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新鲜血橙汁为原料,在测定其功能组分铁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白砂糖,羧甲基纤维素钠,柠檬酸,柠檬酸铁对血橙补血饮料色泽,香气,滋味,组织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的配方为:血橙汁中白砂糖含量4%、羧甲基纤维素钠0.3%、柠檬酸0.4%、柠檬酸铁8mg/L。产品口感良好,组织稳定,酸甜度适中,并且可以补充体内微量铁元素,对功能性饮料的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中考察了液液提取-气相色谱法检测饮料中盐酸氯胺酮的条件.饮料检材中添加pH值为9.2的缓冲溶液,再用三氯甲烷提取,提取液浓缩后加内标烯丙异丙巴比妥,进行气相色谱法分析.以盐酸氯胺酮与烯丙异丙巴比妥色谱峰面积比Y对橙汁中盐酸氯胺酮浓度X(g/mL)进行线性回归,在0.02-25.0 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55 0.4785X(r=0.9999),检测限为0.005μg/mL,平均提取率91.5%.该方法可用于饮料中的盐酸氯胺酮的提取检验.  相似文献   

3.
柑桔砂囊制粒新技术研究广忠勇,邓云章(甘肃省商业科技研究所730020)粒粒橙汁是近几年国内市场上兴起的一种新型饮料,它是由果汁饮料中加入部分柑桔砂囊制成的。由于砂囊均匀悬浮于液体中,不仅提高了饮料的感官特性,而且营养更加丰富,因此深受消费者欢迎。加...  相似文献   

4.
微量滴定法测定抗坏血酸(Vc)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常量、微量两种方法作对比,对Vc样品、番茄及市售某橙汁饮料中抗坏血酸(Vc)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讨论.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检f检均在允许范围之内,相对偏差小于5%.微量滴定的精度达到常量测定水平,可满足化学分析的要求.也证明了WD—COⅡ型微型滴定装置能满足微型定量分析化学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芦荟饮料中芦荟多糖提取与测定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芦荟饮料中芦荟多糖的几种主要提取条件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和检测分析 ,结果表明 ,芦荟饮料中芦荟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 :提取温度 6 0℃ ,乙醇的体积分数为 95 % ,浸提时间 1h ,乙醇用量为样品量的 9倍 .并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对芦荟制品进行芦荟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以干残次龙须菜和番石榴为原料制备复合饮料,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水解保温浸提龙须菜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为湿重的15倍,醋酸量0.06℅,加热温度80℃,加热时间3 h;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龙须菜汁与番石榴汁体积比3∶1,柠檬酸添加量0.03℅,甜味剂添加量5℅;小白鼠经口灌服剂量达10 g/(kg.bw),属无毒级,食用安全.饮料中龙须菜多糖含量1.65 mg/mL,Vc含量1.696μg/mL,营养丰富,口感良好,具较高的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糖精钠和苯甲酸钠分别是饮料中常用甜味剂和防腐剂,添加剂超标直接会危害人体的健康.文章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凝胶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出六种常见饮料中苯甲酸钠和糖精钠的含量.结果表明:被检测的饮料中,除个别散装的饮料外,两种添加剂的含量是符合国标要求的.两种方法均切实可行,测定的结果相差不大.该研究能为多种添加剂的同步检测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中考察了液液提取-气相色谱法检测饮料中盐酸氯胺酮的条件。饮料检材中添加pH值为9.2的缓冲溶液,再用三氯甲烷提取,提取液浓缩后加内标烯丙异丙巴比妥,进行气相色谱法分析。以盐酸氯胺酮与烯丙异丙巴比妥色谱峰面积比Y对橙汁中盐酸氯胺酮浓度X(g/mL)进行线性回归,在0.02-25.0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55 0.4785X(r=0.9999),检测限为0.005μg/mL,平均提取率91.5%。该方法可用于饮料中的盐酸氯胺酮的提取检验。  相似文献   

