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网络并行电法作为一种新型地球物理勘探手段,相对于传统的电法勘探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简要介绍了网络并行电法的基本原理,结合工程实例具体说明网络并行电法的应用实践,旨在为电力工程中的岩溶勘察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网络并行电法仪探测采煤工作面无煤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网络并行电法仪的基本特点,并采用网络并行电法仪来探测煤矿工作面内全岩区域的范围,用以指导工作面的采煤。探测结果表明,网络并行电法仪可以用于直流电法探测,对于工作面内全岩区域的探测采用温纳四极法和高分辨地电阻率法反演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多装置视电阻率反演的综合解释既提高了资料解释的可靠性,也体现了网络并行电法仪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工程项目实施前,确定工区地下空间分布详情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三维高密度电法观测系统的布设难度大,使用常规电法仪进行采集耗时较长,在真实复杂地质条件下,应用难度大。利用并行电法采集技术,可以达到高效采集数据的目的。为准确查明某磷石膏堆场下部及周边可能形成渗漏管道的区域的三维形态,结合实际地质情况,采用并行电法进行数据采集,获取测区内真三维观测系统下的三维电法勘探数据体,然后对数据进行带地形三维反演处理和解释。结果表明:三维并行高密度电法探测场地地下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次现场探测共圈定了5个异常区。与钻孔揭露资料吻合,为后期指导防渗帷幕施工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岩石岭水库总干渠三门头段渗漏调查为依托,考虑到渠道处于岩溶发育区,提出采用并行电法多维成像和地质雷达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查明隐患的原因及分布.在分析综合物探技术探查可行性的基础之上,基于并行电法技术可快速收录海量的地电数据体,为堤身二维渗漏探测和堤底隐伏缺陷提供数据支撑,结合雷达映像图可有效识别出溶洞的发育特征.现场应用表明,不同高程的二维电阻率图像反映出堤身渗漏隐患体的范围及埋深,并勾勒出隐患区在堤身上的空间连通性;并行电法的三维成果揭示出溶洞在渠底的立体结构形态,有效避开了常规伪三维电法布置的复杂问题;地质雷达法能有效高分辨识别出溶洞发育的范围;成果有效揭示了三门头段堤坝渗漏主要与该段存在隐伏型充填溶洞有关,并且溶洞在堤底以及堤坝上下游已形成渗漏通道.采用并行电法多维成像技术和地质雷达可有效查明岩溶区堤坝渗漏的病症,为堤防隐患的有的放矢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孔庄矿Ⅱ5采区两条下山施工中突遇落差约170m的断层组,使得主采煤层7煤距奥灰不足80m。通过采用瞬变电磁法、并行网络电法、反射共偏移地震法和矿井震波超前探测法等综合物探方法探测115采区两条下山距奥灰顶界的距离以及底板水的赋存情况,为安全掘进提供了准确地质依据。最终采区设计方案根据探测结果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6.
一种求解结构动力响应的并行解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直接积分法结合子结构技术和网络并行计算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求解结构动力应的网络并行解法。该方法在并行形成各子结构的劲度矩阵、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及荷载列阵后,并行进行各子结构的静凝聚,然后采用并行子结构预条件共轭梯度法迭代求解结点位移,从而确定结构的动响应。算例表明,随着子结构内点数和时间积分步数的增加,能获得较高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池组建模困难的情况,利用计算智能算法训练的前馈神经网络来预测荷电状态,选择电池组放电电流、最小单体电池电压和最小电压的导数,以及电池组平均温度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荷电状态为网络的输出.在训练网络权值时,为了克服BP算法的缺陷,采用自适应并行免疫进化策略训练网络权值,在变功率运行工况下,通过对预测的和实际的荷电状态的比较,验证了所提出的神经网络预测精度可达到5%.  相似文献   

8.
网络系统并行摄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网络摄动耦合概念,并发系统事件概念和其相应的概率表达式,建立了一般网络系统并行摄动分析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明显提高网络摄动分析及仿真效率,变网络一般摄动分析的N:1为N.M:1的资源节省问题。  相似文献   

9.
土壤介质被渗滤液污染后,其电学性质发生变化,可为电法探测介质的污染范围、程度及扩散动态提供地球物理探查基础。通过构建土壤污染介质模型条件,采用并行电法探测技术进行探查模拟试验,进一步分析污染介质的电性反应及其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污染土壤导电性差异增大,电阻率测试方法可有效判识其影响范围及特征,为地下介质污染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在许厂煤矿3336工作面推进综放开采期间,由于覆岩破坏过程是随着采掘工作的推进而动态发育的,为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利用直流电并行电法对断层活化导水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通过并行电法CT成像监测技术进行实时监测覆岩破坏规律,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监测区内的岩体变形破坏阶段性明显,分析得出不同时期该煤层开采破坏后导水裂缝带高度范围为40.7~43.8 m。  相似文献   

