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显色剂5-(4-磺基-1-萘偶氮)-8-羟基喹啉与铜显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在PH=12.5的介质中,显色剂铜生成了3:1黄色稳定配合物,利用褪色江度法,λmax=529nm,ε=3.7×10^4Lmol^-1cm^-1,铜量在0-35μg/50ml范围内遵循比耳定律,方法选择性好,可用于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当pH=10时,铜和锰都能与PAR生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当pH=7时,锰与PAR几乎不络合,而铜与PAR则可以稳定络合.利用这种差异,可以在pH=10的介质中测定铜和锰的合量,而在pH=7的介质中测定铜的量,再由两者之差求得锰的含量.试验表明,pH=10.0时,εCu-PAR498.5=4.66×104L/mol·cm;εMn-PAR498.5=8.00×104L/mol·cm;pH=7.0时,εCu-PAR498.5=4.26×104L/mol·cm.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回收率为95%~101%.其方法适用于电镀液和电镀层中Cu和Mn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新荧光试剂3 ,5 - 二溴水杨醛缩4 - 氨基安替比林( 简称:3 ,5 - DBSAAP) 与铜的荧光猝灭反应体系的最适宜的条件。3 ,5 - DBSAAP 发射强的荧光,λex/em = 393nm/510nm 。在pH9 .0 的NH3 - NH4Cl 缓冲介质中,Cu( Ⅱ) 与3 ,5 - DBSAAP在室温反应使其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铜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1 .6 ×10 - 5 mol/L~1 .2 ×10 - 7 mol/L。用于测定人发中的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研究在CTMAB存在下,以5-溴水杨基荧光酮(5-BrSAF)作为荧光试剂,用荧光熄灭法测定微量铜的新方法。详细研究了各种条件实验,反应的适宜酸度范围为pH=4.4 ̄5.0,铜含量在0 ̄8.0μg/25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配合物的组成比为Cu:5-BrSAF=1:2,激光发波长为365nm,发射波长为550nm。方法的灵敏度高,检出度为2.4μg/L,用于化学试剂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以2-羟基吡啶为配体,合成了标题配合物,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735(5)nm,b=0.8687(3)nm,c=:1.8630(9)nm,β=93.73(4)°,v=2.2181(16)nm ̄3,Z=4.结构用直接法解出。最终偏离因子R=0.051。Cu-Cu间距离为0.263nm。  相似文献   

6.
新试剂T(BHMOP)P与铜(Ⅱ)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酸钠存在下,meso-四(3-溴-4-羟基-5-甲氧基苯基)卟啉与铜的显色反应。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4×10^5mol^-1.cm^-1。铜含量在0~6.0μg/(25ml)范围仙符合比尔定律。络合物的组成为Cu(Ⅱ):T(BHMOP)p=1:2,本法已用于水样中痕量铜的测定,其结果与原子吸收法(AAS)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用N-苯基-3-羟基-2-乙基-4-吡啶酮(HL)为配体合成了Fe(Ⅲ)型配合物,并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6767(5)nm,b=1.219(3)nm,c=1.730(1)nm;β=93.31°;V=3.530(8)nm^3,Z=4,Dc=1.382g/cm^3。结构分析表明Fe处于三个N-苯基-3-羟基-2-乙基-4-吡啶酮的6个氧原子的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  相似文献   

8.
用吸光度线性扩展法测定镨、钕、钐.基于待测元素特征吸收峰下的吸光度在纪录仪上线性放大,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准确度,扩大了测定浓度范围.分别选用的最大吸收波长是:λPr=444.7nm,λNd=794.2nm,λSm=401.7nm;吸光度相应峰高和浓度呈线性关系的范围是:Pr3+为(0.20~8.6)×10-6mol/L;Nd3+为(0.20~2.4)×10-6mol/L;Sm为(0.20~3.0)×10-5mol/L.在选用10cm比色皿时,测定灵敏度为:Pr3+为1.1μg/mlmm,Nd3+为0.22μg/mlmn,Sm3+为4.6μg/mlmm.待测元素与稀土杂质浓度比为51时无干扰,11时只有个别元素有一定干扰.  相似文献   

