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世界,虽然高技术的发展已改变了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高度依赖的局面,但总体说来,自然资源的经济利用仍占很大的比重。我国是世界第三矿业大国,并富藏其它自然资源,资源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力求探讨实现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问题和对策,着重研究了技术进步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的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研究与建设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决策支持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在人口、资源、环境等许多学科领域中使用可持续发展数据的增加,社会对这种数据和信息的依赖性正在提高。由于投入、管理、科研体制以及历史渊源等原因,我国的数据信息掌握在  相似文献   

3.
数字城市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世界图景,使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本文从信息化对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等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数字城市的结构化模型,提出了数字城市建设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4.
产业生态化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5.
物质—能量—信息(MEI)的转化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构造了一个人类生产活动的协同反应器,从资源输入 ,控制输入和产品输出,废物输出入手,建立了物质,能量、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遵循物理学和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分析了生产活动“协同反应器”中MEI转化规律和转化效率;结合人类圈非线性进化过程,归纳了不同历史阶段上的MEI转化方式,从而提出了人类财富的两大来源,即:大自然恩赐和信息有效增值;强调指出,现阶段信息的有效增值和知识创新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别的  相似文献   

6.
摘要 文章就“什么是”、“为什么”和“怎么样研究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根本原因和内涵的理解,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关键是要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宏观战略决策机制,重构高效、公平的中观管理体系,在现有技术组装和技术创新基础上建立起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微观技术系统。文章还提出了用以指导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总体思路。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需求不断实现,以及与自然环境不断协调的过程。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除了不断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水平之外,还应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它是人类对自身数千年发展历程深刻反思的必然结果。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可归结为如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第一,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第三,如何使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些介绍。一、环境问题的由来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和人类对地球影响规模的空前扩大,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上,出现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引起了人们的忧虑与不安。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公害”的显现和加剧,以及能源危机的冲击,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关于人类发展道路的讨论。把经济、社会与环境割裂开来,只顾谋求自身的、局部的、暂时的经济性,带来的只能是他人的、全局的、后代的不经济性甚至灾难。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及代内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认识的加深,以及范围更广的、影响更深的、解决更难的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开始被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八十年代也逐步形成。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从环境中取得生产和生活所需的资源,经过生产和消费,从而把废弃物与能量归还给环境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第二类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环境进行不恰当的干预,从而改变了自然生态系统原有的结构与功能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退化。面对已经出现而且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应当认识到人类历史不仅是人口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历史,同时也需要资源与环境的再生产。所谓环境再生产,是指人口与经济再生产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条件的再生产,也就是环境容量的再生产,它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满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使其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今中国,环境再生产的首要目的,应当是补偿生态环境容量的损失,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提高生态环境功能方面的环境容量,借此来满足已经出现的人口以及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增长的人口的生存需要,满足经济再生产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说,环境再生产是全面并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发展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二、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内涵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简而言之,就是促进发展并保证其可持续性,即它包含了发展与可持续性两个概念。传统意义上的发展局限于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在于产值、利润的增长以及物质财富的增加。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化,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发展的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发展又会受到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生态因素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生态因素的制约是最基本的。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保护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承载力为基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向联合国提交的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二是发展是有限度的,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目前,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已经被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有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接受。巴西会议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会议通过的一系列决议和文件,特别是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在此之后的1994年,我国政府在世界上第一个完成了国家级的《中国21世纪议程》,从那时起,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成为指导中国现在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基本国策。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全球变化问题一起被列为当代生态和环境科学的三大前沿领域。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可持续发展一是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二是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三是以谋求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它不仅涉及当代的或一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还涉及到同后代的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矛盾的冲突。由此看来,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不仅是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而是三者互相影响的综合体。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规范人的行为,即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技术手段、社会手段、文化手段等的综合运用,去规范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个人行为,使人的生产和社会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最终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三、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在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同和把握的基础上,如何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这不仅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核心,同时也是这一领域研究与实践中内容最为丰富、关系最为复杂、难度最大的部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关系到与资源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每一部门,最终依赖于全体民众的共同参与。1.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关键问题国内外许多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和学术团体、以及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在对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已开始研究和关注如何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涉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部门,最终取决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自觉行动。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的关键,一是要建立起适用于不同空间尺度并且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标体系;二是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宏观战略决策机制;三是重构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的高效、公平的中观管理体系;四是在现有技术组装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且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微观技术系统,从而促进和保障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联合国《21世纪议程》号召“各国在国家一级、国际组织与非政府在国际一级,应探讨制定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概念,以便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概括地说,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描述和反映任何一个时间上(或时期内)各方面持续发展的水平或状况;二是评价和监测一定时期内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及速度;三是综合衡量可持续发展整体的各领域之间的协调程度。它可以使政府确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优先顺序,同时给决策者一个了解和认识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有效信息工具。完善宏观战略决策机制的关键在于建立起多部门、多层次、全方位的参与机制和决策制度。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一定要综合考虑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各个方面的利益与协调发展问题。避免急功近利、以地方和部门利益为主导,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出台。重构中观管理体系的核心在于建立起既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同时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当前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产重组和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特别需要处理好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关系,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实现降低能耗和资源的高效利用。摒弃高污染、资源浪费严重、对环境影响和破坏作用大的生产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重组,结合产业、产品结构的升级和换代,加强环保技术和生态环境建设技术体系的研究,是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技术系统的必然要求。如无氟家电生产技术的出现、环保型汽车的大量使用,已经充分显示了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力。与此同时,每一位公民也应当树立和培养起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消费观念和社会习惯,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和破坏。2.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总体思路对于可持续发展实践来说,根本任务就是要建立起生态上合理,经济和社会上可行的经营运行机制。它起码有四个方面的任务:其一,确定和提出特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提供什么样的物质产品和环境服务功能;特定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能够提供什么样的自然基础;其二,将上述社会需求与自然基础相耦合,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生态环境目标,以及保障这三大目标实现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其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途径。具体说来,包括可持续发展战略、空间途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其四,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综合决策机制、公众参与机制、适宜的政策与制度,以及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动力、激励和约束机制,管理体制、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等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法律、行政等诸多领域的综合协调问题。据此,提出一个用以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总体思路框架。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同,其基本内涵是要求人类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和发展需要,绝不能牺牲特征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实现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9.
中国二十一世纪的水工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水工业及水质科学与工程学科出现的原因和迫切性,同时分析了该学科内涵和外延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对于中国二十一世纪水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信息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生产方式信息化、生活方式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社会信息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介绍了加拿大的工程伦理学教育,然后分析了工程伦理学对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讨论了我国目前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工程伦理学在我国的学术建构和制度建构,工程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和理论伦理学的关系,最后笔者认为科技与人文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内涵是人地关系的协调与地球系统的平衡。协调论强调“1 1>2”的非线性的螺旋式发展,平衡论强调既稳定又不稳定的混沌边界的协调度。地球系统(自然界系统、人类系统)作为复杂巨系统,应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方法,计算协调度(cm)与可持续发展临界值(Q),从而建立地球模型,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整体哲学与混沌理论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全新的阐释,试图以协调论与平衡论建立地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型。  相似文献   

