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知道,动物界里有不少寄生虫,如姜片虫、小麦线虫等,可是你知道吗?在植物中也有靠寄生活着的“寄生虫”。绝大多数高等植物都能用根系直接从土壤或水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己生长所必需的有机营养。但是,有一部分高等植物生长所需要  相似文献   

2.
科技活动     
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植物动力PP2003营养液,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国家科委成果管理办公室最近发出通知,定于1998年10月在济南召开“植物动力PP2003营养液应用推广会”,会议将邀请有关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及各地农技部门代表参加。 由深圳华嘉名工贸发展有限公司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开发推广的“植物动力PP2003营养液”,是针对大量元素化肥的大量使用,生态环境受到侵害等现状而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植物营养液,已在全国28个省市进行了示范推广,均取得显著经  相似文献   

3.
光合作用是绦色植物碳素的营养过程,这一过程,是植物叶,借助于吸收太阳光能来实现的。植物叶经过光合作用,形或最初的有机物质。它利用这些营养物质,不仅营养了自己,而且又供应了整个植株和其他器官的营养,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然而,植物叶在制造营养物质的运转和土壤中水份情况的关系,以及不同密植情况下这些营养物质往茎桿的运转情况,仍是目前“农业八字宪法”中所要探讨的问题,这就是本实验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4.
气孔运动的机理一直引起人们的注意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门户”。特别有趣的是植物可以通过某种机制来控制自己气孔开张的程度。这样一方面它可以保证在光合作用中得到充足的CO_2原料供给,又不致在高温和缺水条件下,因气孔的不适宜开放引起水分的过度散失。我们了解和掌握气孔运动的规律对调节和控制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使植物获得良好协调的生长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土壤镉污染生物整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盆栽法研究了Dendronthena morifolium Tzvel,Sabina procumbens,osa chinensis Jacq等10种植物对土壤Cd的吸收及其生物净化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每千克土壤(风干重)含Cd30mg的处理条件下,短期内未发现植物生长明显受影响现象。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经过50d的植物吸收,土壤中的Cd下降幅度最小值为0.3542mg/L,最大值为6.37  相似文献   

6.
改变镉生物有效性对植物吸收积累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镉的生物有效性受土壤成分和土壤环境条件的影响,有机质、pH、氧化还原电位等的变化都会影响土壤中镉由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一不能被植物吸收积累的镉形态向可交换态、碳酸盐态、铁锰氧化态一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形态转化.一些土壤改良剂、有机物料、营养元素以及微生物都可以改变土壤镉的有效性,进一步影响植物积累镉的量,对植物生长及品质造成影响.由于有效态镉直接影响植物对镉的吸收积累,寻找有利途径以减少土壤有效态从而降低植物对镉的吸收显得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7.
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它能帮助植物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氧气。叶绿体中含有一种色素——叶1绿素,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主要物质。叶绿素是绿色的,  相似文献   

8.
PP333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在水稻幼苗溶液培养条件下,对根系和地上部生长的效应显然不同。苗高随着PP333浓度的提高而降低,而根系生长则表现为低浓度(0.05~1.0ppm)促进,高浓度(10ppm)抑制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根冠比的增加和降低及有关生理参数的变化上。PP333对地上部的控长效应可能是通过对根系生长和根系活力(矿质吸收、能量代谢)的调节而起作用。对PP333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和施用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一、气体肥料。也叫二氧化碳肥料。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适当增加植物附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补给植物碳素营养,加强光合作用,促进生长。目前一般在温室中直接加入二氧化碳,或在土壤中直接加入二氧化碳,或在土壤中通过地下管道输送二氧化碳。在农村中比较简便的方法是在温室中堆制厩肥,借助微生物的分解,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据实验结果,亩施二氧化碳5kg,西红柿增产38%,大豆增产  相似文献   

10.
西北干旱区玉米农田光合作用对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综合遥感观测联合试验"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与气象资料,拟合了张掖地区玉米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估算玉米的植物光合作用,分析光合作用对地表能量闭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张掖地区玉米农田土壤呼吸速率与4 cm深度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相关性最大,选取该深度处土壤温度和水分拟合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单因子拟合模型均不适用于6月下旬玉米农田土壤呼吸速率拟合,确定了以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为双因子的非线性双幂模型及其参数.考虑植物光合作用时,地表能量闭合率的提升幅度为2.0%~3.5%,平均约2.7%.植物光合作用与土壤呼吸作用均表现出明显的单峰日变化趋势,前者峰值比后者提前近2 h;与土壤呼吸作用相比,植物光合作用日变化剧烈,变化幅度也较强.准确拟合土壤呼吸速率对植物光合作用估算有很大影响,对于地表能量闭合率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贡献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11.
美国光合菌利用的新开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美国光合细菌开发利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大批研究成果付诸实施,尤其是在将它用到人类的食品与医疗保健药品上,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社会效益显著,引起世界各地的极大兴趣与关注。 众所周知,光合细菌是一种类水圈微生物,广泛分布于水田、池塘、湖泊、河川、海洋、活性污泥和湿润土壤中。菌体采集光能、低级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生长与繁殖。与普通植物、藻类等不同,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不产生氧气,却能吸收、转化厌氧环境里硫酸盐还原细菌和其它厌氧细菌释放的硫化氢等有毒物质,随后又被浮游动物吞食,成为生态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VA菌根与植物的矿质营养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在低磷条件下,VA菌根能促进植物生长,其机制在于菌丝扩大了根系的养\r 分吸收空间,促进植物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尤其是对磷的吸收.VA菌根促进吸磷是 由于菌根真菌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性无机磷酸盐、有机磷以及与解磷细菌的互作;菌丝 桥的养分传递作用也有一定的贡献.建立并利用几个新的VA菌根研究技术,揭示 了VA菌根促进植物高效利用土壤养分的途径及机理.  相似文献   

