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高等教育以其培育人才、创新知识和服务社会的职能,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地方政府应从实现区域战略目标的需要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地方高校统筹规划、正确引导、合理配置资源,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从我国推行改革开放以来,整体经济社会保持持续较快发展势头,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机构的引导、服务、推动作用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经过多轮政府机构改革之后,政府机关的行政效能有了明显提升,但是政府机关行政效能的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和不足,甚至个别地方政府因为行政效能低下,已经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明显制约。该文旨在通过对如何有效地提升政府机关行政效能进行分析,并联系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和措施,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需要,地方政府都将促进大学发展作为了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工程,着眼于未来区域发展与竞争对大学进行了全面布局和重点支持.地方政府投巨资建设大学城、大学科技园或支持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了新一轮区域创新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进一步强化,推动大学加快直接服务社会的进程,促使大学的服务模式从传统的"自我中心"模式向"社会中心"模式转变,即从被动的服务向主动的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4.
论高等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追溯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起源,可以发现,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等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是高等学校区域性的体现,是高等学校争取办学资源的要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要通过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开展共建合作和深化体制改革等途径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区域高校的显著特色之一就是面向当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具备地域特色的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科研成果,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等来筹划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以及科研方向,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个性化发展将成为未来区域高校发展的主流方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区域教育发展的一个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明确目标指向、确立指标内涵基础上,文章构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二级指标模型,以大连较有代表性的6所高职院校为例,研究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样态,分析其现存问题与困境,从加强人才培养、发挥集聚力,加紧科学研究、打造中坚力,加大社会服务、提升贡献力,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挥行动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递增相长力5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要紧密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条件和当地经济状况的服务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选择什么样的社会服务方式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社会服务的开展促进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枣庄学院坚持立足地方,探索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科学发展之路,贴近地方,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的学科专业集群,服务地方,架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互动协调机制,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的同时,进一步彰显了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办学要以内涵建设为重要着力点,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创新驱动作用,进一步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三项对接",实现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人才、联合提升教师素质、联合服务社会、联合建设企业文化的"五项联动",形成校企合作政府推进、学校跟进的良好格局,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要紧密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条件和当地经济状况的服务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选择什么样的社会服务方式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社会服务的开展促进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创先争优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新建本科院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一定要牢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神圣职责,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导向,矗。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切实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强化与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不断探索合作共建的新途径,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构成高校的三大职能。本文从高校服务地方的重要意义出发,探讨了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方高校必须树立服务地方的观念;建立社会服务机制;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形成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特色;主动融入地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地方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战略决策的智囊团等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郭霞 《华东科技》2012,(9):53-55
通过打造"载体、资金、政策"三条链,闵行区全面深入推进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智慧闵行"建设,使科技真正的走到了民间,在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同时,政府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和精准化也得以充分的体现。国家、上海市和闵行区科技创新大会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于2013年正式开展,旨在掌握自然地理要素、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揭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布规律,实现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为国家战略规划制定、空间规划管理、区域政策制定、灾害预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公众服务等提供有力保障。项目过程中在组织、设计、推进等诸多方面值得思考和优化。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的"边缘性"现状及公益性特性要求职业教育体系向多元多层次发展,因此,要扩大区域耦合,拓展职业教育服务面向;要加强多种教育类型的耦合,实现受教育者在各教育类型之间的流动;要在政府主导下实现多种保障机制的耦合,多管齐下,努力构建"多层次耦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卜文军 《科技信息》2012,(16):57-58
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地方高校的学术研究与地方社会发展所需严重脱节。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高校办学理念的因素,又有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制约。为此,需要从高校、政府、企业、科研评价机制着手,采取科学有效措施,促使地方高校科研成果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有力对接。  相似文献   

17.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主体主要包括企业、政府、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等.企业是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核心主体,要发挥企业的核心主体地位.政府是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政策创新主体,科研院所是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知识源泉,中介服务机构是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知识服务桥梁.  相似文献   

18.
宋宏 《安徽科技》2018,(5):10-13
正创新型城市是指以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高效的创新服务和政府治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对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国家发挥显著支撑引领作用的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和目的可以理解为:第一,依据增长极规律,通过创新资源、创新主体集聚形成"创新增长极",以此带动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动能转换,使经济社会跃迁到新的持续健康发展状态。第二,遵循创新规律,通过营造高  相似文献   

19.
红三角作为毗邻珠江三角洲、闽江三角洲并且具有宝贵绿色资源等特点的特殊区域,其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区域特点大打“绿色牌”、“生态牌”。为此,红三角各级政府首先应成为生态政府,并在实践中努力实行之。  相似文献   

20.
潘克森 《江西科学》2012,30(6):841-84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级战略性区域经济发展布局,这是应用科技支撑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契机。文章分析赣鄱大地的区位、生态、资源、产业和政策等优势,提出地方科研院所应该从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打造科学文化和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以达到紧紧围绕这"两个国家级战略性区域发展布局",不断地把应用科技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各级政府的生态规划、工业园区低碳发展和产业化进程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