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果蝇发生量是数量性状,选用野生型、檀黑体、残翅和白眼四种不同基因型的果蝇,设计25种不同的杂交组合,并将其培养在不同大小的容器内,统计各种组合的子代果蝇发生量。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环境(不同容器大小)对果蝇的发生量影响最大。不同基因型以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对果蝇发生量的影响在不同的杂交组合中也达到极显著差异或显著差异。说明果蝇的发生量是由基因型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及伴性遗传两个实验,分别需要大约一个月时间才能得到结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选取野生型<长翅红眼>和双突变体<残翅白眼>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做一次杂交实验,统计两次,可同时得到这两个实验的结果。文中还探讨如何获取双突变体果蝇。  相似文献   

3.
林敏 《龙岩师专学报》2000,18(3):138-139
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及伴性遗传两个实验,分别需要大约一个月时间才能得到结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选取野生型〈长翅红眼〉和双突变体〈残翅白眼〉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做一次杂交实验,统计两次,可同时得到这两个实验的结果。文中还探讨如何获取双突变体果蝇。  相似文献   

4.
芜菁块根汁对果蝇发生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型果蝇、白眼果蝇为实验动物 ,研究不同浓度芜菁块根汁 (以下简称块根汁 )在不同温度、不同空间下对其发生量的影响。实验共分 3个处理浓度、2个培养温度 (设空白对照组 ) ,重复 3次。结果表明 ,在培养管内 ,3个浓度块根汁均使 2个品系的果蝇在 2 0℃和 2 5℃温度下的发生量增加。在广口瓶内 :2 0℃温度下 3个浓度块根汁均使野生型果蝇的发生量下降 ,而白眼果蝇发生量的影响则为低浓度块根汁使其下降而中、高两浓度却使其增加 ;2 5℃温度下低、中两浓度块根汁使野生型果蝇发生量增加而高浓度却使其下降 ,而白眼果蝇发生量的影响则为低浓度块根汁使其增加而中、高两浓度却使其下降。说明不同浓度的芜菁块根汁对不同品系果蝇在不同温度、不同空间下的发生量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5.
在本地黑腹果蝇中,先后发现了黑条体和展翅两个自发突变新品系,展翅品系了带有致死基因的品系;把黑条体和展翅两个新突变品系与遗传实验常用的残翅和白眼品系杂交,选育出了黑条体残翅、黑条体残翅白眼、黑条体长翅白眼、黑条体展翅等4个新组合品系,这些新品纱的发现、选育和利用,改变了国内遗传学果蝇实验中,果蝇杂交品系长期完全依赖从国外引进的状况,为遗传学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较邹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6.
黑腹果蝇几种不同品系的酯酶同工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型电泳技术.从电泳图谱、迁移率和分子量3个方面.对黑腹果蝇5种不同品系(野生型、残翅、黑檀体、黑体、三隐性)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及其扫描结果表明,5种果蝇的酯酶同工酶谱带清晰、稳定性好,显示出各自的特征酶带.可以用它作为遗传标志反映种群的基因结构的变化和种内、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培养基中分别或联合添加葡萄糖、麦麸、活酵母,对各组培养基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野生型与残翅突变型发育周期、子代成蛹量、羽化量、体重及性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的加入能提高成蝇体重,却显著降低了子代数量;添加麦麸与活酵母可缩短发育周期、提高子代数量与体重;葡萄糖、麦麸与活酵母三者联合作用显著,使果蝇发育周期缩短、成蛹与羽化高峰期提前,子代数量与体重提高.优化出的配方利于野生型和残翅突变型果蝇的生长,可缩短果蝇发育周期,并获得更多的子代.  相似文献   