13.
价值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和可持续发展是对人和自然界价值论地位的三种确立方式。人类中心主义是人与自然界之间否定性的关系;自然中心主义是人与自然界之间肯定性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则是人与自然界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界之间只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而对立统一之合理的“度”或“点”在于发展的可持续性,它是在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here revised in the light of a brief historical analysis, followed by a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expressions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The authors criticize the common use of this concept in a loose way or in wide generalizations, to conclude,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human ecology, that it is only possible to make it operational in limited spans of time and in limited spatial units.  相似文献   

15.
黄晶  陈吉宁  贺克斌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3):59-63,84,111
本文从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两大趋势的冲突与融合入手,论述了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冲突、相互制约的矛盾运动规律,探讨了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健康的生态系统既是自然生命力的根本,也是人类经济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各类生态系统主要在人类活动的干扰驱动下,系统的基本功能已严重紊乱或消失,供给功能也已受到了严重的削弱或丧失,但已普遍地流行“生态系统危机综合症”(ecosystem distress syndrome,EDS.)。危害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本文针对生态系统所患“生态系统危机综合症”,提出了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方法以及保护、治理、建设和管理不健康生态系统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水工业及水质科学与工程学科出现的原因和迫切性,同时分析了该学科内涵和外延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对于中国二十一世纪水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当今世界和中国人口问题的特点面临的挑战,以及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论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人与自然要实现动态协调,对此,现代科学和市场经济都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障碍,存在着必须要克服的局限.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对新的激励机制和新的科学提出了本质性的要求,必须建立新的信仰体系,塑造绿色经济体,完整把握能够动态适应环境变化的新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