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级编码理论”的理论基础是物质文化研究与叶舒宪的“大/小传统理论”,该理论力图结合共时和历时研究、实证与人文阐释,体现一种寻找文化一级编码的努力,这种努力也契舍了国际理论界对结构主义的反思,以宇宙观为例,在东汉洛阳城的礼仪空间布局上,可以辨析出宇宙观大传统对小传统的影响,并可以观察到宇宙观与意识形态、礼仪、政治、身体的交错关联。  相似文献   

2.
“N级编码系统理论”是叶舒宪教授继“四重证据法”和“大、小传统”之后的又一理论创新,其以派生关系的大小为线索,将“无文字时代的文物与图像”、“文字”、“古代经典”……“当代创作”等若干级文化编码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理论系统。而贯穿于各级编码之闻的主脉,是他一直以来的研究重心——神话原型。此理论突出强调了文化大传统视野之下的考古实物及其图像的奠基性符号编码意义。同时,此理论体系也能为当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启发。文章在梳理这个理论系统脉络的同时,还对之提出另一种可能的排列和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3.
N级编码理论将知识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视野引入文学批评,不仅文学史获得了一个更宏大的背景,文学文本也成为潜意识与意识、历史与当下、神话与现实的交叉点,从而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阐释空间。N级编码是对文学史乃至文化史的一种新的解读视角,相对于以往启蒙立场上的寻根指向,打破了以往二元划分的条块和界限,从而勾勒出一幅更为完整的人类精神图景。经由这种视角,我们得以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中审视文学乃至文化符号,这也正是文学人类学的最终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的教育制度将神话学放在文学专业内,其研究对象以文字书写的神话文本为主。20世纪后期,受到文化人类学知识范式的影响,国际的神话学研究格局大致经历了两次拓展性的变革,即在原有的文学性的文字文本的神话研究之外,拓展出非文字的神话研究:口传神话与图像神话。文章将这两种学术取向概括为"人类学转向"和"考古学转向",说明其对神话研究格局带来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5.
N级编码理论旨在揭示一个文本之所以深刻和厚重的奥秘所在。为什么有些作品能够经久传世?为什么有些作品让人感受到超越文字表面含意的博大和宏伟?并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重解读空间?用N级编码理论来分析,可知有些创作隐含了更为复杂的象征体系,其意义编织和呈现的方式有着丰富的层次,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穿过一层一层的编码规则,才能到达其意指的灵魂。而这种复杂性和对司空见惯符号的异化处理正是更高审美感受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N级编码理论”体现了叶舒宪试图把“四重证据法”的共时性理论体系进行历时化的生成性表述的理论诉求。把“N级编码理论”与神话“置换变形”理论、后现代“互文性”理论以及类型学等理论加以比较,可以看出“N级编码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理论意义,对于文学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阐释效力。当然,目前它在理论建构上还存在着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7.
N级编码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是突破表象主义深度模式,对文化表述语法进行更新的尝试.这一尝试除了具有方法论意义外,还是对人文学科自主性的再确立.  相似文献   

8.
人身体最下端的部位——“足”在神话思维中与生命形式,与人类对神形象的描绘以及生殖等方面的问题紧密相关,一直影响至今,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自知的存在。N级神话编码理论作为一种具有丰厚性和实用性的理论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解开“足一.神”的符码之网。  相似文献   