13.
植物动力2003营养液肥(简称PP2003)是一种植物所需的中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均衡比配的整合化合物。经用水稀释喷施到作物叶面上,为作物吸收、传输、利用,促进根群生长,增强吸收能力,使作物生长健壮,提高抗逆力,以达到增产增收。1996~1997年,我们在农作物、果树、苗圃育苗和蔬菜上进行应用试验,均取得良好效果。表现为幼苗整齐,  相似文献   

14.
一、太阳的生理辐射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众所周知,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通过植物的叶绿素与太阳光的怍用,将空气中的 CO_2和来自土壤中的水分及养料,合成为生物有机质——碳水化合物,并将太阳光能转化为有机能贮藏在有机物中。  相似文献   

15.
高等植物硅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唐旭  郑毅  汤利 《广西科学》2005,12(4):347-352
硅在地壳中含量为27.6%,大部分以二氧化硅(SiO2)的形态存在,能被植物吸收的有效硅只有50~250mg/kg,植物吸收硅后土壤溶液中硅的浓度仍能保持在一恒定水平.硅在植物内主要以二氧化硅胶(SiO2*nH2O)的形态存在于表皮细胞和细胞壁上,含量随物种不同而差异很大,同时还受植株部位、栽培方式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植物吸收硅主要以单硅酸形式,不同植物吸收硅的能力不同,水稻具有主动吸收硅的能力,大多数植物被动吸收硅.硅素对植物的形态结构和体内其它元素产生影响,能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能增强植物抗倒性和抗旱性,高浓度的硅对真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硅素能够提高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在盆栽中,研究了4种土壤盐度下接种真菌从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玉米、水稻、小麦和油菜的幼苗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盐度提高会导致玉米、水稻、小麦和油菜的生长量以及AM的侵染率降低,接种AM显著提高了非盐和盐胁迫下玉米、小麦和油菜3种植物的生物量、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及K、P养分吸收量,且这种效应在高盐度条件下更显著.接种AM真菌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可能跟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运输有关.  相似文献   

17.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基本生命活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植物又释放二氧化碳,这是绿色植物正常的二氧化碳交换现象。除此以外,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一种不正常的二氧化碳交换现象。Emerson与Lewis(1941)首先确实地证明小球藻中的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就是小球藻照光后的数分钟内骤然释放相当量的二氧化碳,当转入黑暗后不但不释放二氧化碳反而吸收二氧化碳。这种吸收现象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它的强度低于呼吸作用的强度,因而不易被发现。小球藻在光下骤然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与它在黑暗中逐渐吸收的量大致相等,这现象称为二氧化碳骤发现象(Carbon Dioxide Burst),亦称为第一Emerson效应(First Emerson Effect)。  相似文献   

18.
《太原科技》2011,(8):112-112
近日,加拿大科学家从植物的光合作用装置——捕光天线中汲取灵感,研制出了新一代纳米捕光“天线”,它能控制和引导从光中吸收的能量。特殊的纳米材料“量子点”由美国耶鲁大学的物理学家提出,其往往是由砷化镓、硒化镉等半导体材料为核,外面包裹着另一种半导体材料而形成的微小颗粒。  相似文献   

19.
盐性条件下的AM真菌以及AM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国内外有关盐性条件下的丛枝菌根相关报道,概述了自然盐性土壤中的AM真菌,盐胁迫对丛枝菌根的影响作用以及盐胁迫下AM菌根对植物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在自然盐性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AM真菌,土壤盐度影响着菌根的形成和发育;在盐性环境下,AM真菌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对矿质营养的获取,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因此,菌根对盐碱土壤中植物的生长有着潜在的促进作用,植物菌根修复技术将助于盐碱土壤的开发、改良。  相似文献   

20.
不同盐分条件下甜菜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土壤盐分条件下甜菜叶片的光合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盐分浓度范围内,甜菜叶片的光合速率高于非盐分处理(对照)甜菜光合作用的日进程表现出午后单峰特点。另外对气孔变化与甜菜光合作用的关系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