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豫丰黄兔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与河南省清丰县科委利用虎皮黄(太行山兔)为母系、比利时兔为父系,经多代种间杂交,于1994年联合选育而成的优良地方培育品种.  相似文献   

2.
在迎接建国50周年之际,巧逢河南省科学院建院20周年。回顾20年来的发展历史,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伴随着春天的旋律,河南省科学院边建设,边改革,边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全省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河南省科学院下设化学研究所、地理研究所、同位素研究所、生物研究所、能源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河南省生物技术开发中心、专利事务所、《河南科学》编辑部等9个直属事业单位。全院现有正式职工110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56…  相似文献   

3.
苹果酸的生产及其应用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刘仲敏,常琴一、前言苹果酸又称羟基丁二酸或羟基琥珀酸,是一种白色或荧白色粉状、粒状或结晶状固体。苹果酸广泛存在于多种水果中,因其在苹果中的含量最高而得名。苹果酸的分于式为C4H6O5,由于苹果酸分子中有一个不...  相似文献   

4.
7月21日,河南省绿色生命科学院暨河南省生物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隆重举行,这是我省加强技术创新,加速高新技术产 业发展的重要行动,必将对我省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协 调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通过运用包括基因工 程。蛋白质工程和细胞工程等现代高科技生物技术,对 现有动植物进行改造,提高动植物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并在营养。医药。保健、免疫等方面具有有益于人类健康 长寿的功能。组建河南省绿色生命科学院是由中科院院 士、清华大学赵玉芬教授,于今年5月首先…  相似文献   

5.
<正> 超早强水泥偏轴聚光太阳灶(EEB)于1983年8月13日通过技术鉴定。该灶是河南省科学院1982年的重点科研项目,由河南省能源研究所承担,于1983年7月完成。该灶是根据我国农村实际需要设计的,它的研制成功和今后进一步推广应用,对于解决缺柴少煤地区农村能源问题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豫丰黄兔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与河南省清丰县科委利用虎皮黄(太行山兔)为母系、比利时兔为父系,经多代种间杂交,于1994年联合选育而成的优良地方培育品种。在河南省的品种资源名录和保护开发利用中,豫丰黄免被列为河南省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的优选品种。但豫丰黄兔选育成功至今,由于科研经费投入中断、育种专业人员流散,导致保种场倒闭、豫丰黄兔育种核心兔群消失、品种退化严重、疾病流行,豫丰黄兔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豫丰黄兔产业化之路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可谓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878年(光绪4年)设在开封的河南蚕桑局。后几经变迁,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9年,扩建为河南省农科院。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我院也由小到大,逐渐步入辉煌。目前全院拥有职工979人,其中科技人员56O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2O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6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省管优秀专家20人,博士32人(在岗13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农业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农业科研单位的中心任务。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  相似文献   

8.
在我省高产区建立和发展高效农业耕作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刘春堂,张鸿程目前我省高产农田近一千万亩,全年亩产量稳定在750公斤左右,这是长期以来我省农田建设中的精华。该地区一般人多地少,土壤肥沃,农田基本建设条件比较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也比较高,是小麦、...  相似文献   

9.
2012年12月8日,全国科学院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发来贺信。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甘肃省副省长郝远及17家地方科学院的代表出席了大会。全国科学院联盟由中国科学院与甘肃省科学院、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广西科学院、贵州科学院、河北省科学院、河南省科学院、黑龙江省科学院、湖南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院、江西省科学院、山东省科学院、陕西省科学院、上海科学院、沈阳科学技术总  相似文献   

10.
前进中的河南省科技信息网魏仲建张林河南省科技信息网(原名豫信电子信息交流网)是由河南省科委主办、河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上拥有广泛的国内外信息资源及各类信息数据库,是我省科技信息资源最丰富,服务功能最强的计算机信息服务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11.
《河南科技》2011,(1):97
<正>张新友,男.1963年8月出生,硕士。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河南省作物学会理事长张新友先后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  相似文献   

12.
张新友男1963年8月生,1989年7月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获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专业委员会花生学组副组长。长期以来,病虫害一直严重影响着我国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其中锈病、叶斑病和青枯病危...  相似文献   

13.
信息博览     
奔富—150D型多用拖拉机河南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根据农村的需要和经济技术水平,在四轮拖拉机和小型三轮农用运输车的基础上,经改进、组装成适用于耕地、收割、播种、运输、抽水等多种用途的奔富—150D拖拉机。该机生产工艺成熟,整机质量好,成本低,行驶速...  相似文献   

14.
刘建荣 《甘肃科学学报》2005,17(3):F0002-F0003
甘肃省科学院成立于1978年元月,是甘肃省唯一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也是全国15个省级科学院之一。主要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特点,从事自然科学应用研究、综合性课题研究、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及开发。  相似文献   

15.
会计工作规范化,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规范会计行为、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科研经济管理水平,保证科技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从1997年开始,在院属15个会计单位实施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取得明显成效。本文就河南省农科院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的尝试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已取得的成效 1.健全了会计机构,理顺了工作关系。目前河南省农科院下属研究所95%以上成立了独立的会计机构,实现了会计人员全员持证上岗,做到了岗位分工明确,并建立了相应的会计岗位责任制及…  相似文献   

16.
<正> 河南省科学院于五月十五日在新乡县原种场召开“豫同407”小麦现场汇报会。应邀到会的省农科院、河南农大、省种子站等单位的二十余名小麦育种专家、农业科技工作者及有关人士在现场对“豫同407”小麦进行了观察及评价。“豫同407”小麦系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卢甲纯等同志于1982年用“予原1号”小麦和“黔花3号小麦”杂交后代,采用幅射的办法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据现场观察,该品种基杆粗壮、叶型好,成穗率高,抽穗整齐、穗大粒多。1989年小区鉴定折亩产469公斤,比“予麦2号”增产15.8%。该品种在我省  相似文献   

17.
鉴定编号 国品鉴甘薯2007004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襄城县红薯良种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18.
根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在汝南县的试验分析结果:河南省夏播中熟大豆品种每产100千克大豆籽实,需要氮8.5千克、磷1.8千克、钾3.7千克。  相似文献   

19.
<正> 河南省科学院一九八二年有十五项科研成果通过了鉴定,这些成果都是立足于河南省的资源优势,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有些是国内首创,有些是填补了系列产品的空白,得到了省内外专家的好评。这十五项成果是: (一)叶面喷施抗旱剂一号(HCF—1)提高小麦抗旱能力及其增产效果的研究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春旱及干热风对小麦的生产危害很大,仅干热风就常使河南小麦减产10—20亿斤。“抗旱剂一号”是河南省科学院生物所和化学所利用我省某地廉价而又丰富的矿产资源提取出来的。经过他们三年研究和多点试验及大面积飞机喷施示范,证明它是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 对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来说,1992年是关键性的一年。当1993年的时钟敲响之时,这个所将进入一种全新的机制——靠事业费养活的几十年一贯制的局面将被彻底打破,研究所的门口将同时挂上一块崭新的牌子——河南省凯特化学实业总公司。无疑,1992年是这个研究所进入新体制的准备与前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