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人的大脑的研究,目前已经成为现代科学中最为深奥的课题, 也是最难攻克的科学堡垒。为了探索大脑的奥秘,攻克各种疾病,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欧美等国家纷纷制定了脑科学研究的长远计划,并宣布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那么,大脑究竟是怎么回事?脑科学在现代科学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21世纪真的是“脑科学时代”吗?  相似文献   

2.
 当代自然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揭示脑奥秘。2013年,美国和欧盟相继启动"大脑活动图谱计划" (BRAIN)和"人类大脑工程"(HBP)计划,中国的脑研究计划也势在必行,这将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神经科学(Neuroscience)领域更具有挑战性的大科学计划。作为脑科学研究的转化医学基地,神经病学临床将成为脑科学研究主力军。  相似文献   

3.
“脑计划”项目目前已在世界多个国家启动实施.美国和欧盟分别提出“通过推动创新型神经技术开展大脑研究计划”和“人脑计划”,旨在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人类大脑的研究与疾病防治. 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人类对脑奥秘的探究从未停止.美国《科学》杂志在创刊125周年之际,提出在未来25年里需要解决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其中有18个属于脑科学研究范畴.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脑科学研究是政府、科学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前沿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4.
正脑科学,又称神经科学,是研究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交叉性学科。脑科学涉及的研究范围包括但不局限于探讨大脑的工作原理和发现大脑疾病的异常机制。自20世纪50年代里奥克(David Rioch)成立第一个神经科学实验室以来,基于脑的研究受到大量科学研究者的关注。1969年,世界最大的神经科学组织——神经系统科学协会(Society for Neuroscience,SFN)成立,据  相似文献   

5.
 脑科学,又称神经科学,是研究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交叉性学科。脑科学涉及的研究范围包括但不局限于探讨大脑的工作原理和发现大脑疾病的异常机制。自20世纪50年代里奥克(David Rioch)成立第一个神经科学实验室以来,基于脑的研究受到大量科学研究者的关注。1969年,世界最大的神经科学组织——神经系统科学协会(So-ciety for Neuroscience,SFN)成立,据悉,近年神经系统科学学会年会年会吸引了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的4万余名研究者参加。  相似文献   

6.
1.打造人造人脑人类大脑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组织,内有数十亿个神经细胞。参与“蓝脑计划“的研究人员宣布,计划在10年时间内研制出一个功能性人造人脑。借助于IBM公司的超级计算机  相似文献   

7.
正斯坦福大学的神经学家团队在互联网上推出了一套"头脑训练计划",据称这套程序能够测量、记录人们大脑的进步,然后据此作出调整,从而让你的大脑永远具备挑战性。人人都会变老,即使是漫威英雄里的超人,"当太阳衰变成红巨星后"也会慢慢衰老。上了年纪的超人是否也不会和普通老人一样——行动迟缓、健忘、专注力减弱呢?这个问题显然我们无法验证,但现实生活中却真的存在"超级老人",美国麻省总医院的布拉德福·迪克森和丽莎·费尔德曼·巴雷特博士不久前宣布找到了他们——就隐藏在普通人类中间。  相似文献   

8.
正早在100多年前,著名的西班牙科学家、神经系统研究的先驱者——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就表示,"只要大脑的奥秘尚未大白于天下,宇宙将仍是一个谜"。现如今,正值科学技术大步向前迈进时期,紧挨着科技浪潮之巅上的科研工作者正在推动脑科学的进步与发展。近日,从一场涵盖科学家、投资家、企业家等各界关心脑科学前沿发展的财智沙龙活动中可以看到——互联网经济已步入了新常态,下一个时代将是类脑人工智能。然而,人类的大脑是个复杂的"小宇宙",至今我们依  相似文献   

9.
陈骞 《上海信息化》2013,(12):82-84
“现在是太空竞赛以来,美国研发水平达到新高度的时候了”,在2013年年初的国情咨文中,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提到为人脑绘图的计划,并一语道破美国出台“脑计划”的深层动机——抢占脑科学研究战略制高点。大脑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破译大脑运转密码、揭开生命之谜,是令无数科学家殚精竭虑的艰难课题。近年来,脑科学被视为科研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才疾足者先得。面对这一科学高峰,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10.
三磅的宇宙     
正关于大脑连接组计划,大众更为关心的是:是否可以治愈或至少延缓脑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否能促进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是否能让大脑跳"广场舞",使其永葆青春?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宇宙"——大脑,虽然它只有三磅(1.36kg)重,但为了研究这"三磅的宇宙",近十年间,世界各国神经科学家开展了一项探索大脑奥秘的宏伟工程——连接组计划,希望全面认识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连  相似文献   

