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应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a-Si:HSchottky势垒太阳能电池结构中载流子俘获对电场的调制效应,结果表明,无论光生空穴或电子俘获都将改变电池中的电场分布,导致准中出现或扩大,从而减小了电池的载流子收集长度,这是引起a-Si:HSchottky势垒太阳能电池光致性能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我们的实验结果,应用Scharfetter-Gummel解法数值求解Poisson方程,对经高强度光辐照过的a-Si:H p-i-n型太阳能电池进行计算机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光辐照发生的载流子俘获所造成的a-Si:H中空间电荷净增加或减少都会使电池内部电场分布产生变化和准中性区(低场“死层”)的出现。这是a-Si:H p-i-n型太阳能电池光致性能衰退的重要原因。于是,一条提高a-Si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我们的实验结果,应用Scharfetter-Gummel解法数值求解Poisson方程,对经高强度光辐照过的a-Si:HP-i-n型太阳能电池进行计算机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光辐照发生的载流子俘获所造成的a-Si:H中空间电荷净增加或减少都会使电池内部电场分布产生变化和准中性区(低场“死层”)的出现。这是a-Si:Hp-i-n型太阳能电池光致性能衰退的重要原因。于是,一条提高a-Si:H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新途径有可能被提出。  相似文献   

4.
基于pin结构的a-Si:H太阳能电池中的空间电荷效应,讨论了a-Si/CuInSe2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得出由光生空穴俘获产生的a-Si:H层中正空间电荷密度的增加,改变了电池内部的电场分布,普遍抬高了a-Si:H薄膜中的电场强度;在当照射下,空间电荷效应不会给a-Si/CuInSe2叠层结构中的a-Si:H薄膜中的场强度;在光照射下,空间电荷效应不绘给a-Si/Cu  相似文献   

