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海37 mm弹道炮发射次口径钨合金和钨纤维增强非晶复合长杆弹进行了高速侵彻装甲钢靶试验,并借助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程序ANSYS LS-DYNA对1.0~2.6 km/s速度条件下两种长杆弹侵彻半无限厚装甲钢靶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弹体材料和速度对其侵彻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毁伤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与数值计算结果均表明钨纤维增强非晶复合长杆弹的侵彻性能优于钨合金长杆弹;实验侵彻过程中,钨纤维增强非晶复合长杆弹产生了自锐现象,而钨合金长杆弹则是形成了蘑菇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两种长杆弹的破坏模式随入射弹速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理论上确定混凝土材料的靶板阻力,采用三段式线性状态方程和考虑拉伸破坏与剪切饱和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描述混凝土材料,将半无限混凝土靶在高速冲击下的响应分为弹性区、开裂区、孔隙压实区和密实区,建立了混凝土材料的准静态空腔膨胀理论,确定了靶板阻力,运用A-T模型进行了长杆弹高速侵彻半无限混凝土靶的理论分析.算例结果表明,侵彻深度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钢制长杆弹斜侵彻中厚靶板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大型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Johnson-Cook动态本构模型,对长杆弹侵彻中厚靶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弹体与靶体的破坏变形发展过程及应力波传播过程,得到了弹体的受力曲线,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的试验现象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高速分段弹的侵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带铝套管的分段弹侵彻半无限钢靶的研究分析,以流体动力学和侵彻力学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分段弹垂直侵彻无限厚靶的简化模型。模型既考虑了分段体的刚性侵彻,也考虑了铝套管的作用,能较好地预测分段弹的侵彻,包括分段弹的侵彻规律和间隔大小,碰靶速度等因素对侵彻的影响,计算也表明在1800-2000m/s的速度范围内,分段弹的侵彻能力较连续杆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三角形截面弹体在垂直侵彻半无限靶时的成坑特性,通过分析三角形截面弹体头部接触面上的横向力,得到弹体头部碎渣颗粒的运动状态。根据侵彻速度关系式推断弹体瞬时速度对弹坑截面形状及大小的影响规律。采用ANSYS-DYNA有限元软件对不同速度的三角形截面弹体垂直侵彻半无限靶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结果显示,三角形截面弹体在撞击平面上的质点横向应力分布不均匀,3个角方向上的力最大,边长中点位置处最小,总体呈U形分布。弹体瞬时速度逐渐减小,弹坑形状由近似规则圆形逐渐变为近似三角形的3瓣圆弧,且其截面积不断减小。在1 400~1 800 m/s的速度范围内进行了长杆弹撞击实验。速度为1 790 m/s时,弹坑在靶板表面的直径和深度分别为40 mm和7 mm,弹坑形状近似圆形。速度为1 510 m/s时,弹坑在靶板表面的直径和深度分别为38 mm和5 mm,弹坑截面表现为圆弧三角形。  相似文献   

6.
旋转长杆弹侵彻混凝土靶应力波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建立了旋转长杆弹垂直侵彻混凝土时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对此微分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讨论了撞击力和侵彻位移的时程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波动理论建立了纵波的波动方程和扭转波的波动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波动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讨论了弹体内部应力波的传播特性,重点研究了初始旋转角速度对长杆弹内应力波传播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LS-DYNA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长杆弹垂直入射陶瓷/金属靶板的侵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重点研究了弹体入射速度在600~1400 m/s情况下,陶瓷面板侧向约束的影响,发现侧向约束板存在最佳厚度,此时靶板的防护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元软件包 ANSYS/LS-DYNA ,对长杆弹侵彻氧化铝陶瓷复合靶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研究中系统地考察了随着长杆弹着靶速度的改变对氧化铝陶瓷复合靶产生的侵彻影响。结果表明:陶瓷材料以其较高的硬度有效的使得长杆弹头产生较大的变形,从而阻止侵彻深度的增加。特定组成成分的陶瓷复合装甲只对一定速度范围内的侵彻体有较好的防御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穿甲弹的侵彻性能,研究了攻角对杆式弹侵彻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长径比为21的钨芯长杆弹高速斜侵彻匀质钢板进行了一系列数值模拟,得到了侵蚀杆式弹侵彻半无限靶板时弹靶系统的变化过程。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均表明,带攻角侵彻时弹道轨迹向有利于穿透靶板的一侧偏转。通过对剩余动能、侵彻深度、剩余速度、穿透时间各因素的分析,得出了对长径比为21的钨合金杆式弹穿深有利的攻角范围为-0.2°δ0°,给弹丸设计及发射过程中的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非圆截面长杆弹的侵彻特性,对长径比为20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截面的三种长杆弹对半无限靶的垂直侵彻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已有的实验结果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并利用数值模拟拓展研究长径比为5、10、15的3种截面形状的长杆弹以及长径比为20的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对靶板的侵彻威力,结果表明:异型截面弹在大长径比、高着靶速度条件下具有更优的侵彻威力,其中正三角形截面弹在几种正多边形截面弹中侵彻威力更优;提出弹芯的截面形状因子H,并基于销蚀长杆侵彻模型Alekseevskii-Tate模型,建立了异型截面弹对半无限靶侵彻深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钢筋混凝土靶体抗弹体斜侵彻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斜侵彻钢筋混凝土靶体的破坏特征并分析靶体中钢筋的作用,利用直径57 mm的弹体对3个钢筋混凝土靶体进行相同倾角的斜侵彻试验,得到着靶速度及对应的侵彻深度、弹坑范围等试验参数,结合试验分析了靶体中钢筋的作用。