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直到20世纪中叶,学术共同体才认识到科学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史与文明史密切相关。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年)提出了“中国的科学与文明”这一研究项目,表达了对这两个概念之间关系的重视。学者还认为应该将科学史和技术史一起来研究,“科学史”这个词汇逐渐拓展为“科学(和)技术史”。关于科学思维相对于其他智力活动的特殊性,科学哲学家之间存在很多争论,其中一些人甚至对科学理性也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2.
 海蒂·拉玛借鉴自动演奏钢琴原理发明了跳频技术,该技术使通信收发双方的传输信号在一组预先指定的频率上按编码序列规定的顺序同步、离散地跳变,从而扩展频谱并实现通信。从创造性思维视角梳理了海蒂·拉玛技术创新的4个步骤:接触扩频、灵感来源、原理设计、原理应用,表明科学想象对于海蒂·拉玛的创新发明起到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探究了科学想象作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非逻辑的表现形式,认为其不仅可为技术创新的“瓶颈”难题提供新思路,还可为技术创新的“解题”活动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研究背景据中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说,在公元后头13个世纪里,陆续有一批的科技发明从中国传到欧洲。除了世人皆知的四大发明外,还有鼓风机、帆车、船尾舵、马挽具、中医药学、陶瓷技术等等。这就使我们认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古代的创新能力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至少不落后,并在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科学仪器研究倍受科学界关注。作为连接科研对象和科研工作者桥梁的科学仪器,一直被视为科学革命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1]。古代中国对天文学做出的重要贡献是毋庸置疑的,而大型天文仪器对推动天文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天文仪器的研究应该得到重视。“管窥天”最早出自《庄子·秋水》篇,后人用“以管窥天,以锥测地”形容一个人见识很少,只能看到事物的局部。早期的古代天学家正是用这样的管子来观测瞬息万变的天象的。“窥管”其实可以说是早期大型天文仪器的雏形。从“管”的演变加以考证和分析将更有利于我们理清古代天文仪器的发展脉络、了解其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5.
 近700位中国的现当代科学家、上千幅珍贵的照片、上百件重要的学术实物展品、大量栩栩如生的音视频资料--2013年12月15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展览“科技梦·中国梦”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它以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为脉络,走近一位位个性鲜明的科学家,讲述着他们为国家民族复兴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与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人类在远古时代就认识到优良动植物能产生与之相似的优良后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 R. Darwin)在1831-1836 年随英国海军“小猎犬号”舰环球科学考察基础上, 于1859 年出版《物种起源》, 系统阐述了进化论, 但尚未讨论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遗传学基础。1856-1864 年, 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J.Mendel)进行了大量植物杂交试验, 在1865 年发表“植物杂交试验”论文, 提出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的观点, 并揭示出遗传学的2 个基本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1909 年, 丹麦植物遗传学家维尔赫姆·约翰森(W. L. Johannsen)根据菜豆选种试验提出纯系学说, 并用“基因”这一名词指代任何一种生物中控制任何性状而其遗传规律又符合孟德尔定律的遗传因子。1910 年, 美国进化生物学家摩尔根(T. H. Morgan)通过果蝇的遗传实验, 认识到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 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从而得出了染色体是基因载体的结论。20 世纪50 年代以后, 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尤其是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J. D.Watson)和英国生物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F. H. C. Crick)提出基因双螺旋结构后, 人们才真正认识了基因的本质, 即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断。《大百科全书》将基因定义为“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 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相似文献   

7.
 “佩刀” (SABRE)发动机结合了涡轮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的特点,是一款创新性的协同吸气式火箭发动机。通过回顾艾伦·邦德在“佩刀”发动机研发中发挥的作用,介绍了“佩刀”发动机组成和采用的新技术,分析了吸气式和火箭式两种工作模态及相应工作原理,展望了“佩刀”发动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2015年12月30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典赞·2015中国科学传播”主题发布会于北京市清华科技园阳光厅隆重举行。活动以“定格精彩记忆传播科学精神”为主线,现场对外发布了2015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和“十大科学传播人”。本次主题晚会云集众多科学界、科普界“大腕”,为公众带来一场科学传播盛宴。  相似文献   

9.
 研究和分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就与当今中国“天眼”--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科学目标--脉冲星的关系。针对宋朝天文学家记录的客星与FAST正在进行的脉冲星观测,详述了宋代客星记录在世界科技史上的贡献;介绍了脉冲星发现历史与基本天体物理特征,以及脉冲星作为FAST科学目标的意义。以客星到脉冲星的千年追寻为线索,探索和尝试回答“李约瑟难题”,认为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共同体的长期探索结晶,中国在科学早期的发育过程中播撒了创新火种,而西方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不断完善了科学体系,其中东西方科技的交流与传播得益于蒙古帝国在丝绸之路的远征与开拓。  相似文献   