5.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p(a-Si:H)/n(c-Si)异质结和p(a-Si:H)/i(a-Si:H)/n(c-Si)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电场强度分布,指出异质结电池制造中对a-Si:H膜厚的选择,进而对嵌入本征i(a-Si:H)层的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设计进行分析并讨论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实验结果,应用Scharfetter-Gummel解法数值求解Poisson方程,对经主同强度光辐照过的a-Si:HSchottky势垒结构太阳能电池进行计算机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实验结果,应用Scharfeter-Gummel解法数值求解Poisson方程,对经高强度光辐照过的a-SiHSchotky势垒结构太阳能电池进行计算机数值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一致并且进一步指明,随着光辐照发生的载流子俘获造成的a-SiH中空间电荷净增加或减少都会使电池内部电场分布发生变化和准中性区(低场“死层”)的出现,从而导致载流子收集长度的减少。这是a-SiHSchotky势垒结构太阳能电池光致性能衰退的重要原因。于是,一种提高a-SiH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新途径有可能被提出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用射频反溅射法制备的非晶硅基系列薄膜(a-Si:H,a-SiCx:H,a-SiNx:H和a-SiCxNy:H)的红外吸收谱,对其中的主要吸收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提出用电荷控制法研究a-SiCCD电荷转移特性的理论模型,通过引入平均场效应迁移率的概念,推导出计算a-SiCCD电荷转移损失率的解析解,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热扩散、自感应电场和边缘电场的漂移机制对a-SiCCD电荷转移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a-SiCCD的电荷的转移主要是受电场漂移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有源层a-Si∶H的厚度对a-Si∶HTFT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Si∶H层的厚度对a-Si∶HTFT的静态特性(如开/关态电流比、阈值电压等)有较大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这是由于钝化层固定电荷在有源层背面引入了背面空间电荷层造成的.详细分析了背面空间电荷层对a-Si∶HTFT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个a-Si∶HTFT有源层厚度优化设计的下限值,理论与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11.
有源层厚度对非晶硅薄膜晶体管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有源层a-Si:H的厚度对a-Si;HTFT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Si:H层的厚度对a-Si;HTFT的静态特性,(如开/关态电流比,阈值电压等)有较大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这是由于钝化怪固体电荷的有源层背面引入了背面空间电荷层造成的,详细分析了背面空间电荷怪的a-Si:HTFT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个a-Si:HTFT有源层厚度优化设计的下限值,理论与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12.
用XeCl准分子激光器对a-Si∶H薄膜进行了低能量密度下的辐照处理,测量了激光辐照区内薄膜的电导率随能量密度与脉冲数的变化.研究表明,能量密度在75mJ/cm2附近的激光辐照可导致膜的电导率大幅度升高,这种电导率异常是膜表层形成了nmSi晶粒分散于a-Si∶H基底中的混合相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沿用a-Si:H中类施主Urbach带尾态描述小晶粒多晶薄膜p-CuInSe2禁带内连续分布局域态,揭示p-CuInSe2/n-CdS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热平衡态性质,讨论类施主Urbach带尾态参量Gdo,Ed对异质结热平衡性质的,指出这种类非晶态特性分析方法将为进一步研究小晶粒多晶薄膜器件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横向光伏效应为工作模式,采用氢化非晶硅(a-Si:H)的快速退火固相晶化工艺,我们成功地研制了一维MIS结构的多晶硅(poly-Si)光位敏探测器(PSDs).测试结果表明:该器件光响应峰位在660nm附近,峰位处光谱灵敏度为1×10-3μA/μW,在20mW/cm2光功率密度下,对780nm的近红外光其平均位敏度约0.28mV/nm,与未经退火的α-Si:H器件相比,光响应最大光位敏度为0.46mV/nm,峰位红移60nm,光谱灵敏度提高了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5.
用XeCl准分子激光器对a-Si:H薄膜进行了低能量密度下的辐照处理,测量了激光辐照区内薄膜的电导率随能量密度与脉冲数的变化。研究表明,能量密度在75mJ/cm^2附近的激光辐照可导致膜的电导率大幅度升高,这种电导率异常是膜表层形成了nmSi晶粒分散于a-Si:H基底中的混合相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报导了在P/I界面引入CGL:B:C*缓冲层对大面积(2790cm2)单结集成P-I-N型。a-SI:H太阳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实验发现:带有CGL:B:C层的a-SI:H太阳电池性能的提高主要是填充因子FF的增加所导致,实验所得电池的FF平均达60.33%,平均有效面积转换效率FF达6.0%,分别比目前的生产水平(FF=53.9%,EF=53%)提高了11.99%和13.2%.最后,依据建立的电池能带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引入CGL:B:C后电池性能得以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测量掺杂a-Si:H和a-Sic:H薄膜的电导率随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变化研究了温度对掺杂效率的影响以及杂质激活的微观过程。结果表明,(1)杂质激活过程是伸展指数形式,(2)在低温区掺杂效率正比于,(3)在高温区掺杂效率达到一饱和值。通过一个与氢运动有关的杂质激活模型,我们解释了上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RichardS.Crandall和Porponth Sichanugrist等人工作的基础上,用平均场区域近似(UFRA)方法,对p-i-na-Si:H薄膜太阳电池进行了解析分析,得出了电池性能参数与本征层光学带Eg、电子迁移率Un的关系。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Jsc、电池效率随Eg的增大而急剧减小,而填充因子Ff随Eg的增大而缓慢减小。Voc,Jsc,Ff都随Un的增大而增大,变化最大,其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常规PECVD工艺,以高H2 稀释的SiH4 作为反应气体源,以PH3 作为P原子的掺杂剂,在P型(100) 单晶硅(c- Si) 衬底上,成功地生长了掺P的纳米硅膜(nc- Si(P):H) 膜。通过对膜层结构的Raman 谱分析和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HREM) 观测指出:与本征nc- Si:H 膜相比,nc- Si(P):H 膜中的Si 微晶粒尺寸更小(~3 nm) ,其排布更有秩序,呈现出类自组织生长的一些特点。膜层电学特性的研究证实,nc- Si(P):H 膜具有比本征nc- Si:H 膜约高两个数量级的电导率,其σ值可高达10- 1 ~101 Ω-1cm -1 。这种高电导率来源于nc- Si(P): H 膜中有效电子浓度ne 的增加、Si 微晶粒尺寸d 的减小和电导激活能ΔE的降低。  相似文献   

20.
当脉冲辐照a-Si∶H膜的XeCl激光能量密度在240mJ/cm ̄2以上时,可引起被辐照膜发生明显的固相晶化;通过拉曼(Raman)散射谱、扫描电子显微照象(SEM)和紫外(UV)分光光度吸收谱的实验,研究了不同辐照条件、不同膜厚及各种膜结构试样的晶化效果;还研究了使用CO_2激光退火对被辐照膜的影响。结果表明,晶化膜的晶粒大小在0.1~1.0μm时,Raman位移为510cm ̄(-1)~517cm ̄(-1)、半峰高宽度为10cm ̄(-1)~15cm ̄(-1);a-Si∶H膜经XeCl激光辐照或CO_2激光退火后,都会增强晶化膜的吸收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