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哥白尼“日心说”的传播,与近代早期德意志的天文学研究兴趣密切相关,德意志也成为第一个出版《天球运行论》的国家。德意志的天文学研究从15世纪晚期开始蓬勃发展,在“日心说”的推动下迎来重要转折:从翻译介绍转变为理论创新。《天球运行论》的出版过程分为观点介绍、部分出版和全文面世三个阶段。在《天球运行论》节选本和全本的出版地维滕贝格和纽伦堡,学者们在积极参与出版的过程中,也展开了一场热烈的天文学学术讨论。梳理《天球运行论》早期版本,辅以分析十五六世纪天文学作品在德意志的出版数据,既可加深对近代早期天文学知识谱系的了解,也有助于重新认识德意志科学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哥白尼的巨著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应该译成《天球运行论》而不是《天体运行论》。“天球”是希腊数理天文学的基本概念,哥白尼正是这一数理天文传统的正宗传人。强调是“天球”不是“天体”,是为了恢复科学史的实情。  相似文献   

3.
艺术美感与科学创造哥白尼是创立“日心说”的伟大天文学家,在其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第一句话就是:“在哺育人的天赋才智的多种多样的科学和艺术中,我们认为首先应该用全部精力来研究那些与最美的事物有关的东西”,他之所以用“日心说”代替托勒密的“地心说”,就是深信自己的体系是最完美的。  相似文献   

4.
<无人读过的书--哥白尼<天体运行论>追踪记>是哈佛-史密森天文台退休高级天文学家、哈佛大学天文学及科学吏双料教授欧文·金格里奇30多年追寻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学术考察历程的传记性学术著作.该书通过一系列传奇经历,揭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内幕,廓清了16、17世纪天文学史中一些重要发现的历史脉络,对<天体运行论>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和跟踪,以通俗的语言生动地展示了历史中的<天体运行论>,是一部关于哥白尼天文学说接受和流传史的著作,具有编史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以义先生的《从哥白尼到牛顿:日心学说的确立》一书是近年来国内最优秀的科学史研究成果之一。在介绍此书的优点之后,文章指出三个深刻地影响着日心说的确立却又未能被吴先生予以重视的背景因素:1)中世纪学者对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开放态度为哥白尼革命提供了条件;2)中世纪末期数学家的社会地位微妙地影响着数学天文学模型的实在论说明;3)经验概念在日心说确立过程中以更复杂的方式进行新旧转变。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史上,“革命”一词最早出现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天体运行论》的拉丁文原名是De Revolutionibus,其中的revolutionibus一词原意指“运行”、“转动”。由于哥白尼学说一反以往的科学传统,掀起了科学史上的一场大革命,所以revolutionibus一词逐渐又具有了“革命”的新义。自那以来,“科学革命”便为科学史研究的一个课题。什么样的变化才构成一场科学革命?科学革命的本质和引起的后果是什么?很久以前,西方科学史家们主要持一种内史论观点,即认为科学革命是科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结果,或至  相似文献   

7.
艾约瑟与王韬合译的《格致新学提纲》正续二篇先后于1853年和1858年发表,是晚清最早出现的西方科学史年表,开列哥白尼日心说以降的科学发展大事.本文介绍了《提纲》的内容,考释其中的科技人物,梳理了《提纲》与王韬《西学原始考》的关系,以及对黄钟骏《畴人传四编》的间接影响,认为编译此文的缘由是为了改变中国学者对西学的固有观念,指出它对晚清时期西方科技新知的提倡与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具有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明末清初时期的中西文化会通是中国近代科学思想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学界对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文学者关注有加,却忽视了对清朝开国后第一位最重要的科学家、被《清史稿》誉为"一代畴人之功首"的薛凤祚的研究。薛凤祚在其《历学会通》中最先采用修正了的哥白尼日心说,最先引进了对数,并超越  相似文献   

9.
据《解放军报》 20世纪可谓科技发明创造的黄金世纪。然而,正当人类跨入新世纪之时,科学界竞有人唱起“科学终结论”,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困惑。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剑桥的科学家们就曾讨论过“理论物理学是否终结在望”问题。1996年,美国《科学美国人》的专栏作家约翰·霍根出版了题为《科学的终结》一书,对当代科学前沿几大领域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学科学与物理、化学等其他知识门类相比,具有极高的历史性与累积性,比如,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地心说"观点在托勒密撰写的名著《天文学大成》的推动下,一度成为最好的天文学体系,其在西方天文学领域存在了1000多年,但是,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航海事业发展等诸多社会因素的推动,哥白尼质疑了托勒密的理论,于1539年写出流传千古的著作《天体运行论》,系统地论述了"日心说"理论.后来,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从而彻底推翻了托勒密的"地心说"理论,因为它是错的.  相似文献   

11.
16世纪英国数学家雷科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生缝乱世、命运多舛,且仕途中还沾上了难以洗刷的污点。他用英文撰写了算术、几何、天文学和代数学著作,后三者均为英语世界中的第一部;而第一部则对英国的数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最早将哥白尼日心说传入英国的天文学家之一;他持有科学进步观,他的数学观在文艺复兴期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发明的等号,今天全世界人人都在使用。他创用对话形式撰写教材,创用英语数学术语;他认识到死记硬背学习方式的局限,他认为理解可以发生在掌握技能之后;他强调说理而不迷信权威。他筚路蓝缕,传播学术,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数学教育家。  相似文献   