8.
<正> 果蝇的生殖量是一个遗传性状。把同一基因型的果蝇放入不同大小的培养瓶中,也即把同一基因型的果蝇分别放入不同大小的生存空间中。同时又把不同基因型的果蝇放入大小相同的培养瓶中。以探讨生存空间这个环境因素对果蝇生殖量的影响,研究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关系以及果蝇生殖量性状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HHT方法的果蝇鸣声特征提取及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HT方法对同种内2个不同品系果蝇翅振鸣声进行特征分析,分别提取果蝇翅振鸣声前10阶IMF能量与信号总能量的比值,HH谱图的低频段、中频段、高频段的相对能量值作为特征向量.设计BP神经网络分类器识别不同品系果蝇.实验结果表明,用HHT方法提取特征,神经网络识别不同品系果蝇的方法是可行而有效的,为进一步鉴别果蝇种内关系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选用1种野生型(18#)和3种突变型(e#、2#和6#)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为材料,通过将刚羽化的雌果蝇与成熟的雄果蝇混合培养,初步测出雌果蝇性成熟的时间.结果表明,雌果蝇在羽化后的第10~13 h便可达到性成熟,而且不同的品种其性成熟的时间有所不同,野生型(18#)雌果蝇要早于突变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野生大果蝇的形态特征和染色体方面的研究结果。形态观察表明,这种野生大果蝇有许多形态特征不同于D.melanogaster,如个体较大,性柱位置不同等。染色体研究发现,此种果蝇的唾液腺染色体比D.melanogaster大得多,具有6条长臂和1条短臂,;核型为2n=12,4R 1V 1D。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了解果蝇DNA甲基化修饰系统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特点及功能,以黑腹果蝇Canton S品系为材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分析不同发育时期果蝇dDnmt2与dMBD2/3基因的转录表达.结果表明:dDnmt2与dMBD2/3分别在6~9 h和0-3 h胚胎期表达量最高,在12~15 h和18~21 h胚胎、三龄幼虫、蛹、成虫期表达明显降低.果蝇dDnmt2和dMBD2/3基因的表达特点与果蝇不同发育时期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将野生型果蝇分别培养于含0,10,100,150,200,25O,35O,500,700,1000ppm敌枯双的果蝇培养基上,在25℃交配、产卵6d.子代成蝇羽化后,每天检查其外部畸形并计数.解毒试验组加烟酰胺(NA)、敌枯双(Bis-A-TDA)各200ppm于培养基中.实验结果表明:(1)敌枯双对果蝇的胚胎毒性随剂量增加而上升.(2)烟酰胺能部分解除敌枯双对果蝇的胚胎毒性.(3)低剂量敌枯双(10—100ppm)处理,能增加子代成蝇的羽化数,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进气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明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0):5112-5116
采用等激波强度的方法,考虑进气道的气动性能和进气道前体斜板的调节规律。对高超声速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的二维混压式几何可调进气道的设计进行了探索。控制进气道喉部出口马赫数的大小,给出了三斜板内外混合压缩进气道设计点的几何尺寸和非设计点的斜板调节规律。运用二维CFD数值计算手段,通过求解欧拉方程,对所设计进气道在不同飞行条件下的流场进行了计算。计算表明,设计的进气道结构简单,附加阻力小,总压恢复系数高,低速起动性能好,调节规律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稀土硫酸铈(Ce(SO4)2)对果蝇氧化应激生物标记物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果蝇培养在不同质量浓度(1,4,16,64,256,1 024 mg/L)的硫酸铈培养基中,分别测定其SOD,CAT和脂质过氧化产物(即MDA含量),同时用彗星电泳和体外切割DNA实验来检测果蝇细胞中DNA损伤程度,用DNA Laddering法和TUNEL法测定稀土元素Ce对果蝇细胞凋亡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当Ce(SO4)2质量浓度低于16 mg/L时,果蝇体内SOD和CAT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变化不明显;而当Ce(SO4)2质量浓度高于16 mg/L时,SOD和CAT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上升.彗星电泳的结果表现为随着硫酸铈剂量的递增,果蝇中肠细胞的彗星率、彗星尾长和Olive尾矩增加,并表现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果蝇体外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铈能打断DNA,使其片段化;同时,TUNEL结果显示果蝇中肠细胞呈现凋亡细胞的特征性蓝绿色颗粒,但DNA琼脂糖电泳没有表现出细胞凋亡特征性的梯形条带图谱.硫酸铈诱导果蝇的氧化应激可以使果蝇中肠细胞S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上升,使中肠细胞出现凋亡特征.由此推断,硫酸铈可诱导果蝇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损伤,对果蝇有一定的氧化毒性和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e injection of purified Rous sarcoma virus (RSV) (Prague strain) into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Oregon R line) eggs changes the fly phenotype in certain cases, and RSV-specific sequences can be identified in the Drosophila genome (ref. 1 and preceding paper). Here we have used Southern blotting to analyse in greater detail the proviral DNA present in several mutant lines of D. melanogaster produced by microinjection of intact RSV or plasmid DNA containing the viral insert. In certain populations of flies, RSV provirus was found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cellular DNA, and in one mutant family the unintegrated form of plasmid DNA was identified. Generally, the presence of injected genetic material in fly cells correlated with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Drosophila.  相似文献   

17.
甲醛对果蝇的伤害及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果蝇为材料,探讨了甲醛对果蝇的伤害作用以及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分析了在甲醛和维生素C的影响下,果蝇子代的生存率、幼虫体内的几种主要物质(如核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动态以及细胞内产生的微核数等.结果发现,随着培养基中甲醛浓度的升高,果蝇子代数量逐渐减少;幼虫体内的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核酸含量变化不明显,细胞内微核数量增高.而维生素C对甲醛的毒害存在显著的拮抗效应.当培养多代后,这些效应逐渐减轻.  相似文献   

18.
C R Vinson  P N Adler 《Nature》1987,329(6139):549-551
The function of the frizzled (fz) locus is requir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parallel array of bristles and hairs on the adult cuticle of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arked fz mitotic clones from five alleles were generated and examined in the wing. Three alleles have a non-cell-autonomous hair polarity phenotype; wild-type cells distal to fz clones produce hairs that have an abnormal polarity. In contrast, fz clones of the other two fz alleles examined do not disrupt the polarity of neighbouring cell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fz has two mutably separate functions in establishing hair polarity on the wing. One function involves the transmittance and/or generation of a polarity signal along the proximal-distal axis of the wing. The second function involves the cellular interpretation of a polarity signal.  相似文献   

19.
NaCl对果蝇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种不同果蝇品系为材料 ,观察不同浓度 Na Cl(0 m mol/L,10 mm ol/L,5 0 mm ol/L,10 0 mm ol/L,2 0 0 mmol/L)对果蝇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浓度 Na Cl(10 mm ol/L)能加快果蝇幼虫生长发育 ,子代数量相应增加 ,高浓度 Na Cl(10 0 m mol/L,2 0 0 mm ol/L)延滞果蝇发育 ,子代数量减少 ;并且果蝇子代中雌蝇多于雄蝇。Na-Cl能缩短果蝇寿命 ,但低浓度组雄蝇寿命却延长。实验结果表明 ,一定量的 Na Cl能够影响果蝇生长发育、子代数量和成虫寿命 ,干扰群体的雌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