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各种文明及文化在碰撞与磨合中通过大学的交往功能,达到相互了解、沟通与交流,直至相互理解、包容和融合;日益凸显的大学“交往世界”新功能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应随经济全球化而产生,具有社会其它组织不可替代性;提出了现代大学交往世界,促进文化与文明沟通的四大策略。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需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将来社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也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慢慢地、不断地向社会主义“和平进化”。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与“和谐世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各地有数不清的全球化研究机构和专著,有的大学更把“全球化研究”当作战略性的、影响未来的主要学科来对待。对全球化的研究成为一种“时尚”。其实,全球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100多年前的19世纪末,世界就曾经历过一次一体化。只不过那个所谓的“黄金时代”最终无果而终,代之而起的是众所周知的世界冲突和战争。到底是什么力量终结了那次的全球经济一体化?20世纪的历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家们大都认为,终结19世纪全球化的是社会的反抗和抵制。用今天的话说,全球化因为社会反抗而没能持续下去。20世纪上半叶,世界性的社会紧张…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的一体化,而且必然导致民族化的整合,即化全球化。本质上,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固有的内涵。但化全球化不意味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本土化的湮灭。在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本土化的复兴”和“全球支化的生成”将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期,人类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和平与发展的基本格局无可逆转。研究表明:国际经济环境有三大趋势;国内经济发展在全局上有四大空间;南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五大潜在动力。1 国际经济环境的三大趋势21世纪初期,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创新化和结构调整全球化,这三大基本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强,并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1-1 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源配置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国际多边贸易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国际化程…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的概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这是我们党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正确抉择,是我们党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极大地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四大文明”的协调建设与和谐共进,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义乌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依托有利的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在“金保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显著进步,养老、医保、就业、人才四大数据资源的建设成为整个“金保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郑志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2):F002-F002,F004
经济全球化是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国际全融等各领域的全球化,其本质是市场体制的全球化。目前中国经济已成为推动亚太区贸易发展的“主引擎”。从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出发,论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挑战,并为中国经济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合作等矛盾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学生就业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而加强“创业教育”既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也是提升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同时对如何加强高校创业教育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红三角”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有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潜力。“泛珠三角”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提出的包括香港、澳门以及广东、湖南、江西在内的九省、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9 2”模式。“红三角”一方面有着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另一方面对“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阐明“稳住一头”和“放开一片”的辨证关系和各自的内涵,提出广西科研机构的改革和人才分流的基本思路和措施,认为建立“四大体系”和“一所两制”是实现优化结构的必然结果,“稳住”和“放开”是符合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规律和客观需求的,强调在改革实践中要特别注意跨世纪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知识界面临一个严峻的考验,即在全球化形成的话语霸权面前,如何分辨、借鉴西方文明的精华,拒绝“现代病”的糟粕,并在此过程中对中国自身的历史和文化重新进行审视、反思和新的认定。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互依存”还是一个很时髦的名词。仅仅数年之后,它又被一个更新的名词取代了,这就是90年代以来风靡世界的“全球化”。对许多人来说,“全球化”使生活的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变得便利了。互联网使“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中国人是幸运的,因为2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过程,恰恰与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潮流汇合,有的海外人士甚至将此称做“中国机会”。一位中国学者指出:“全球化对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深刻,这些年间国内和国际发生的各种重要事件,没有一件不与全球化相关。”与此同时,中国人对“全球化”的思考亦在深入。人们在享受经济全球化好处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困惑。“全球化”?“现代化”?“西方化”?“美国化”?这些都是人们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沉重问号。这些问号将会伴随今后好几代中国人。因为在我看来,“全球化”与其说是一个概念,更不如说是一种实践,而人的实践是没有止境的。我以为,无论是对待“全球化”还是实践“全球化”,要紧的是要多一点文化自觉。对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归结起来就是,对现代中国人来说,要想明白“全球化”这个大历史现象是怎么出现的,即它的来路,它的历史渊源。同时也应当尽量看清楚它已显现出来的一些特征,看到它们对社会发展、国家兴衰乃至人类生存所形成的冲击和挑战。“文化自觉”要求我们对时代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文化自觉”是一个观察角度,一种处世心态,一种精神境界,最终应当是对人类文明的终极思考与关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趋势和国家之间的利害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讨论、各国关注和经济学家们争论的主要问题。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全球化“冲击”发达国家吗近30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经济越来越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但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富国和穷国得到的机遇和利益仍是极不平衡的。美国《外交》季刊1995年冬季号一期载文指出:  相似文献   

14.
两个边缘化     
在美国,“技术富人”和“技术穷人”的出现使贫富悬殊更加突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若不能抓住机遇,将来翻身更难。信息化和全球化是领导90年代世界经济的两大潮流。信息化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全球化优化了全球的资源配置,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大提高。然而,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信息化和全球化在给世界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除去国际金融风险、国际犯罪、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5.
陈盟 《科技信息》2009,(33):T0342-T0342
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为题。无论是自然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离不开“发展”二字。在自然领域在发展的基础上存在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同样在社会领域也离不开这一过程。经济作为社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发展,当今社会是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是知识经济愈来愈显著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要特征,它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共同作用于时代发展的全过程;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决定着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弱势国家,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发达国家应重新审视其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尽量减少或避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发展中国家既要利用全球化有利的一面不断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利用“反全球化”运动维护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17.
经济民族主义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些年“新自由主义”大张其道,谈论或者实践经济民族主义往往遭到耻笑,因为“全球化已使经济民族主义过时了”。然而,这些年来,为全球化高唱赞歌的声音逐渐低了下来。首先在西方国家出现了对全球化说“不”。而在各国的国内政治中,经济民族主义更是扮演了关键角色。所谓经济民族主义,主要指的是政策制定者、利益或权势集团利用民族主义(例如民族利益——也叫做“国家利益”、民族认同——即“我们”不同于“他们”的划分)或者追求经济上的保护主义和其他形式的政府支持的产业政策,或者追求经济自由主义,从而达到他们特定的目标和实现其特定…  相似文献   

18.
<正>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就指出,由于世界市场的开拓,“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产业革命完成后,工业生产日益脱离了本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逐步走向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一步推动了这种全球化的进程,因而有人说全球化是以一种畸形的力量加速形成的,特别是近50年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全球化进程提供了技术保障。可以说,自产业革命以来的几百年间,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已由生产的“社会化”,发展到产生的“全球化”,现在又进一步到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确立、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而推动全球经济网络的形成,建立在经济国际化和一体化基础上的经济全球化成了现实。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会和利益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企业可以在经济全球化中得到更大的空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使企业自己处在一个范围更大、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里,从而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资源优势较为出众的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顺应经济发展大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到国外去投资发展,是企业明智的决策。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带给人类社会一场深刻变革 ,国际高等教育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高等教育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从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课程和教材体系、办学模式及质量评价体系、制度等方面探讨了中国高度教育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走向世界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