10.
 85岁高龄的袁隆平在水稻田边,给外国学生们讲解最新的科研进展;93岁高龄的吴孟超走下手术台,讲述刚结束的一台肝癌手术;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张彦仲回忆几代航空人的中国梦……过去一年中,这些画面在朋友圈、视频网站广为传播,光明网承接的“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项目催生了一件件在网络空间“爆红”的微视频,广大网友追捧著名科学家不凡的人生故事,科普节目主持人成为新“网红”……光明+网络科普,产生了“化学反应”,成为媒体在科普领域“三贴近”的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2007年5月25日,李约瑟博士中国科学与文明研究项目(SCC)的档案库在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建成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与文明研究计划(SCC)是20世纪伟大的汉学家和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所从事的主要研究项目,在长达60年的时间中,李约瑟博士对中国科学技术与文明进行了分学科的  相似文献   

12.
李约瑟博士(1900~1995)是英国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之一,他撰写的多卷本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为世界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传统与成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中,李约瑟博士提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西欧,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15世纪的欧洲诞生呢?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问题",也有称之为"李约瑟之谜"或"李约瑟难题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的时间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英国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前言中提出: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公元13世纪或15世纪,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有的著作也用了这种说法,以后李约瑟博士又提出了其他一些观点。反映他及从产对这一问题的关心。作者认为,中国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的时间,应是从秦汉到明代中这段时期,大约是公元前3到公元15世纪。文中阐述了形成这一看法的根据,并提出先进与落后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华民族能创造光辉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2014年4月21日,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一项“石头剪刀布”游戏作为研究模型的研究论文“石头剪刀布游戏中的社会循环和条件反射”发表在电子预印本文献库(arXiv.org)中。论文中称所发现的“赢家留,输家变”的策略,可以带来更多人类决策模式的研究。科学网、果壳网、人民网以及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媒体均报道了此项研究。随后不少网友暗讽其为“无用”科研:“这项研究没有任何价值”、“科研人员不应做如此‘无厘头’的研究”,更有网友提出这是在“浪费国家科研经费,涉嫌学术腐败”等。但科学界对此项研究的价值却持肯定态度,并指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一项看似“简单而有趣”研究,由此引起不小争议。  相似文献   

15.
阈限性概念源自民俗学人类文化礼仪研究,经法国民俗学家阿诺尔德·范热内普提出基本范式(分隔-过渡-聚合)到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扩展其内涵(分隔-阈限-交融)并进行深入阐释,阈限性在引入文学等研究领域时有了更为广阔的研究张力与研究指向。文学阈限性研究即是在跨学科视域下分析阈限理论来源的“交叉节点”,探讨理论渊源与主要依据,指出文学实践不同侧面中具有的临界、异质、矛盾,混杂与交融等“居间”阈限表征对于再现文学主题所具有的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当代中国的全球观念及全球战略。这一倡议体现了中国新时期全面对外开放的方针,也完全符合“一带一路”周围区域国家的根本利益与要求。其中的核心内容是提倡“包容性全球化”,即通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形成合力,共创发展新机遇,实现共同繁荣,并维护世界和平。这个合作理念和模式得到了世界上许许多多国家和广大地区人民的支持,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客观需求与愿望。实施这一重大战略,将营造一个各国间经济、贸易、技术、文化交流合作的大平台,也将能遏制战争势力,构建一个全球地缘政治安全的大格局。同时,也将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铺平广阔的道路。经过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发展,今天中国已经完全具备实施“一带一路”发展目标的各项条件。  相似文献   

17.
 2017年4月20日,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简称“施普林格”)宣布撤销旗下《肿瘤生物学》期刊发表的107篇论文,其作者全部来自中国。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均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这将对中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区域发展带来极为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与新型城镇化分别是面向国际和国内视野的着力转型升级的新倡议和新战略,两者之间如何形成互动和融合发展是亟待思考的重要问题。梳理了近年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和当前若干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带一路”对新型城镇化的可能影响,以及新型城镇化对“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作用;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几个重要议题,包括:时代背景与融合发展的互动机制,全球城镇体系变化格局及其新发展,“一带一路”的空间路线图设计,与周边国家六大走廊的城镇网络体系,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国际产能合作,中国参与“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节点城市和门户城市等遴选与方案设计,以及注意推动国际合作中的风险防范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用户开展用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实地走访,获得目前国际用户在日常科研和业务中应用风云气象卫星的现状。结合国际用户的内在需求和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自身动力,提出进一步扩展卫星全球监测能力、提高“一带一路”国家获取卫星数据的能力、提升“一带一路”国家遥感应用能力、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交流和人员往来4个方面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立 《科技导报(北京)》2015,33(18):112-112
 在中国, 科研合作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科技界有所谓“四同”说法, 即申请课题时同心协力;做课题时“同床异梦”;荣誉分配时“同室操戈”;最后落个“同归于尽”。这种说法虽有戏噱之嫌, 却也反映了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