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润扬长江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61,自引:13,他引:61  
介绍了国家重点工程——润扬长江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的主要成果,综合评述了大跨桥梁健康监测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关键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构成、目标和主要子系统的功能、监测项目的确定和布点策略、监测仪器的选择与检测技术分析、桥梁结构状态识别与安全性评估的方法与策略等.文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目前大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建立与研究中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状态识别和可靠性评估的可能技术途径,阐述了大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结构健康监测新技术——智能传感网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智能传感器用于结构健康监测是近几年出现的一项新技术。文章介绍了这项技术的构成,出现背景和特点,并分析了和传统的有线传感网络的差别。指出智能传感网络已成为大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针对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高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健康监护系统,将采集的生理参数上传至监护中心管理系统,并由"智能医疗专家系统"进行分析、诊断,给出保健、理疗方案。介绍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健康监护系统的总体架构、软硬件设计,重点介绍了电力线通信模块的设计以及智能医疗专家系统的开发,最后给对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系统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慢性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健康服务模式,利用电力线为传输线路,降低了系统成本,采用小型化设计,使用方便,便于携带。该系统可用于家庭、社区诊所以及医院病房,构成远程的家庭、社区以及医院的健康监护系统。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有效地诊断河流的健康状况,构建了基于GIS、数据库管理和决策支持等先进技术的河流健康诊断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资料管理、诊断模型管理、健康诊断与决策及专题图管理.采用多库联动式智能诊断设计,实现了河流健康的智能诊断与康复措施的决策生成.应用该系统对海宁辛江塘进行了健康诊断,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对河流健康做出较为有效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桥梁大国,由于结构老化、运营管理以及建设质量等问题,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出现桥梁垮塌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为了保证既有桥梁的安全运营和尽可能延长其安全使用年限,对既有桥梁进行实时健康监测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投资、运营费用巨大和监测技术的不成熟,除少数特大型桥梁安装了监测系统9,9%以上的大、中、小跨径的桥梁都处于监测系统覆盖的盲区。文章主要探讨中小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现状及近年来的进展,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传感器的中小型桥梁广域健康监测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6.
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土木工程领域,光纤智能检测方法是结构健康监测中一种新的方法。本文首先系统阐述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独特优点,然后,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回顾了目前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国际上和国内用于健康监测研究和应用的现状,及其光纤健康监测系统的构成、信号处理、安装等方面问题;最后,展望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对女性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移动健康应用程序为国内女性量身定做.文章将介绍这些应用程序的现状.这些应用程序的主要功能分为基础功能与特色功能两类.基础功能包括数据监测、互动社交、移动商城、健康指导、健康资讯、问诊咨询以及在线预约;特色功能包括:健康提醒、运动激励、多模式服务、智能预测、信息介绍、产品分析以及心理测试.这些功能使女性用户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获取健康信息,管理健康状况,并尝试修改其不健康行为.文章还指出了这些应用程序常见的一些缺点,包括内容同质化严重和缺乏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8.
大型桥梁健康监测动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3  
大型桥梁健康监测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首先给出了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内涵和基本组成 ,再结合国内外已建立健康监测系统的几座典型桥梁 ,阐述了健康监测系统的内容和设计准则。回顾和总结了桥梁健康监测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最后展望了桥梁健康监测的发展趋势 ,重点探讨了桥梁健康监测的智能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
场景监视与理解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智能场景监视与理解系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主要讨论了单传感器场景监视和多传感器场景监视的处理方法,同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难点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给出了智能场景监视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群体智能是一种新的人工智能形式,目前正在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深入探讨了群体智能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蚁群算法,首先介绍了最初的蚁群算法———蚂蚁系统(Ant System),指出了蚂蚁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描述了目前解决方法的进展;然后总结了近年来蚁群算法在组合优化、数据挖掘等领域的应用进展;最后对蚁群算法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智能控制的发展历程,概括了中国智能控制基础研究、学术研究和科技研究的成果,总结了国内智能控制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概况,指出了中国智能控制的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智能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智能控制及移动机器人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探讨自动控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 简介智能控制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 认为发展自动控制的一条重要出路就是实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结合正在进行的未知环境下移动机器人导航控制研究课题, 讨论了智能移动机器人研究的某些进展, 涉及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结构、环境建模、路径规划及故障诊断等;概述智能控制的研究领域, 包括智能机器人规划与控制、生产过程的智能监控、自动加工系统的智能控制、智能故障检测与诊断、飞行器的智能控制和医疗过程智能控制等, 并提出智能控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该研究有助于了解智能控制及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体系研究的历程与现状,提出当下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是复杂度及智能性更高的智能复杂体系。阐述了智能复杂体系的概念、特征、建模、涌现和应用。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智能复杂体系的建模、智能涌现与牵引控制等。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体系研究的历程与现状,提出当下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是复杂度及智能性更高的智能复杂体系。阐述了智能复杂体系的概念、特征、建模、涌现和应用。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智能复杂体系的建模、智能涌现与牵引控制等。  相似文献   

15.
 智能截瘫行走矫形器即截瘫行走机器人,是一种基于行走机器人技术的特殊功能性智能行走辅具,主要辅助脊髓损伤患者完成站立、行走和上下楼梯。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截瘫行走机器人研究进展及代表性研究成果,总结了其基本构件、技术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截瘫行走矫形器;智能行走辅具;行走机器人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和方便快捷的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广泛使用的智能终端平台和技术日渐成熟的可穿戴医疗设备,设计开发一种针对旅客的健康监测系统,为患有慢性疾病或对自身健康状况有担忧的旅客提供健康监测和辅助服务.系统结合手机和可穿戴医疗设备,通过移动互联网将健康体征数据上传到健康监测服务平台上,工作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后给出相应建议与指导,从而实现对外出旅客的远程医疗.  相似文献   

17.
龙俊 《科技信息》2011,(17):I0045-I0046
近年来我国智能建筑发展迅速,然而如何有机地集成其内部众多系统为一个高效的智能化系统,从而提高建筑系统的一体化管理水平.一直是该领域内人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对大量智能建筑实际工程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系统地阐述了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层次、内容和原则,接着对现有的系统集成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指出现有智能建筑在系统集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浅谈虚拟仪器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虚拟仪器(VI)的本质特征和技术特点,虚拟仪器技术在实验室研究和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以及虚拟仪器的集成环境与开发平台LabVIEW。探讨了自动测试仪器系统新的发展方向——智能测控网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基因组测序与分析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微生物组研究的发展,进一步解析人体微生物组与全生命周期健康、疾病的发生发展、营养/药物功效发挥的关系,并由此带来健康与医疗理念的变革。通过全面分析全球人类微生物组发展趋势,发现当前人类微生物组参考序列解析仍处于起步阶段,由“普查”人类微生物组的构成与分布逐步扩展到解析特定人群的微生物组。随着研究的深入,人类微生物组功能的因果机制解析逐渐成为研究重点,基于人类微生物组重构进行健康干预受到更多关注。中国已经开展了大量人类微生物组基础研究,在粪菌移植等特定应用方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缺少对大规模人群样本的长期跟踪分析、研究系统性需进一步加强、高价值微生物组重构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开发存在监管漏洞等问题。提出了推动中国人类微生物组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