试验表明:钢筋网使内部混凝土的破坏得到有效抑制,整体抗拉作用明显,钢筋网整体作用类似于膜力。将靶体中钢筋网等效为一定厚板的钢板层,按照分层介质计算方法,得出了钢筋混凝土斜侵彻深度计算公式,解决了现有公式不能反映靶体中钢筋作用的不足。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及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吻合较好,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爆炸成型弹丸对含水复合装甲侵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用于反舰(潜)复合式鱼雷战斗部的前级聚能装药爆炸成型弹丸进行了成型实验及其对多层含水复合装甲的侵彻实验,利用脉冲X光高速摄影技术和电探针测试技术得到了爆炸成型弹丸的飞行特性和对含水复合装甲的侵彻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变壁厚球缺罩聚能装药战斗部有利于侵彻大间隔含水复合装甲防护结构,为复合式鱼雷战斗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杆式射流炸药能量利用率低、速度小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高速杆式聚能装药结构,基于Autodyn软件分析了高速杆式射流的形成过程,给出了药型罩及附加装置截顶高度对杆式射流成型的影响,优化出了射流速度高、速度梯度小的杆式聚能装药结构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采用的计算方法、材料模型及相关参数是合理的,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对进一步优化高速杆式射流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深钻地武器的发展及其侵彻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由于深钻地武器的发展,现有防护工程技术受到了严峻挑战,首先综述了国外深钻地弹的发展趋势,并总结了国外岩石侵彻理论与试验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侵彻计算的经验公式,近似分析理论,数值模拟计算方法以及遮弹偏航措施,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新形势下深钻地防护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当前防护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高速弹丸侵彻靶板能力及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改进和提高穿甲弹的侵彻性能,给弹丸设计过程中的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分析程序,对高速弹丸侵彻均质靶板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弹丸侵彻靶板各种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以及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弹丸对靶板的侵彻能力不是取决于它的整体功能,而是当靶板参数和弹材固定时,可用弹丸初始横截面积比动能来标志,数值模拟结果与现有的经验公式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6.
侵彻弹弹头形状设计中,摩擦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为达到最大的侵彻深度,基于摩擦力影响设计的弹头形状将异于普通的卵形;弹丸着速较低时,摩擦力的存在使得弹头形状锐化,而且摩擦系数越大,弹头形状越接近于锥形;弹丸着速较高时,摩擦力的影响相对减小,计算的弹头形状与无摩擦情况下设计的弹头形状相近。该理论为侵彻战斗部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空穴膨胀理论,建立了截锥形动能弹低速侵彻靶板过载计算模型,获得了着速、弹头锥度及靶板材料强度等因素对过载的影响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截锥形动能弹低速侵彻条件下,着速对侵彻过载影响显著,但对过载作用时间影响不大;弹头锥度和靶板材料强度对侵彻过载及过载作用时间有重要影响,侵彻过载和作用时间随弹头锥度及靶板材料强度减小而降低。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聚能杆式弹丸侵彻混凝土靶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对聚能杆式弹丸侵彻混凝土靶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首先,根据材料状态随撞击速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聚能杆式弹丸侵靶过程中的侵彻模式的判别准则.其次,基于静态球形空腔膨胀理论求解出混凝土靶体的强度参数,并将其应用于侵彻模式的判别.最后,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对高速弹丸侵彻厚靶的经验模型进行分析,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聚能杆式弹丸侵彻混凝土靶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射击角对步枪弹侵彻玻璃靶板影响的规律,对步枪弹侵彻玻璃靶板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数值方法可真实再现弹头在侵彻玻璃过程中的运动行为.结果表明,弹头速度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对符合实际使用情况下的速度变化可按射击角分为(0°,5°,10°)(15°,20°)(25°,30°)3个速度梯度,每个梯度内的速度变化基本一致,加速度变化阶段分为4个阶段,呈现双峰现象,对不同射击角下的靶后攻角和速度矢量偏角分析发现,弹头稳定性可按射击角分为(0°,20°)(25°,50°)(55°,80°)3个区间,分别对应稳定飞行、一定扰动飞行、失稳3个状态,而且剩余动能与初始动能比值基本是随着射击角增大线性减小,总体是呈负相关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