半球。这种循环促成了地球的季节变化。没有季节人类处境悲惨这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如果没有地球的倾斜,人类的处境将是悲惨的。忘掉现代科技,忘掉蒸汽机,或者切片面包吧。在一个没有季节  相似文献   

2.
<正>冬至这天,北半球刮着刺骨的寒风,太阳光很柔和。圣诞老人穿着红袍子,背着袋子,走在大街上。"您好,您又在准备圣诞礼物了,要不要我帮忙?"一个穿着防寒服的小孩冲着圣诞老人喊。"Hello,你真守时!每年圣诞节前几天,你准来。对了,你来的这天,为什么北半球这么冷呢?"圣诞老人站住了,问小孩。"我叫冬至。今天,太阳公公几乎直射南半球上叫南回归线的地方,所以北半球冷、白天也最短。"冬至一边说,一边指向太阳,"过了今天,中国就进入数九寒天。"  相似文献   

3.
为系统地探寻全球不同纬度的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首先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北屋夏季能否晒进太阳光这一困惑入手,基于北半球从地球晨昏圈和天球这两个视角来考察太阳在一年中的周日运动;进而引入球面三角基础知识对不同纬度的日出方位偏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进行量化,由此解析太阳在全球各地全年的周日视运动,获得有关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的3个方面的9点结论.  相似文献   

4.
壬午马年的大年初一是公历2月12日,结束于2003年公历1月31日(除夕),今年与明年的立春都是2月4日,这么一来马年中没了立春节气,成了所谓“无春之年”,这在历法中是正常的历法现象。在正常年份里,农历1年里有24个节气,24节气是怎么划分的呢?原来太阳从“春分”这一基础点出发,在黄道上运行一周为一回归年,合360度,所需时间为356.2433天。  相似文献   

5.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对地上射点的回归运动;黄赤交角是不断变化的,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进而使地球上人类活动的环境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登临泰山顶峰,观赏海上日出,是每个赴泰山旅游者的心愿.但很多人不能如愿以偿,这除了天公不作美之外,就是没有掌握天文地理因素所致.人们知道自转着的地球绕太阳公转,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有周年回归运动.也就是地球在轨道上有南北向大约一亿二千万公里的移动.这就使得泰山顶峰观看日出的方向在夏至日和冬至日有偏离正东以北或以南约30°的角度.也就是太阳赤纬的变  相似文献   

7.
 季节更迭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不垂直,在不同的季节,南北半球所受到的太阳光照不相等。由于南北半球所受到光照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纬度的地区温度的差异。太阳直射的纬度地区,温度高,相反温度低。夏季是平均气温在22℃以上的连续时期,冬季是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连续时期。春季和秋季是介于10~22℃的时期。可以看出,温度是季节变换的重要标志,按照温度划分了一年四季(图1)。  相似文献   

8.
《奇闻怪事》2011,(11):64
夏天太阳的高度角最大,因此夏季的紫外线辐射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而在中午,太阳直射大地,此时,一天中紫外线辐射最强。紫外线跟云层有着密切的关系,太阳垂直照在地面,紫外线垂直穿过云层的距离最短,被吸收最少,因此穿过云层的紫外线最多。尽管云层能吸收紫外线,但高达80%的紫外线辐射仍然能够穿透薄云,大气中的薄雾甚至能增加紫外线辐射的强度,所以多云的天气也不可不防晒。在海拔越高的地区,大气层相对越薄,所吸收的紫外线相对越少,所以青藏高原的人们总挂着"红脸蛋"。  相似文献   

9.
2007年5月8日,瑞士一艘双体全太阳能动力船在成功完成横渡大西洋的航海计划后抵达美国纽约,这是世界上第一艘不用一滴燃料仅仅依靠太阳能就实现穿越大西洋壮举的动力船。2006年10月中旬,瑞士联邦总统米什琳·卡尔弥-瑞(Micheline Calmy-Rey)在巴塞尔将这只太阳能动力船命名为“太阳21号”(Sun21),她称赞此项计划为“未来机动交通的榜样”。而“太阳21号”也已经证明,  相似文献   

10.
<正> 再过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人们将有机会观测到”金星凌日”。这一天文奇观上次出现是在1882年。6月8日,金星将飞过太阳圆面,并留下它的投影,同时它还处于地球与太阳之间。这一现象在天文学中被称为”金星凌日”。预计,在格林尼治时间当天凌晨1点30分到7点30分(北京时间9点30分至15点30分),  相似文献   

11.
<正>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历代文人墨客以立春为主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立春,又叫"报春",现在有的农村仍有这个古老的习俗,即由一个人手敲着小锣鼓,唱着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在这红纸印的春牛图上,印有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和人牵着牛耕地的情景,人们称其为"春帖子"。送春牛图,其意在催促提醒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中太阳辐射能的利用与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将建筑规划CAD图形分别转换成真彩色图像、建筑数字高度模型、阴影图像,进而进行太阳直射辐射能量在建筑群中的不同时刻分布计算和分析的过程,其目的是对城市建筑群规划中太阳直射辐射能量的分布,建筑采光与建筑高度和位置的关系作前期分析,提出合理的建筑高度参数及布局的参考值.这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对城市能效建筑规划设计提供了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3.
正规体育场都是南北朝向,这是为什么呢?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国际体育组织要求运动场地方向的主要依据。以北半球为例,中午12时以前,太阳光从体育场的东面向西面照射;中午12点以后,太阳光从体育场的西面向东面照射。这对于自北向南或自南向北跑动的运动员来说都是“侧光”,从而避免了阳光直射入眼。因此,国内外在修建体育场时,总是将  相似文献   

