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005-2007年四川省内发生的262次地震(震级为3~5级)进行时间-空间分布统计分析,发现这些地震的时空演化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通过对3年来地震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发现四川省有4个明显的地震热点地区,而且3年来这4个热点地区的地震发生频率的变化规律不一。基于球面坐标的空间分布统计分析方法,本文分析了地震的空间分布重心、地理范围,发现地震的重心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范围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对逐年的地震数据进分析发现,3年来地震的重心一直在向东南方向移动;将3年的数据综合为4个季度进行分析发现,第1~3季度一直向东南移动,第4季度则突然跳回到西北处;将3年的数据按12个季度进行分析,发现地震重心在前2年的8个季度中具有年周期的逆时针旋转规律,在2007年的前3个季度中,地震的重心仍逆时针旋转,第4个季度出现较大异常,重心往东南方向大跳了一步。最后以5.12汶川震中(30.986°N,103.364°E)为中心,分析了2005-2007年四川地震的空间分布的统计规律曲线,发现2007年地震出现较大的外移趋势,远离汶川地震震中。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以为地震的预报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采用访问法、样带法与红外相机技术相结合,对广西境内的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种群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西藏酋猴种群为27个,共(542±69)只,主要集中在桂东北片区的猫儿山、花坪和千家洞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个体数量占广西藏酋猴总数的90.2%;九万山、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龙滩自然保护区均仅发现1个猴群;原有藏酋猴分布记录的恭城县和荔浦县内并未发现猴群分布。红外相机监测发现猫儿山和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增加1个猴群的记录,同时增加九万山和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藏酋猴的分布记录。栖息地破碎化、频繁的人类活动和盗猎行为可能是影响广西藏酋猴种群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镇江市臭氧浓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镇江市4个国控空气自动站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的空气质量数据,分析镇江市区O3变化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镇江市区O3污染情况较轻;O3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特征,日间夏季浓度最高,夜间秋季浓度最低;以春季为研究对象,发现O3浓度呈单峰型分布,与NOx,CO等前体物浓度分布呈负相关关系;O3周末浓度高于工作日,而周末NOx浓度低于工作日,呈现明显的“周末效应”;以6月为研究对象,发现长日照时数有利于O3的生成,较高风速有利于O3的扩散;春季在东、西风影响下,镇江市区O3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正>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张学、沈岩和王宝玺3人合作的科研成果。他们发现,伽马—分泌酶亚单位的PSEN1、PSENEN和NCSTN3个基因  相似文献   

5.
在海南岛东林场和文昌林科所两个试验点通过观测树高、胸径、保存率、干形和抗风性,开展了24个木麻黄无性系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点24个无性系在树高和胸径生长都有极显著差异,5年生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32 m、106 cm和0048 m3,最优无性系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达到152 m和130 cm,平均材积为10667 m3/hm2,年均材积生长量为2133m3/hm2,最优无性系年均材积生长量29.89 m3/hm2;通过6个性状的综合评价,在岛东试验点选出适合该地区的6个无性系分别为A1、F41、NS-8、A13、F40和ZaJiao;在文昌试验点选出适合低洼地的6个无性系分别为F71、701、A13、A8、F20、ZJ-001;根据无性系的树高和胸径生长曲线,发现造林后第2年无性系的生长速度最快,5年生木麻黄的无性系仍处于高速生长期。  相似文献   

6.
利用IGS提供的2010-2012年3a的电离层服务产品IONEX数据,分析了点(120°E,30°N)的不同时间尺度的TEC变化情况,发现该地区TEC变化存在几个规律:1)3a的TEC变化具有明显的周年和半年变化特性,年变化存在双峰值,分别发生在春季和秋季;2)平均日变化曲线一致,最高值、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地方时的14:00和04:00,白天TEC明显高于晚上;3)每年冬季TEC日间值低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7.
<正>胃内腺癌与淋巴瘤同时存在是很少见的,故多未引起重视。作者对1980~1995年意大利Ancona病理解剖学和组织病理学研究所的2203名胃腺癌胃切除术患者和137名胃淋巴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8例患者同时患有这两种肿瘤。 巨检:仅见一个病灶的为3例,2个病灶的4例,3个病灶的1例。除1例仅见溃疡,3例仅见粘膜增厚外,余均为粘膜的增厚、萎缩及溃疡  相似文献   

