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跨海通道与海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海洋世纪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为跨海通道将成为海洋开发的重要基础设施。跨海通道的研发和建设,将有力带动海洋工程技术多方面的进步和创新、促进海洋产业的发展,并有利于改善中国海洋安全态势。  相似文献   

2.
 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新材料、新构造、新工艺,众多的原创桥梁技术刷新了多项国际和国内纪录。工程全线贯通后,舟山实现了从“孤岛”到“半岛”的跨越,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带动舟山各产业迅速发展产生不菲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真实地改变了舟山人的生活方式。“十三五”期间,舟山还将建设六横公路大桥和甬舟铁路等跨海通道,使舟山宁波连成一个圈,并规划建设沪舟甬大通道及甬舟铁路等一系列跨海工程。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跨海通道发展百年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向海洋进军的步伐不断加快,作为其重要标志的世界跨海通道,特别是大规模的跨海桥梁、海底隧道建设日新月异。“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收集了大量世界(含我国)跨海通道资料,整理为《国外跨海通道一览表》和《中国跨海通道一览表》,并对上述两表作了比较分析,期望对我国酝酿中的包括渤海海峡、琼州海峡、台湾海峡等工程在内的跨海通道研究和实施,起到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将极大改善环渤海地区交通格局,辽宁省和山东省各城市间的联系强度也会发生变化.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选取辽宁省14个地级市和山东省17个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年末城镇人口数、城市间综合时间距离以及Krugman指数等指标,测度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对两省各城市间联系强度的影响.结论表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将大幅提升两省各城市间联系强度,两省城市间联系强度总量提升2倍,大连与烟台两城联系强度提升近7倍,两省城市间联系强度空间格局改善明显,省内经济重心向通道处偏移,国内外贸易投资也会增加.  相似文献   

5.
基于典型工程案例的技术特征分析,介绍了我国大型跨海通道的技术发展路径.21世纪初我国开始修建大型跨海通道,经过20多年快速发展,实现了由跨海桥梁向桥岛隧集群工程的突破,系统践行了“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建设理念,并正在大力推行数字化、智能化建造,大幅提升了工业化建造水平,整体已进入世界领先行列.进而分析展望了未来跨海通道工程的技术需求及趋势:在做好既有跨海通道研究总结、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同时,应在更长寿命和更复杂环境的跨海通道建设技术、高效智能工程装备、构建系统规范体系等方面加快研发和技术储备,为未来跨海通道工程建设奠定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6.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性涉海工程,对工程区域进行系统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与分析是工程前期的基础工作。在收集已有资料和实际勘测基础上,分析了渤海海峡海底地貌特征,初步查明了新近纪以来的地层岩性结构,甄别出了主要的活动断裂,开展了渤海海峡及邻区地震活动性分析,并对潜在震源区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侵蚀陡坎、沟槽、侵蚀洼地、潮流沙脊及水下浅滩等是通道建设的不利因素;沿长岛列岛岛链基岩埋深较浅,有利于海底隧道施工;拟建跨海通道位于震级上限6.0~7.0潜在震源区,其中,7.0级潜在震源区主体位于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是工程抗震的重点设防区。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国内外越江、跨海通道的调查分析及对比,论述了国内外水下隧道修建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其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经验借鉴.从水下隧道的主要成就、施工方法及断面形式论述了国内外隧道的发展现状,比较分析了各种施工方法的特点及其水下隧道中的应用;从地质勘探、设计及施工三个方面分析了水下隧道的优越性、设计和修建的关键技术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最后,就前期准备、工程理念、总体规划、方案及施工等方面,分析了一些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值得考虑和借鉴的经验.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必须未雨绸缪、及早准备、详细勘探、周密安排,规划、设计应按照安全、可靠、适用、经济、先进的次序进行.  相似文献   