14.
FY-2E卫星于2008年12月23日成功发射,2009年5月19日在轨交付,至11月23日漂移定点于105°E。自交付业务运行至今,FY-2E卫星共经历了三次太阳直射保护过程。其中在2010年4月22日与2010年8月31日,FY-2E卫星太阳直射保护结束",清零"后出现图像相对网格发生偏移现象。本文就这一异常情况做了简单描述与初步分析,希望可以对今后FY-2系列静止卫星的业务运行保障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最早的时钟可能就是太阳了,时间由日光在一个圆盘上的投影变化的角度决定。由于这种测量时间的方法最早产生于北半球,观测时间的人也位于北半球,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  相似文献   

16.
叶清 《厦门科技》2009,(2):59-60
根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布的中国天文年历.今年2月4日(农历己丑年正月初十子时)北京时间0时50分立春。2009年是我国农历己丑年,丑是地支第二位.对应十二生肖的牛,因此己丑年亦称牛年。人们也许已经注意到,日历上己丑年是从2009年1月26日-2010年2月13日,共有384天。这样一来,牛年开始时的正月初十是“立春”,而2010年2月4日是农历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又是一个“立春”.整个牛年有25个节气,包含两个“立春”节气。  相似文献   

17.
基于ASHRAE模型的客舱表面太阳辐射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飞机在航前、航后及经停阶段,桥载空调过度使用导致其寿命缩短并浪费能源问题,采用ASHRAE太阳辐射模型,并按照中国实际情况对太阳常数进行了修改,对影响飞机客舱能耗的太阳辐射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客舱右上、右下、左上、左下等四个曲面受到的太阳直射辐射、地面反射辐射、天空散射辐射随着太阳高度角和方向按一定规律进行变化,由于各曲面朝向不同,变化规律也不同.太阳总辐射量中太阳直射所占比例较大,右上曲面和左上曲面的太阳直射辐射分别在10时和14时达到峰值。掌握客舱能耗变化的规律,对于合理控制桥载空调的运行有指导意义,便于引入预测控制,避免桥载空调过度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节约电能.  相似文献   

18.
1月29日上午10时许,星城长沙终于出太阳了!从1月13日开始,整整17天,天天是风雪交加,冰封大地。太阳,半个多月来第一次露出了笑脸,尽管仍然显得那样苍白,那样无力,那样柔和,但这毕竟是太阳!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典型资源区选取6个一级辐射站(北京、额济纳旗、格尔木、拉萨、喀什、郑州站)1961—2016年的太阳总辐射、水平面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数据资料,在用气候倾向估计法分析太阳辐射的变化趋势和利用Klein-Hay模型计算分析最佳倾角的基础上,分析太阳辐射变化对光伏电站最佳倾角的影响.结果显示:(1)近56年,6个一级辐射站的太阳辐射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下降的;除格尔木市和郑州市外,其他4个城市的水平面直接辐射量呈下降趋势;从2003年开始,北京市出现散射比大于直射比的情况;1976年后,郑州市的散射比大于直射比;格尔木、喀什、拉萨市近56年的直射比均高于散射比;额济纳旗市的直射比、散射比变化不明显. (2) 6个典型资源区一级辐射站的最佳倾角随着太阳辐射量的降低而减小;北京、喀什、拉萨市的最佳倾角的下降受总辐射量和直射比的影响;格尔木市和郑州市的最佳倾角的下降受总辐射量和散射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逐次滤波法和对比分析可知,北半球夏季7月高空10hPa持续增暖过程是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加、火山活动和太阳活动共同引起的,具体表现为:(1)CO2浓度增加趋势与北半球7月平流层10hPa升温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北半球7月10hPa升温过程不像CO2浓度一样线性增加,其中还伴随几次降温波动,最显著的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90年代中期以前的降温过程也比较清楚.分析认为,这是火山活动和太阳活动引起的.(2)太阳磁场磁性指数曲线与滤除CO2影响的北半球10hPa大气温度距平曲线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波峰波谷基本对应并且超前一些,就是说太阳北半球黑子群N极前导时期,即太阳磁场南向时期与北半球平流层增温时期对应.太阳北半球黑子群S极前导时期,即太阳磁场北向时期与北半球平流层降温时期对应,显示出太阳磁场方向变化对北半球平流层气温变化的重要影响.(3)谱分析结果表明,滤除趋势变化和准22年周期的7月北半球平流层中层10hPa大气温度具有显著的准11年周期,其方差贡献率1.5%.(4)分析表明CO2浓度变化与太阳磁场强度和磁场方向变化对于平流层中层10hPa温度变化的影响方差贡献率达到58%,是10hPa温度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其中CO2影响方差贡献率37%,太阳磁场强度和磁场方向变化方差贡献率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