9.
闻一多不仅是一位斐声文坛的诗人,也是一位卓有建树的学者,《伏羲考》便是其学术代表作之一。从文化编码的角度看,后世文献中所载的伏羲、女娲形像,作为上古“龙图腾”的三级编码形态,已和编码前的原初形态有很大距离。作为一位处于新旧历史交替之际的现代学者,闻一多的优势在于既受过中国传统学术的训练,又善于汲取人类学、考古学等新兴学科所提供的知识。经由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与比较,闻一多终于使得伏羲、女娲神话背后的中国文化“大传统”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0.
文化符号学视野中的中国文化大传统具有高度的文化编码自觉性.《周易》中包含了一套完整的文化编码与解码程序,不仅深刻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的过程及原理,也说明古代中国的文化编码活动在先秦时期就已进入自觉状态.“卦爻象”作为文化编码和解码的关键,主要遵循“立象尽意”的思维原理,正是它确立并强化了中国文化的“象”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11.
寻根文学是指80年代中期出现在当代文坛上的以"文化寻根"为思想艺术追求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种类。主要代表作有:阿城的《棋王》、韩少功的《爸爸爸》、莫言的《红高梁》等。文章结合寻根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对其不当之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刘凤娟 《科技信息》2007,(4):232-232
家是社会的基础,是培养一个民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摇篮。通过“家”可以透视其所属民族的传统文化。本文通过对日本传统的“家”的剖析,透视了日本的传统文化的某些特征。即崇尚自然、集团性、内外分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谈论中国的文化传统,常常使人陷入一个悖论环境。但是若对这个问题加以变焦处理,可以看出不同侧面:从虚实分,西方文化其用在“实”,中国文化其用在“虚”;在某个历史阶段,西方文化其优在“先”,中国文化其优在“后”;从“段位”看,西方文化段位在“中端”,中国文化段位在“高低两端”。在中国国力日渐强大的今天,物质进步与我们的精神气质显得有些不相称,这是我们追讨传统的一个最重要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通过对中国传统冰雪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梳理、现代冰雪运动在中国传播与普及的分析,就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景下东西方冰雪文化如何实现对话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研究认为,创造东西方体育文化融合的新篇章、构建现代性世界意义的冰雪文化、赋予世界冰雪文化新的内涵,为大众滑雪文化的兴起提供新的文化支撑以及提升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实现缘起于不同环境中的东西方冰雪运动文化跨越时空文化对话的最终目的。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人享受到世界不同形式冰雪文化的盛宴,才能让更多人亲身体验注重人性自然表达的中国传统冰雪文化,感受和欣赏注重人性竞技潜能展示的冬奥冰雪竞技文化。  相似文献   

15.
童话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它对儿童的成长有重要影响。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童话难免被打上父权文化的烙印。通过分析法国夏尔.贝洛、德国格林兄弟、丹麦安徒生的几则英文版童话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揭示传统童话的文化倾向及其对女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西欧传统童话的文化解读——兼论童话对女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话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它对儿童的成长有重要影响.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童话难免被打上父权文化的烙印.通过分析法国夏尔·贝洛、德国格林兄弟、丹麦安徒生的几则英文版童话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揭示传统童话的文化倾向及其对女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词源学看,“传统”核心意义是“由昔而今世代传承”且具有范型意义的“伟大传统”,它使代际之间、历史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且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几大基本“传统”范式中,言、形与物是“时间距离遥远”的传统,与“文”相对,恰好是“great”和“little”相对应而被人忽视的不隐含价值判断的中性意义所在,和人类文明史整体视野对大小传统反转改造的立论基础.出土珥蛇、珥殃与文献、口传神话信仰遥想呼应,见证了大小传统互补互证.传统本质上是“过去”延传至今的述与见,是令人探寻历史奥秘的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18.
李杰  周科 《科技信息》2010,(32):I0140-I0140
文章结合中西方造园思想的对比,从源到流对中国造园进行剖析,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典造园到现代景观设计的深刻影响。通过实例解读了传统文化对营造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当代景观设计应该具备更加宽广的全球视野,大胆创新,在文化层次上对古典园林继承并拓展,希冀推动当代景观设计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五行"文化特性建构人物形象,这是中国古代部分小说人物形象叙事的一种特殊方式。"五行"之特性影响着人物思想、性格的特性生成,使其成为人物形象叙事的重要原型密码。其中猪八戒与林黛玉属"木",其思想、性格具有"木"的文化特性,揭示出"五行"作为文化密码对两个人物形象塑造的深层影响;但两个形象的文化意义、美学意义有所不同:猪八戒是感性的厚重,林黛玉是灵性的升华;猪八戒是喜剧,林黛玉是悲剧。这不仅反映出两部作品思想意蕴的差异,也体现了两部作品美学旨趣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老子的文化解读》的理论基础做了局部的整理和重构,以使道的原型意象的“混沌”特性更加明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