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是当今的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它代表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它认为人是社会主义的核心,社会主义意味着人性的复归及人的异化的克服。“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异化作为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理论,在通常意义上,一些学者无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非类本质人还是在对现代性的反思中,一被论及,就不由地会联想到呈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非人的丑态,其要么被完全否定,寄希望于共产主义的实现;要么被历史地承认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必经阶段,而尚未在这一阶段内作深度发掘。所以,批判异化、对全面的本质的人的展望不是目的,认为异化阶段是通向真正的人的过渡亦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异化并非一无是处,它本身也有积极的、肯定的一面。这种肯定的体现在其条件性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在促进着人们非异化生活意识的觉醒,共产主义运动的自觉,乃至向本质的人生活世界的过渡中提供着条件。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千差万别的价值观中,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这是必须明辨的问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认识。一、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是积极价值观的灵魂正如一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  相似文献   

4.
异化在古希腊、中世纪、近代都以不同的理论形式表征着作为实践主体与对象化实践活动的客体对象的矛盾和对立,表现为主体的创造物对主体的奴役和控制,它限制主体自身自由意志的实现。当异化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呈现在社会各个领域时,异化问题就会促使人们去反思导致异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也即异化的根源是什么?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深入剖析异化根源,对异化产生的社会原因和生物学原因进行探讨已势在必行。异化根源的研究意义重大,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异化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更深刻地认识异化对人类实践的影响。最终,实现人作为人的最高本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方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全面而不失深刻的批判,涉及到人的异化、科技异化、文化霸权、消费异化、生态危机、社会心理等诸多层面,同时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从理论上予以揭示,这对我们认识当代社会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富于启示性的。  相似文献   

6.
赫伯特.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它继承了批判哲学和否定辨证法的思想,批判了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人的全面控制,试图为人类指明解放的途径。其美学思想是他整个学说的有机部分,更加典型地体现了他的总体思路。他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所造成的人的全面异化,同时借审美和艺术来克服人的异化,“新感性”和“美学形式”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审美要求,但把异化囿于审美领域,其思想表现了强烈“乌托邦”色彩,但反异化乃其美学思想核心。马尔库塞视野中的现实异化图象马尔库塞把解决异化问题视为其美学的中心,从他对世界异化状…  相似文献   

7.
《铃兰空地》是图尼埃的一篇具有象征色彩和深刻寓意的小说,它以一个以日常生活为题材写成的悲剧故事表达了现代人的一种生存体验:在机械化的、高速运行的现代生活中,人的自然状态的生存方式已被异化,执着于理想追求只能导致悲剧的结局。作者运用象征、暗寓、对比等手法来表达这种哲理寓意。小说中着力描写的高速公路、栅栏、铃兰空地等都具有象征寓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与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型之间的失衡,导致了社会生活中人性的迷失、逃亡甚至于异化,这虽然是暂时的现象,但其对人们精神生活的价值解构或破坏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谁家有女初养成》的人物潘巧巧形象的典型意义在于通过人性被金钱异化的现实,启示人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适应,相协调的社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是国际上影响较大的一种异化理论,他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依据,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曲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并以此把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异化看成是人作为人的存在的必然遭遇,这与其深受人本主义思潮中的卢卡奇的黑格尔人道主义,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心理学观点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弗洛姆在论著中提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主张:爱情以异化为前提条件.同时也要克服异化。我们梳理了前者论证中结合的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观、弗洛伊德的心理治疗理论,同时提出了后者的观点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精神理想的相承关系。并且结合上述论述,构建了爱情与异化关系的分析图示,再次重申哲学家对于爱情主题的思考与给予人们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培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要树立“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倡导“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走出“斗争哲学”的认识误区,确立“辨证和谐”的发展理念,坚持“共建共享”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真切追求,是凝聚13亿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国梦必须以中国精神为支撑,发挥中国力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3.
董显堂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1):89-91,105
科学发展观是具有超越性的理论。它是超越我国发展实践经验而形成的发展理论,是超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而形成的发展理想,是超越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而形成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超越世界发展理论而形成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最新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超越性根源于当代中国政府实践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追求的一种天地境界,儒道释各以不同的方式探索了理想的人生模式,努力超拔世俗的生活,以达到"仁之境"或"禅之境"。沿着中国古典哲学对宇宙本体与生命本体的认识途径,梳理其中对于人类终极价值的追问与求索,有望找寻出医治当代人精神痼疾的良药。  相似文献   

16.
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是中国儒学传统的重要内容,是儒家士大夫以及一些君主在处理君与民的关系时提出的一种道德理想和治国措施。民主思想则源于西方,其实质是人民治理国家。民主与民本有共通之处,更有本质的不同。中国历史的曲折发展体现着民本与民主思想在其中实践的独特路径,考察这些思想及其实践对当前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革命精神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八一精神和黄埔精神一脉相承,它们是华夏儿女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既体现了各自特色:"精诚团结"是黄埔精神最鲜明的特点;敢于斗争是"八一精神"最显著的特征。同时,又彰显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把"民族复兴"作为奋斗目标;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勇于牺牲的精神。黄埔精神和八一精神,与中国梦在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上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些精神力量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特质和魅力,必然迸发出无穷的正能量,成为引领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勾画着革命军人与党、与老百姓、与军队集体及官兵相互之间关系等方面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蕴含着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最崇高的核心价值追求。弘扬井冈山精神对当代革命军入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双向汇通的理论视野作观照,叶舒宪在与中国传统考据学的结合中提出了中国视角的原型研究.从汉字到图像的转变,体现出叶舒宪研究理念与论证途径上的新变化.不论是汉字-原型还是图像-原型的研究,叶舒宪依据的都是“三重证据法”.由于“三重证据法”的“互文性”内涵,这使得叶舒宪的原型研究在实质上是一种本文人类学的研究.这样,叶舒宪在探究中国文化及文学方面,就难免出现以普同的现象来替代特殊性与多样性的毛病.  相似文献   

20.
传阎立本《步辇图》是一幅写实风格的艺术作品,记录了隋唐女服的一种典型--高腰掩乳裙装。此图对中国服饰史研究的重要性,尚未被诸多普经引用此图的学者所充分认识,此图中几个穿着组合上的要点,则被他们所忽视。高腰腌乳裙装是隋唐时期非常重要的一种流行样式,其流行期要比人们相信的要长得多,并具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由纤长平直逐渐转化为宽博浑圆,这种造型上的变化,反映了女性理想形象的变化--由质朴无华变为雍容华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