9.
离子色谱法分析检测饮料中聚葡萄糖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AOAC 2000.11应用于饮料中聚葡萄糖含量测定时的简化步骤,考察了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6次平行试验,相对标准偏差是1.4%~6.4%,回收率为95.2%~107.3%.该方法简单快捷,适合于饮料中聚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类黄酮在一定条件下能与Al3+发生反应形成有色配合物.探索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类黄酮的最佳实验条件,并对草珊瑚饮料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以总黄酮的含量作为分析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并结合正交实验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进行优化.结果 草珊瑚饮料中总黄酮的含量最优检测条件为:以70%乙醇为溶剂,加5% NaNO2溶液1 mL、10% Al(NO3)3溶液1 mL以及4% NaOH溶液10 mL,静置15 min,测得草珊瑚饮料总黄酮含量的相对误差为0.044%;回收率实验结果显示,在总黄酮含量为0.5~4.0 mg/mL范围内,其回收率为98.6%~101%,表明此方法可靠.结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适用于草珊瑚饮料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之特点,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依据《食品中还原性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检测果汁中还原性抗坏血酸的含量,通过建立测量数学模型,对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各分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试样果汁中还原性抗坏血酸含量为0.242g/L,扩展不确定度为0.042g/L.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20种黄皮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的质量分数及pH等基础品质指标以及抗坏血酸、总黄酮和总多酚等生物活性成分的质量浓度, 并采用DPPH法和FRAP法评价其抗氧化能力, 同时探讨了抗氧化能力与抗坏血酸、总黄酮、总多酚质量浓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黄皮品种间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的质量分数和抗坏血酸、总黄酮、总多酚的质量浓度差异较大, 其糖酸比、pH、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FRAP抗氧化能力差异也较大, 基于上述理化指标的Q型聚类分析可将20个黄皮品种分成3大类群;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均与抗坏血酸、总黄酮和总多酚的质量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 表明黄皮果汁的抗氧化作用与其所含的抗坏血酸、总黄酮和总多酚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了在敞开系统中,各种因素对以维生素C为原料在水溶液体系中直接酰化反应生成维生素C多聚磷酸酯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维生素C含量95%~100%,三偏磷酸钠含量70%,维生素C与三偏磷酸钠的质量比1∶1∶1,维生素C与氯化钙的摩尔比1∶0.075,反应温度40—50℃,反应溶液pH=10维...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了L-赖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采用快速循环伏安法测定维生素C片剂中抗坏血酸含量,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在pH值为4.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测抗坏血酸浓度时,其线性形范围为0.0600~0.6000g.L-1,R2=0.9872。该修饰电极用于抗坏血酸含量的分析,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Cu2 做催化剂氧化抗坏血酸(还原型维生素C),差值法消除样品中其他成分的干扰吸收,检测了不同温度水冲泡卡夫柠檬C冲剂得到的溶液中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的差别.结果显示,冲泡冲剂所用的水温越高,得到的溶液中还原型维生素C越少,对维生素C的有效摄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4种干燥方式对山楂总黄酮、总有机酸、维生素C和色泽的影响,考察山楂适宜的干燥加工方式。以金丝桃苷为标准品,采用比色法测定4种干燥方式山楂中总黄酮的含量;以酚酞为指示剂,采用酸碱滴定法,测4种干燥方式山楂中总有机酸含量;用2,6 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4种干燥方式处理山楂中维生素C的含量;用色差仪测定4种干燥方式山楂粉的颜色数据。结果显示,4种干燥方式山楂中总有机酸、总黄酮、维生素C含量差异显著。冷冻干燥处理的样品总有机酸、维生素C含量最高,分别为133.25 mg/g和0.322 4 mg/g;自然干燥最低,分别为94.55 mg/g和0.163 1 mg/g。总黄酮以微波干燥样品含量最高,自然干燥样品含量最低,分别为42.26 mg/g和32.25 mg/g。在色泽方面,真空冷冻干燥的山楂色泽最好。真空冷冻干燥在最大程度保留维生素C的基础上,一定程度地减少了总黄酮的损失,且表现出最理想的色泽。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叶面喷施1,3,5mg/L抗坏血酸钙对水培生菜矿物质吸收及采后抗坏血酸、亚硝酸盐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抗坏血酸钙初期可显著增加生菜叶片中抗坏血酸质量分数,但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可溶性蛋白、叶绿素、硝酸盐质量分数升高。叶面喷施抗坏血酸钙可增加叶片数、叶面积、生菜地上部分含水量,影响生菜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随着抗坏血酸钙处理浓度升高,钾质量分数逐渐升高,钙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氮、锌质量分数逐渐下降。栽培期喷施抗坏血酸钙可降低采后抗坏血酸及亚硝酸盐的产生。叶面喷施适当浓度抗坏血酸钙可强化水培生菜钙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质量分数,增加营养品质,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在酸H_2O_2—KI溶液中,加入抗坏血酸产生Landolt反应,指示剂显色计时法测定抗坏血酸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pH=1.69H_2SO_4介质中,抗坏血酸的含量与达到终点的时间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于Vc药片的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中维生素C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不同条件下对马铃薯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马铃薯贮藏6个月后维生素C含量下降了67.87%,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C在中性偏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对热,碱不稳定。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玫瑰花中抗氧化物质提取物对油脂类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玫瑰花中的抗氧化物质对猪油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且抗氧化提取物的添加量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性呈正相关;当玫瑰花中提取物添加量为猪油样的0.05%时,其抗氧化效果与0.02%VC相当,且玫瑰花中抗氧化物质与VC、VE、柠檬酸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尤其在与VC和VE混合时有最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