8.
聚焦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评点2003年的山东科技工作,区域科技创新当是一大关键词。而其焦点则是启动建设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 2003年9月,山东出台了《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指导意见》。 2003年12月12日,山东省科技厅在潍坊召开半岛城市群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论证会。按照山东省政府的总体部署,该规划作为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的分规划,要求于去年底以前完成专家论证,经过认真修改后报省政府。 随着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浮出水面,如何统筹区域经济、科技发展,加速一体化进程,加快高新技术发展步伐,已经成为山东科技发展的新概念、新趋势和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回顾世界跨海通道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铁路轮渡、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桥隧组合等跨海工程形式的优缺点。分析了国内外代表性跨海工程的技术、投融资和运营模式等进,展望了跨海工程的发展趋势,提出中国跨海工程建设应加强工程项目的前期调查、研究和设计,重大跨海工程由国家作为建设主体,前期研究开发经费由国家财政予以支持,对工程方案、投融资模式等结合工程所在地情况进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推进,毕业生的就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职院校涉海专业作为我国开发海洋产业、巩固海军力量、发展海洋事业的后备人才培养专业,其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意向直接影响了海洋相关事业的发展。下文就高职院校涉海专业就业环境分析作为出发,立足于高职院校涉海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和就业意向分析。希望能为广大涉海专业高职院校提供一些浅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发展海洋监测高新技术振兴海洋仪器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我国海洋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建立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海洋监测系统建设、海洋仪器研制开发等方面分析了发展海洋监测新技术,振兴海洋仪器行业的意义以及必须解决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逐步提高,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加以维护和拓展,这些都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跨海通道建设能够显著提升沿海地区一体化水平,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环节。本文立足当前建设海洋强国国家战略背景,在分析海洋强国的战略内涵以及海洋强国与跨海通道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当前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跨海通道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3.
 海洋能源开发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论述了近年来科技创新为海洋能源勘探开发做出的巨大贡献,提出了中国海洋能源开发未来的主攻方向及建议:加大近海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攻关,为中国油气工业提供更多现实的贡献;加大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打造中国油气产业未来的重要接替区;突破天然气水合物规模化开发关键技术,早日实现商业化开采;打造深海能源开发装备舰队,支撑海洋强国建设;抢占先机,布局并推进大洋矿产的勘探开发;进一步加强极地科研攻关,深度参与极地开发。  相似文献   

14.
 梳理了“冷战”以来美国主要海洋科技政策,发现具有系统协调、涉及面广、重点突出等特征,与之相比,中国海洋科技政策及海洋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管理工作分散、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不足、资金投入渠道单一、海洋人才培养滞后、优先研究计划不完善等问题。为加快实现海洋强国梦想,今后中国在海洋科技政策制定上应注重加强统筹协调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率;注重形成多渠道融资机制;加强海洋终身教育与高端人才培养;完善优先研究计划,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在资源、政策、技术、经费支持、从业规模等方面的现状和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在海洋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结了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急需解决的激励政策和产业引导、稳定发电的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海洋微藻分类生态及生物活性物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海洋微藻是海洋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它们的盛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整个海洋生态系的生产力,因此,与渔业资源、水产养殖、环保、地质等密切相关;海洋微藻的分类和生态研究是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的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陆地资源的衰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海洋微藻资源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利用微藻资源及微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等方面研究得到了科学家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海洋微灌资源丰富,过去对海洋微藻的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这些成果的应用和开拓新的研究课题是目前海洋微藻研究的2个重要方向。厦门大学在海洋硅藻研究方面的成果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在分类生态基础上,不断开展新的研究,在海洋微藻分类学和生态学、微型硅藻和微型浮植物生态、海洋微藻生物活性物质、微藻生物分子标记物、微藻胞外产物、及有害赤潮微藻的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张涛  奉杰  宋浩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2):206-212
生物资源养护是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最核心内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有关海洋牧场生物资源养护的理论基础较弱,制约了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技术进步。本文将海洋牧场生物资源养护分为资源恢复工程和保护管理工程两部分。资源恢复工程包括增殖放流和自然增殖,强调了增殖放流活动应该有利于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优化,增殖放流前应该进行增殖潜力评估;自然增殖应该注重海洋无脊椎动物幼虫附着变态机理研究与重要经济动物产卵场恢复技术研发。在保护管理工程部分,重点论述了栖息地修复与保护、生物资源调查与监测、生物资源评估与预测、生物资源科学采捕四部分内容。最后,作者提出了我国海洋牧场生物资源养护的建议与对策,包括加强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协调好生物资源-修复设施-海洋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多学科交叉合作、加强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板块和产业竞争主战场在东北亚,主要参战者是日本、韩国和中国山东半岛三大企业集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核心定位,应当是山东半岛企业集群的全球专利战略。因此,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在山东省启动省级知识产权战略试点工作,把山东半岛加速建成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中心。  相似文献   

19.
Marine Jurassic strata in Vietnam have yielded characteristic ammonites and occur in: (1) west Quang Binh Province located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Nam Theun Basin (the main part of which is located in Middle Laos); (2) the Nong Son Basin situated in the north of the Kon Tum Geoblock; (3) the Da Lat Basin, the largest Jurassic basin in Vietnam, extending from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Kon Tum Geoblock to southeast of Ho Chi Minh City. In the first two, Lower Jurassic marine beds occupy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ction and grade up into Middle Jurassic red beds. In central Da Lat Basin the section consists completely of marine strata containing many ammonite levels dated from Early Sinemurian to Bajocian, whereas the marginal basin section is like the first two areas. Based particularly on biostratigraphical evidence, a marine transgression is considered to have entered the Indochina Block as early as the Late Hettangian. During the early transgression the fauna was distinctly endemic, showing the separate character of the basins, but since the Late Sinemurian,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Da Lat and other basins was established; the marine regime in Da Lat Basin ended around the Late Bathoni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