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宾塞(1820—1903)不是“专职”的教育家,但他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关于知识的价值和课程的观点对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作用却不少。所以,有必要对其观点作个探讨。 一、理论构思 斯宾塞生活时代的英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正是在这样的国家里,人们对知识的看却是这样的:“那些受人称赞的知识总放在第一位,而那些增进个人福利的知识倒放在第二位。”人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叶,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应生产活动的需求,大力倡导科学教育,建构科学教育体系,奠定了实科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探求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回顾其产生的背景,目的、科学知识的价值等,使之对当今科学教育发展与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前,培养的研究生数量很少,是真正优中选优的精英教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栋梁之材.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建设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知识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高层次人才短缺现象严重,人们要求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猛增,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斯宾塞的《教育论》(1861年)一书由其在杂志发表过的4篇文章组成,曾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教育论著之一,在推动19世纪欧美的科学教育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晚清时颜永京翻译了其中的第一篇文章,民国时期任鸿隽又翻译了第一篇和第二篇,到1962年胡毅才翻译了整本书。严复曾大力宣扬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并提出了"三育并举"的主张。本文考察《教育论》一书中文翻译的缘起与传播过程,讨论其与斯宾塞将教育划分为德智体三方面的分类框架在近代中国建立科学教育和科学文化的历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除倡导知识转让、知识共享并围绕科技伦理问题展开讨论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科技项目还在于“鼓励人们将新的科学发现用于解决环境与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围绕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赫伯特·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和迈克尔·阿普尔的“谁的知识最有价值”作为先在之源,顺延思考“为什么这类知识最有价值,”故围绕权力、知识和教育这条主线,阐释人文知识的主导地位到科技知识的全面燃爆,科学知识的强势霸权到技术知识的猛然苏醒,提出了技术知识是职业教育最坚实的知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初,梁漱溟在其经典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从中西方的学术理念、生活态度、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对中国没有发展近代科学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深度探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李约瑟问题,他提前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物理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以研究自然为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实验创新思维、与人合作的意识,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与科技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提出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活动是将科技教育与物理教学有效融合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8世纪,一位贵夫人在参观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实验室时曾问道:“您做的这些工作有什么用?”富兰克林反问道:“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现在看来,这位贵夫人无意中涉及到了当时人们普遍不解的一个重大问题——科学的价值,而富兰克林的回答则代表了近代科学诞生之初多数科学家对科学价值的认识。近代科学诞生之初并没有显示出重大的实用价值。近代科学家们基本认为,科学是有关自然、社会和意识的系统而合理性的知识体系,科学研究的本质体现在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创造新知识、建树新的理论和方法,其价值首先体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与合…  相似文献   

10.
袁国伟 《科技信息》2013,(5):275-275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工作的中心是:"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问题。谁来教?答案是多一些师傅少一些老师;教什么?答案是多一些实践少一些理论;怎么教?答案是多一些企业少一些教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对上面三个问题的最好回答,是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应该说,顶岗实习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着重谈谈在具体的顶岗实习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未来学家约翰·赖斯比特曾经说过:"在工业社会,战略资源是资本。在新的信息社会中,关键的战略资源已转变为信息、知识和创造性。企业可以开发的有价值的新的资源的唯一对象,是他的雇员。这就意味着整个新的重点在于人力资源。"而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过渡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一新的观点,也证明当代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到人才这一资源的重要性了。但是,在  相似文献   

12.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实证主义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看到19世纪下半叶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学勃兴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认识到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密切关系,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了科学的价值和科学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向传统的古典人文主义教育进行了强有力的挑战,他提出了一个注重科学和实  相似文献   

13.
何康 《小学科技》2014,(10):F0002-F0002
<正>校长寄语将探究的种子深深埋入孩子心理。——顾超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凤凰小学是一所现代化的公办小学。凤凰人倡导"做最好的自己",努力将学校办成师生生命成长的乐园。办学至今,学校始终把科技教育排在首位,最大限度地挖掘有效资源,为学生的快乐成长奠定基础。积极探究,快乐学习学校一直坚持"颠倒课堂"的理念,并以此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例如,在科学课课前,学校安排学生自学,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课堂。学生们在与老师一起探讨答案的过程中,其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历史上最迅速发展的时期,这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人们普遍注意到科学技术、科学知识在其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科学方法论,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技术知识是科学的躯体,而科学方法论则是科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马普学会研究所评价对我国研究所评价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评价是把科技活动作为测定对象 ,对科技活动过程及其效果进行判定的行为过程。它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 ,随后世界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技评价活动。我国最早开展的比较正式的科技评价是198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 ,90年代中期以来先后开展的有关科技机构评价有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验收评估、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年度绩效评价等。中国科学院在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后 ,开展了以研究所评价为核心的试点单位评价 ,标志我国国家研究所评价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研究所评价是科技机构评价的主要内容和类型之一。国…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创造性人才应具有新的时代内涵。通识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的单一性,它在于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性,全面性,提高人文素养,这正是地方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7.
什么将决定我们的未来?思科首席执行官钱伯斯给出的答案是:互联网和教育。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互联网和教育将是21世纪推动社会进步的两个"车轮"。它们将深刻地改变国家、企业和个人在  相似文献   

18.
袁玲 《科技信息》2012,(36):500-500
与其他学科一样,(5+2)高职模式的数学教育也面临着“教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法教?什么模式更适合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在新的形式下,在学科教育中应融入什么新的内容?……”等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本文作者根据多年从事高职数学教育的经验以及思考对上述问题作一定程度分析的同时对高职(5+2)数学教育作简单程度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图书推介     
科学究竟是什么?[英]A.F.查尔默斯著,鲁旭东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11月第1版,定价:20.00元本书介绍了20世纪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的主要思想,回顾了20世纪末科学哲学的新发展,并重点阐述了贝叶斯主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下叶,试管婴儿的出现给不孕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是当这项科学成果进入商品市场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前不久,美国新泽西州法庭就审理了一宗M宝宝的归属案子。此案揭示了在科技日益发达后,人们陷入了商品交易与伦理道德、感情理性等关系混乱的状态。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位名叫玛丽·怀特黑德的妇女在1985年经不孕医疗中心牵线,与斯特恩夫妇签订一份合同,答应为这对夫妇代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