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3年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校友郑哲敏与著名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共同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主席胡锦涛向郑哲敏和王小谟颁发了奖励证书。  相似文献   

2.
《杭州科技》2013,(1):29-31
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倾尽一生的著名力学家郑哲敏院士,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终于登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与他并肩而立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雷达专家、中国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小谟院士。1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相似文献   

3.
2013年1月18日,因为对"爆炸"的精准掌控和对力学学科的突出贡献,郑哲敏院士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郑先生何以能取得如此高的科学成就?为此我们采访了中科院力学所前任所长洪友士研究员。  相似文献   

4.
文怡 《今日科技》2013,(1):66-69
2013年1月18日,让人期盼已久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终于在北京揭晓.2012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国际著名力学家、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的郑哲敏院士以及中国著名雷达专家、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小谟院士.这也是中国首次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军工装备专家. 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项目完成人平均年龄为47岁,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研人员比例超过44%,归国人员占37%.中青年人才和海外归国人员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1."爆炸",这个词听起来威力无边,人们很难将它与一位笑容中透着孩童般天真的老人联系在一起。他叫郑哲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6.
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郑哲敏院士: 我们力学界应当说对这段历史还是有记载的.我今天带来一本书<近代力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其中有比较多的篇幅介绍<奇器图说>以及一些评论.这本书是邓玉函、王徵所作,这是我们力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所以很值得纪念.今天开这个会,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7.
钱伟长院士是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成果有“钱伟长方程”、“钱伟长一般方程”、“钱伟长方法”等。在他培养的众多学生中,涌现出了郑哲敏、刘人怀、胡海昌、梁思礼等院士。他的学习经历和不断突破自我的创新精神,以及从战略高度思考学科发展的思想意识,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郑哲敏院士: 我们力学界应当说对这段历史还是有记载的.我今天带来一本书《近代力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其中有比较多的篇幅介绍《奇器图说》以及一些评论.这本书是邓玉函、王徵所作,这是我们力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所以很值得纪念.今天开这个会,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月10日上午,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共有313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张存浩院士、程开甲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大样本恒星演化与特殊恒星的形成"等53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大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力学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等2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  相似文献   

10.
搜新吧     
《少儿科技》2010,(2):43-44
谷超豪、孙家栋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月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分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谷超豪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  相似文献   

11.
正冯元帧(Yuan-Cheng Fung,1919年9月15日—),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工程院院士和国家医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他早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后,长期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教,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著有《气动弹性力学》《固体力学基础》和《连续介质力学导论》等学术专著。20世纪60年代初,冯先生的研究转向生命科学领域。1966年他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相似文献   

12.
正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旭华院士和曾庆存院士颁奖。黄旭华院士黄旭华院士:隐""功"埋名三十年黄旭华院士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所名誉所长,他毕生致力于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与发展,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开创人之一,先后担任中国第一代核潜艇  相似文献   

13.
在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两位高校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一位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王忠诚院士,另一位是北京大学的徐光宪院士。本期“经典回眸”栏目,将讲述这两位院士的科研事迹和百昧人生,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今天,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0年起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荣誉的奖励。吴文俊、袁隆平两位院士首先获此殊荣,还有一批科学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这是对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一次检阅,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盛会。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吴文俊院士、袁隆平院士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获奖人员和集体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和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共同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6.
搜新吧     
王忠诚、徐光宪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月9日,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与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7.
著名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2010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孙家栋院士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本刊随后对他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8.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143-143
2014年1月10日上午,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共有313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张存浩院士、程开甲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第五届国际材料力学行为会议于1987年6月3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金属学会、航空学会、力学学会共同组织召开的。颜呜皋和师昌绪教授任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郑哲敏和章守华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参加会议的有来自24个国家共328名中外代表,其中国外代表118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合计285项(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予刘永坦院士和钱七虎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