8.
从 2 0 0 2年 3月到 2 0 0 3年 5月 ,在秦岭北坡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皇庙西梁 ,我们采用野外跟踪法和扫描动物取样法对一个川金丝猴投食群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观察 ,结果发现这个群是由 8个社会单位组成的 ,平均每个家庭有一个成年雄性、3 .75个成年雌性、1.1个亚成年雌性和 3 .75青少年猴组成 ,春季是产子季节 .金丝猴的社群结构是一雄多雌母系社会 .两年的繁殖情况比较分析 ,发现川金丝猴在野生条件下更倾向于隔年生育 .  相似文献   

9.
在对黄栌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和观察过程中,发现了2个新类型,命名为长叶黄栌和光叶黄栌,同时观测了新品种紫霞的植物学特征,并对其物候期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和分析.3个黄栌新品种(新类型)与红叶黄栌的相同点是生长规律基本一致,即年生长周期中分3个小生长期;不同点是紫霞黄栌的叶片全年呈现紫红色;3个黄栌品种的物候期和生长期存在差异,长叶黄栌生长期最长,光叶黄栌生长期最短.  相似文献   

10.
选择北京地区小学教龄在5年、10年、15年的科学教师,采用基础知识及学科技能、核心概念及相互联系两个关键表现领域探查了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意识的发展状况。基础知识及学科技能测验包括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适应、位置与运动以及地球的概貌3个部分;核心概念及相互联系测验分为生物与环境和地球的运动两个部分。结果发现基础知识及学科技能测验中,3个教龄组的科学教师得分表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核心概念及相互联系测验中,生物与环境得分在3个教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地球的运动得分随教龄增长显著提高。这些结果表明,基础知识与学科技能对于刚毕业步入教学工作岗位的教师表现显著;核心概念及相互联系水平在教学工作中已经开始发展,5年教龄组科学教师对教学中核心概念的认识已经开始萌芽,10年教龄组科学教师对核心概念及相互联系基本具有功能性的认识,15年教龄组科学教师还未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11.
重庆主城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3年、2006年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结合Fragstats 3.3软件,从研究区域内景观总体情况、景观格局变化、景观异质性描述等3个方面研究1993-2006年间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景观变化;通过1993-2006年间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了各景观之间的转换状况。发现重庆市景观基质发生了改变,景观异质化程度增高、破碎度增加,各类用地景观的转入转出频繁。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1年3月到4月上旬在中国临安、昆明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臭氧探测获得的资料,对这3个地点的臭氧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发现3个地点的臭氧分布特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其主要不同点有,最大臭氧分压和所处高度不同;临安10~16km高度的臭氧浓度远远大于昆明与香港;在对流层低层,香港有一特别突出的高臭氧浓度层,昆明次之;临安对流层的中上层没有像昆明和香港出现的臭氧低值区现象。根据NCEP分析资料给出的2001年3月的背景大气环流特征表明不同的大气环流有不同的臭氧垂直分布特征,临安地区易受北方冷气团的影响,昆明和香港则受低纬度暖湿气团影响较大;对流层高层的副热带急流对3个地点臭氧垂直分布也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解译和分析1989, 1999 和2007年3个时相的TM 和ETM+遥感影像基础上, 运用GIS和数理统计方法, 通过建立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转移矩阵和构建土地利用/ 覆盖动态变化模型, 对乌鲁木齐河下游地区 18 年土地利用/ 覆盖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1989?2007 年该地区建设用地显著增加, 城市扩张明显, 耕地、草地和林地面积在近 18 年也有增加;1989?1999 年, 土地盐碱化严重, 水库的新扩建使水域面积在20 世纪 90 年代显著增加; 通过地类变化速度分析, 发现林地的转入率和转出率均较高, 这和当地人工林成活率较低有关;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空间差异分析表明水磨沟区和新市区在近18年城市扩张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书海拾贝     
《科技潮》2001,(4)