11.
 也许美国总统Obama提出的“10年脑计划”真的大大鼓舞了科学界的“士气”,近期最“火爆”的科学新闻居然不约而同都来自于人类的大脑领域:世界上首次成功完成了人类间脑对脑接口实验,首个“类人大脑”电子微芯片正式问世。不过比较起来,它们都不及以下这项“壮举”来得令人震惊:奥地利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使用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一个豌豆大小的“微型人脑”!  相似文献   

12.
正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尝试绘制人类大脑错综复杂的神经回路图。2013年,欧盟和美国相继宣布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人脑研究。本期简报基于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前沿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对国际上主要国家和企业的脑科学研究计划及动态进行了梳理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脑科学研究成为了热点研究领域,欧盟"人脑计划"、美国"尖端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日本脑计划的相继提出标志着脑科学研究进入了研究高峰期.高性能计算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计算性能的提升日新月异,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本文结合当下脑科学研究热点生物神经网络以及高性能计算平台TH-1A(天河一号)的计算优势,在TH-1A上部署了神经网络模拟软件NEST,对用NEST构建的神经网络进行了内存占用和可扩展性分析,测试了单计算节点最大仿真规模,发现了NEST软件自身的一些瓶颈,并提出了改进的想法,进而实现了对大规模生物神经网络面向高性能计算平台的仿真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科技导报(北京)》2010,28(2):16-17
<正>"恐惧记忆形成机制"新发现记忆是发生在大脑内的一种十分复杂的生理过程。长期以来,科学家都在思考"记忆是如何形成并长久保持的"这一脑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马兰教授带领的研究人员经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初,日本政府公布了《机器人新战略》,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机器人市场规模提升2.6倍,从当时的6600亿日元骤增至2020年的24000亿日元。为实现这一宏伟战略,日本重温"机器人立国"旧梦,把2015年称为"机器人革命元年"。日本曾将1980年确立为"机器人普及元年",并在此后成为世界公认的机器人大国。工业机器人的半壁江山20世纪60年代,世界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在美国。当时日本的机器  相似文献   

16.
牛可 《世界知识》2010,(7):64-65
<正>谁造就美国世纪?20世纪是"美国世纪",美国在20世纪里将自己造就为世界帝国。美国世纪之来临,固然与19世纪后期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大变化有关——世界经济的中心由西欧向北美转移,美国在19世纪末已成为头号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17.
<正>是什么让人工智能成为"超强大脑",答案是算法。人类棋手一滴泪下,为这场似乎一开始便已注定结局的人机围棋大战画上了句号。是什么给了"阿尔法狗"如此高超的棋艺?是什么让人工智能成为"超强大脑"?答案是算  相似文献   

18.
奇云  李大可 《科技潮》2013,(4):50-53
No.1 奥巴马政府谋划“大脑活动图项目” 据2013年2月18日出版的美国《纽约时报》披露:2月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二任期的首个国情咨文中,称脑研究是政府应该投资的“好主意”之一。奥巴马政府有望在近期出台一项探索人类大脑工作机制、绘制脑活动全图的重大研究计划——大脑活动图项目(Brain Activity Map project,简称BAM)。这一计划将历时10年。投资数十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杨瑾 《杭州科技》2023,(4):48-53
<正>近年来,随着脑科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等学科技术的交叉飞速发展,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逐步融为一体,并催生了新一代的脑机智能融合,为人类医疗健康、智能生活、教育、娱乐等方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全球各国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脑机智能产业关键技术——脑机接口技术实现脑机智能融合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是实现人脑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即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  相似文献   

20.
数字思维     
正计算机、细胞和大脑有什么共同之处?计算机是人类设计的电子设备,细胞是经自然进化和选择所产生的生物实体,大脑是人类思维的创造者和"容器"。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们都是信息处理设备。至今,任何既存的机器和已知的生物都无法与人类大脑的力量相媲美。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大脑帮助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技术,让我们的生存和生活变得更容易,尤其是几乎跟人类大脑同样强大的计算机。本书作者葡萄牙里斯本高等理工学院院长、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阿林多·奥利维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