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7个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6-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民族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能源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及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出现相对脱钩;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民族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交互影响存在着方向及程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黑龙江省一次能源为研究对象,选取其1995~2014年一次能源消费的历史数据,构建了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黑龙江省2015~2020年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重构马尔科夫模型,预测黑龙江省2015~2020年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模拟预测结果误差小,预测准确度良好。2015~2020年黑龙江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稳定在9200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份额均有所降低,清洁能源占比呈增长趋势;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仍高达65.39%,清洁能源占比仍处于弱势。建议:降低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尤其是煤炭和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合理调整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消费理念,优先使用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1978到2008年之间的GDP和总能源、煤炭、电力和石油的消费总量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计量方法检验了能源消费总量及其内部的煤炭、电力和石油消费量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电力和石油消费量与经济增长两两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极大的差异性:总能源和煤炭消费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长期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总能源与煤炭消费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电力与石油消费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长期的因果关系。最后,文章对促进能源产业升级和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煤炭政策变迁与煤炭需求:1979-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2005年中国煤炭需求增长的过程,伴随着煤炭政策的变迁。运用单位根、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Chow检验等实证方法分析了1979—2005年煤炭政策与煤炭需求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煤炭需求受消费导向政策、煤炭价格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政策等的影响,其中产业结构变动、能源效率改进降低了煤炭消耗。1998年前后,中国煤炭需求函数发生显著变化,煤炭价格政策逐渐发挥作用,同时GDP增长比以前更大程度上刺激了煤炭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使低碳经济再度升温。本文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与煤炭能源消费的关系,并为低碳经济的付诸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馨 《科技与经济》2014,27(5):90-94
通过信息熵的引入,分析了陕西1985—2010年生产能源消费结构的动态演变规律,并探索产业结构演进对能源消费变动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陕西以煤炭为主导的生产能源消费结构逐步转向多种能源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生产能源消费结构的熵值从1985年的0.861上升到2010年的1.305,总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能源消费在结构演替的过程中趋于平衡状态。从能源消费变动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联来看,数量的变动呈现出先倒"U"型后线性增长的趋势,结构的变动呈现先快速上升后稳步增长并趋于收敛的趋势。这些特征从侧面也反映了中国生产能源消费结构的演进趋势,从而为能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战略目标,在考虑经济增长目标前提下,进行能源结构调整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基于中国1995—2019年的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计算各种能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针对"碳达峰"行动对2020—2029年各能源的增长率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以及综合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3.96%、20.70%、18.11%、19.55%、27.68%;化石能源对非化石能源的替代性较差,煤炭和石油的技术进步明显比非化石能源慢;经济增速稳定的情况下,到2029年能源消费结构比例为0.48∶0.17∶0.11∶0.24。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市为例,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从静态、动态和整体的视角研究重庆市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煤炭消耗是导致重庆市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主要诱因,其次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因此要减缓重庆市二氧化碳排放的速度必须首先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始。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成长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能源利用效率低,造成我国碳排放的形势相当严峻,面临着一系列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我国存在着巨大的碳减排空间,如煤炭利用技术的创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及新能源替代技术等等,都将大大减少我国碳排放量;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增加碳汇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我国所面临的碳减排压力。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前叶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推进实施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从内外两方面必然将中国经济推入一个崭新的快速增长期。与此相对应,社会经济对能源和其它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国内一些专家和研究单位预测,2008年我国能源总需求为22.9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需求量为17.9亿吨;2020年的能源总需求和煤炭需求量分别是30.1亿吨标准煤和21.5亿吨原煤。而根据我国已探明证实的能源储量构成和国内能源消费结构状况可以断定,在可预见的将来,煤炭仍是我国最有保障和最主要的能源。  相似文献   

11.
居民消费支出流向·消费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调整进行区分的基础上,把重塑的消费结构水平看成是居民消费支出流向消费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升级的消费额的函数,这种函数关系可以通过几何图进行解释.具体来说,居民消费支出流向是联结消费结构变动、消费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的关联分析的关键概念,消费结构变动、消费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关联关系,而这种关联又表现为单向关联和复式关联,在影响复式关联的因素中制度具有重要作用.这对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制定有效的消费制度,引导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兰州市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兰州市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健身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但消费行为的独立性较差,体育消费支出内容还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货物运输的能源消耗,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我国的货物运输结构和能源消耗现状,在利用SPSS软件对货物周转量进行回归预测的基础上,引入总能耗约束,建立基于能源消耗的货物运输结构线性优化模型,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分担率.文中以我国2020年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利用Lingo求得的最优解在满足等量货运需求的情况下,节约了2.7%的能源消耗,且产生的调整成本远小于得到的环保收益,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宁波居民消费结构呈现显著的升级态势。文章从宁波居民近二十多年来的统计数据入手,分析了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障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了我国各省份的居民消费结构的不同。搜集了全国31个省市2011年第一季度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省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改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我国体育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及体育消费结构对整个体育市场发展所起的主导作用,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探讨我国体育消费结构现状;并从经济学的视觉,研究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结构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7.
构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背景是我国许多公司存在着股权过度集中和职工、债权人等利害相关者的权益被漠视的问题。我国公司治理制度奉行大股东股权至上主义和集权主义模式又使上述问题进一步加剧。构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思路应当遵循权力多源、平衡,并做到分权制衡,以防止大股东和内部人滥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李炳军 《河南科学》2011,29(11):1380-1383
利用2002-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数据建立平行数据模型,分析收入差距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同时估计了基于收入差距的各项消费支出的消费函数,并就估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文教娱乐支出而言,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水平在收入层次上的差异较小;食品、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差异较大,不...  相似文献   

19.
居民消费支出结构转型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民众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存在差异,消费转型不应该存在统一的模式.对于河南省居民而言,消费结构转型更应该倡导食物、教育等基础性消费在支出中的比重,优化消费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