11.
作为建筑用砂石原料的石灰岩、白云岩在贵阳市乌当区境内分布广泛,资源储量丰富。介绍了贵阳市乌当区的经济、资源状况及砂石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阐述了砂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砂石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规划的目标与指标。  相似文献   

12.
观赏石是一种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滇西北三江并流带独特的地质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观赏石资源,但目前尚缺乏系统研究。为适应滇西北旅游开发的需要,文章对三江区观赏石资源的成因、分类、形态特征、地理分布、规模及开发利用价值等进行了研究。主要根据形态特征,把三江区观赏石资源划分为狭义观赏石、宝玉石和彩石、观赏石材及观赏矿石矿物四大类,重点研究了金沙江蛇绿岩地质事件石、三江石、宝玉石和彩石的成因、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并新发现了两类造型石——金山石和麻花石。并就观赏石资源的保护、科研评估及旅游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常规两相流流型识别方法在糖厂煮糖罐糖浆识别中精度低的缺点,提出基于电容层析法(ECT)的气液两相流流型判别软测量模型.首先对由ECT传感器采集的检测数据优化处理并提取特征参数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辅助变量,气液两相流相应实际流型作为BP网络的主导变量,通过神经网络结构参数的优化训练,构建出二级并行的自组织竞争神经网...  相似文献   

14.
混沌和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混沌的随机性、初值敏感性等特点,也可以充分利用RBF神经网络的大规模并行处理、自组织自适应性等功能,因此,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青睐。本文研究了混沌RBF神经网络,利用RBF神经网络的学习、逼近能力,结合混沌时间序列的嵌入维数、时延等参数构造了混沌RBF神经网络,分别对典型混沌序列及混沌RBF神经网络的建模预测进行仿真,并将RBF神经网络应用于油田电力负荷预测中。仿真分析和实用结果表明,混沌RBF神经网络具有预测时间短、预测精度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混沌和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混沌的随机性、初值敏感性等特点,也可以充分利用RBF神经网络的大规模并行处理、自组织自适应性等功能,因此,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青睐.研究了混沌RBF神经网络,利用RBF神经网络的学习、逼近能力,结合混沌时间序列的嵌入维数、时延等参数构造了混沌RBF神经网络,分别对典型混沌序列及混沌RBF神经网络的建模预测进行仿真,并将RBF神经网络应用于油田电力负荷预测中.仿真分析和实用结果表明,混沌RBF神经网络具有预测时间短、预测精度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面临的新形势,提出若干种信息服务的模式:一是建立电子阅览室,提供光盘数据库和网上信息服务;二是信息检索的网络化服务;三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提供主动服务;四是开发多样化的服务模式;五是引导用户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安徽省气象能见度数据缺测问题,本文选取安徽省四种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自动气象站点(黄山站、灵璧站、山南溪谷站、白泽湖站)2017-2019年的气象数据,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出与能见度联系紧密的气象要素,然后构建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PSO)混合算法优化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对四种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自动气象站点的能见度进行预测,并与RF预测模型、XGBoost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GA-PSO-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无论在哪种地形条件下,预测误差更小,模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神经网络目标检测系统在硬件资源受限与功耗敏感的边缘计算设备中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的YOLOv3-Tiny神经网络目标检测硬件加速系统. 利用网络结构重组、层间融合与动态数值量化,缩减YOLOv3-Tiny网络规模. 基于通道并行与权值驻留硬件加速算法、紧密流水线处理流程与硬件运算单元复用,提升硬件资源利用效率. 所设计的端到端目标检测加速系统被部署在UltraScale+ XCZU9EG FPGA上,达到了96.6 GOPS的吞吐量与17.3 FPS的检测帧率,功耗为4.12 W,并具有0.32 GOPS/DSP与2.68 GOPS/kLUT的硬件资源利用效率. 在保持高效准确目标检测能力的同时,硬件资源利用效率优于其他已有的YOLOv3-Tiny目标检测硬件加速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2008年冰雪对中国电网安全运行造成的灾害的反思,从优化调整电网规划、强化输变电设施抗冰雪灾害能力、线路舞动机理及其治理三个方面来思考,以及今后电网在规划和设计方面发展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