9.
氧方酸制备方法的改进及其晶体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进了以全氯代-1,3-丁二烯为原料制备氧方酸的方法,收率为65%~68%.测定了氧方酸的晶体结构;三斜晶系,空间群P_1,α=5.0741(6)nm,b=5.0715(5)nm,c=5.2912(8)nm,β=58.57(1)°,z=1,Dc=1.915g·cm ̄(-3),Vc=0.99115nm ̄3,R_w=0.0258.其电子云密度图表明四碳环内存在一缺电空间或为1电子陷阱,四个碳碳键键长平均化.  相似文献   

10.
酶光度分析法测定痕量亚硫酸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pH=3.6的NaAc-HAc介质和亚硫酸盐氧化酶存在下,亚硫酸盐被氧化成SO4^2-及H2O2,在过氧化氢氧化酶作用下,用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在650nm波长下间接测定亚硫酸盐的含量,线性范围为0.15~20μg/mL,可用于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从混合气体系统中任意两个组分的速度的几率分布出发,在证明了从速度坐标集合到速度坐标集合之间的速度坐标变换为正则变换的情况下,本文作为柯尼希定理的应用之一,较为详细地给出了推导相对速度分布、质心速度分布的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地下水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矿井涌水量预测难以得到理想结果的原因,指出地下水系统的稳定性判断是其关键,并从系统理论和统计理论两方面探讨了进行地下水稳定性判断的依据,提出了从系统状态估计入手进行地下水系统稳定性判断的方法。参7。  相似文献   

13.
多元函数的极限、连续以及间断,是数学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流行的教材中对这些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为此,本文探讨了以上几个概念,并提出了合理的定义,特别是给出了二元函数间断点的合理定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模拟和预测定向井的井眼轨迹,需要确定岩石的弹性常数。本文把岩石视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给出了岩石的本构方程,根据电阻应变片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岩石五个弹性常数的实验测定方法,并给出了几种岩石的五个弹性常数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5.
对粘附理论的发展加以述评,主要包括机械连结理论、吸附理论、静电理论和扩散理论。  相似文献   

16.
杨树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杨树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杨树溃疡病原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17个菌株在杨树上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病原在杨树上存在致病力分化的现象,但不同来源地的菌株之间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之间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病原致病力分化与地区分布和寄主来源无关。文章试用一种数值方法,对11种杨树感病性分别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筛箱各点运动轨迹为圆的振动筛工作时,激振轴上存在唯一的瞬时速度中心线,而且瞬心线的位置不变。瞬心线位于激振轴中心线与偏心块质心之间,该线到激振轴中心线的距线等于振动筛的振幅。只要胶带轮的几何中心安装于瞬心线上,胶带轮就只作定轴转动,不随筛箱振动。  相似文献   

18.
几种木兰属植物花粉粒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木兰属(Magnolia L.)植物全世界约有80余种,主要产于亚洲及北美;我国有30余种,大部分是著名的观赏树种和药用植物。而且其中某些树种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氯气等有较强的抗性,所以又是城市绿化、净化空气的优良树种。 哈钦松的真花学说认为,木兰科植物是现存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得到了许多植物系统学家的赞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植物系的James W. walker曾研究了毛茛类(包括木兰科)植物1000种以上,和若干属的醋酸酐分解的花粉,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其中的100多个属的代表种花粉。可是他们所研究的只限于美国的特有种,如福莱氏木兰(Magnolia fraseri)、达老玉兰(Talauma sp.)等。至于我国的特有种类,前人曾做过部分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研究,但应用电子显微镜方面的研究还仅开始。我们对南京林学院校园内栽培的木兰属六个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对花粉纹饰结构进行比较观察,并拍摄了照片,以增补植物分类学的基础内容,并为良种繁育工作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9.
结球生菜基因转化组织培养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结球生菜马莱克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的激素配比,经愈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生根、移植入土三个步骤的离体培养,获得正常的再生植株,建立了结球生菜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为下一步的基因转化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培养基为MS+B0.1-4.0mg/L+IAA(或NAA或2,4-D)0.005-2.0mg/L;分根培养基为1/2MS,还测定了外植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中立型抛物方程组解的振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类中立型抛物方程组解振动的若干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