12.
《史记·律书》律数匡正:—兼论先秦管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记·律书》有“黄钟长八寸七分一,宫”的一组律数,至迟从唐代起,人们就把它看作一组弦律数据,并以为原数据甚误而不可解,从而校正勘误。本文经过严格推算后指出:1.该组律数不是弦律。而是管律;2.该组律数的原数据基本上没有错,尤其是“黄钟长八寸七分一”是完全正确的黄钟管长,由于历代校勘家不辨弦律与管律之别,书“七”字改为“十”字,从而认为《律书》中这段文字“误七句、衍二字”,历代的校改本质上是错误的;3.在历代传抄翻刻《史记》的过程中,律数原数据中有三律的律位与数值被窜乱。在更正被窜乱了的这三律之后,作者对原数据小作校正,并补正了原数据中遗漏和误植的二律数值,恢复了《史记》所载的先秦管律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3.
在简要介绍月亮视运动各种差的基础上,重建《新法算书》所载哥白尼月亮模型及其确定几何参数方法。叙述第谷月亮理论的发展过程,指出《新法算书》中的第谷新法实质上就是没有考虑二均差修正的第谷最初的月亮模型,最后给出用第谷新法推算月亮加减差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比较西方炮学书籍与汉译炮学著作中的弹道数据,指出明末炮学书籍弹道数据主要来源于16世纪末的西班牙火炮技术著作,其中普拉多的《炮学指南》所载数据传播最广,其所含弹道知识则源自意大利人塔尔塔利亚的《新科学》。此外,南怀仁译作《穷理学》一书中远度表的数据来源于莫雷蒂的《炮学简论》,后者是在吸收伽利略的抛物运动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但《穷理学》使用这些弹道数据的时候,遵循的仍是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学说。  相似文献   

15.
化学论哲学家是16、17世纪崛起于欧洲的、不同于机械论哲学家的另外一股科学革命力量,他们对近代科学诞生所起的作用,可与哥白尼和伽利略等伟大人物相提并论。本文试图从生平、教育背景、主要作品、社会影响和科学贡献等若干方面,简要勾勒出这个化学论哲学家群体的侧影。  相似文献   

16.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历史上第一份中文杂志,虽然它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基督教教义,但其中仍有一些文章介绍了西方的天文学知识。这些内容在今天看来,有些并不完全正确,但《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一次完整地将日心说介绍给中国人,同时对各类天体运行以及天文现象都做了比较准确的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7.
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是13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名著,有多项成就领先于世界。秦九韶的成就与他的思想方法密切相关。本文从七个方面论述秦九韶的思想方法:①数学应用的普遍性;②数学与哲学的一致性;③继承与发展的必要性;④“内算”与“外算”的统一性;⑤应用“数学建模”的综合方法;⑥不断虚心学习,方能有所创新;⑦“问答术草图”的思维模式。上述七条思想方法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约瑟的世界和世界的李约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人的“李约瑟情结”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将李约瑟的贡献片面地理解成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树碑立传;(2)将其写作《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最终目的理解成回答“中国何以未能产生近代科学”的问题;(3)为中国的历史由外国人书写的事实感到不安。因此,要想对这位当代文艺复兴式的学者有一更清楚的认识,就必须跳出中国的圈子来审视他的思想和工作;而要想看清“世界的李约瑟”,就得对“李约瑟的世界”有所了解。 所谓“李约瑟问题”并非始于李约瑟,早年来华的耶稣会士和欧洲一些启蒙思想家就已关注到中国社会与科技的“落后”问题,任鸿隽1915年的文章《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首开中国知识界讨论这一问题的先声,20世纪 40年代李约瑟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讨论互相启发,构成他日后写作《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一个重要动力。 受到生物进化论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李约瑟成为一个“科学进步论”的坚定信奉者。他与当时在剑桥的一批左翼知识分子一样,对社会问题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并相信科学是一种推进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这导致他投身反法西斯运动来到中国领导中英科学合作馆,其后又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部的首任主席。但是李约瑟又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基督教的博爱精神  相似文献   

19.
本以古印度数学中的三角学、印度三角在8世纪传入中国的情况、中国的勾股术与印度三角等价性的探讨〔1〕为基础,通过印度三角体系与中国勾股术的比较;尤其是对为人熟知的印度“正弦表”及中国一行的“正切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由于基本概念和历算体系的不同,印度三角学以历算的形式寓于《九执历》中,也被收入《大唐开元占经》,但却未影响到中国的历算学。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世纪丛书》的一种,美国“矮脚鸡”图书公司1988年推出了弗里特约夫·卡昔拉的(Fritiof Capra)新作《非凡的智慧:与杰出人物谈话录》一书(《新世纪丛书》中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心我论:对自我和灵魂的奇思冥想》和《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本出版社已出中译本)。全书334页,附参考献和索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