《世纪老人的话·贾兰坡卷》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年7月第1版中学毕业,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出洋留学,凭借对科学事业的执著和在古人类学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这是贾兰坡先生创造的一个世界记录。1936年11月15日到26日,在周口店的11天里,贾先生接连发现了3个古猿人头盖骨、1个下颌骨和3枚牙齿。这消息很快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贾先生回忆说:“一时间,我仿佛成了英雄,无论是地质调查所的领导、同事们,还是新闻界的人士,都在为我欢呼、呐喊,……”贾先生发现的“北京人”震动了国内外学术界。不幸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0月3日,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发现细胞自噬机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10月4日,美国科学家戴维·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德里茨,因发现了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6年10月5日,让-皮埃尔·索维奇、J.弗雷泽·斯托达特、伯纳德·L·费林加,因在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领域取得的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16.
从创新资源角度,分析了52个国家高新区研发经费投入和人员素质水平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绩效的影响。基于2005年~2007年3年的面板数据,我们发现,研发经费投入对高新区产品出口绩效具有正效应,而人员素质水平对出口具有负向影响;同时,研发经费投入和人员素质水平会交互影响出口绩效。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生产中发现一些番茄抗病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或应用几年后出现感病现象。为了解不同抗病品种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curl virus,TYLCV)基因变异的情况,对5个感染TYLCV的番茄抗病品种进行了TYLCV全长基因克隆和序列测定。扩增结果显示,5个样品携带的TYLCV基因组长度均为2 781 bp,且均编码6个功能蛋白。基因组序列比较发现,这5个分离物与TYLCV-Israel株系同源性达到99%以上;通过功能蛋白比对发现,复制增强因子AC3蛋白存在变异,同世界各地报道的TYLCV-Israel株系典型分离物的AC3蛋白存在7处氨基酸差异的位点。分析结果表明,这五个病毒分离物均属于TYLCV-Israel株系,其AC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变异程度均不显著,并没有产生新的病毒株系。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生产中发现一些番茄抗病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或应用几年后出现感病现象。为了解不同抗病品种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curl virus,TYLCV)基因变异的情况,对5个感染TYLCV的番茄抗病品种进行了TYLCV全长基因克隆和序列测定。扩增结果显示,5个样品携带的TYLCV基因组长度均为2 781 bp,且均编码6个功能蛋白。基因组序列比较发现,这5个分离物与TYLCV-Israel株系同源性达到99%以上;通过功能蛋白比对发现,复制增强因子AC3蛋白存在变异,同世界各地报道的TYLCV-Israel株系典型分离物的AC3蛋白存在7处氨基酸差异的位点。分析结果表明,这五个病毒分离物均属于TYLCV-Israel株系,其AC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变异程度均不显著,并没有产生新的病毒株系。  相似文献   

19.
对人工栽培的3个平菇品种和6个金针菇品种的全氮、蛋白质、赖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发现平菇的全氮含量、蛋白质以及赖氨酸含量均高于金针菇;3个平菇品种中27的全氮含量极显著高于5526和109两个品种,6个金针菇品种中金19的全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另外5个品种;蛋白质和赖氨酸的含量,平菇中27最高,金针菇中金19最高,这两个品种是较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20.
在烟台海滨潮间带泥沙沉积物中发现并鉴定出我国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一新纪录种伊藤后菱光线虫(Metachromadora itoi Kito).该种显著特征是具有六个外唇乳突和4个粗钝的头刚毛;螺旋化感器2.25圈,位于头端;伸长的后咽球裂成3部分;雄体具有17-21个近等距排列的按钮形的肛前辅器,尾部腹面具两个乳突状的肛后辅器;交接刺弧形具较大的头状近端.该种特征与Kiton于1978年发现于日本海的模式种的原始描述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