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族群语言的接触与交融——贺州本地话研究》,不仅丰富了广西语言研究的成果,而且还填补了贺州本地话比较研究的空白。该书最值得称道的是从点到面、从面到体、从体返点的研究方法。作为方言研究的课题,贺州方言在广延化和精细化方面值得作者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2.
把与普通话不同的由尤溪话、福州话词素“头”构成的词语,按其结构分类对译,从结构与词义、词形与词义的比较中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3.
量词"把"由动词"把"发展而来,名量词"把"又分为个体量词、集合量词,集合量词"把"在汉代出现,个体量词"把"在唐代时代出现,文章通过对两种量词"把"在不同朝代的发展演变,讨论了它们各自的发展脉络、呈现出的不同的用法和特点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红楼梦》中的量词"一场"为考察对象,从结构形式、句法功能、语义特征、语义指向、语用类别、语义焦点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写,以期对"一场"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萍乡话中,"个"的用法十分丰富,可以作名量词、指示词、助词和标记词。其中名量词"个"只能计量时间名词"礼拜""月"和名词"人"。指示词"个"则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部分用法,既可以独用,作句子的主语,指称定指的人、处所、时间或事件;也可以与"史[s?35]""里"组合成"个史""个里",指称事件的状态、程度、行为方式和方位处所。另外,助词"个"分为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两种;标记词"个"是萍乡话中特有的现象,主要起焦点标记、语气停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量词是汉藏语系的语言特色,英语没有量词却有表量结构,量词问题是翻译中的难点之一。汉译"一量名结构"由于受英语表量结构的影响,经常过量使用,因而导致部分欧化现象。翻译是对母语补充、丰富的有效途径,但历史上汉语曾出现过度欧化、欧而不化等问题。目前,汉译"一量名结构"具有恶性欧化表现,具体表现为"过量使用"和"功能不当"。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和文化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量词"位"的使用是一种礼貌的言语行为,与人们给对方"提供位子"这一行为方式密切相关。"您几位?"中的"位"不是量词,而是名词。该句省略了量词"个",并且通过转喻,以"位"指人。  相似文献   

8.
在赣方言永新话中,"恶"被广泛地用作程度副词。在句法功能、语义和语用特征方面,它既具有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共同特征又有其明显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中,汉语句式的研究一直居多,如"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汉语句式的奥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对"对"字句和"连"字句还缺乏系统的论述,从"对"字句和"连"字句的界定、语法意义和歧义句考察三方面来研究这种特殊句式。  相似文献   

10.
从概念语义学的角度,分析由"得"组成的典型重庆话话语如"要得"、"吃得",以及其相关否定形式如"要不得"、"吃不得"等组合的涵义转化和虚化过程,并探讨重新分析和类推在重庆话语法化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叶龙娣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9):32-33,36
汉语"头"和英语"head"都是身体部位词汇,其原始意义具有共同的指示范围,但是由于语义的扩展,"头"的指示范围与"head"的指示范围产生了差异。在主线上二者都可指示物体、头脑、人、头发,但是在具体指示时又有所差异。如感情色彩的有无,语义的二次扩展等。另外,汉语"头"可指示时间和状态,而英语"head"可指示生命。  相似文献   

12.
“极其”和“极为”是现代汉语的高频词语,文章主要从历时语法的角度,研究两词的演化机制和成词过程。两词趋同中和的动因大致有三个方面:语义积淀、相互类推和语用分化。  相似文献   

13.
普通话的“在”可以用作动词、介词和副词,玉林话的“在”,除了用作动词、介词和副词之外,还可以用作助词,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也可以表示确定语气。本文全面描述玉林话“在”的各种意义及其具体用法,并对其运用规律作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白话文运动是中国现代性在语言上的集中体现。“文”指书面语,“话”为口头表达,在清季民初的历史语境下“国语”则更多地带有了国族认同的意义。目前为止,从国语想象层面对其进行爬梳的文章尚不多见。文章在国语想象的视域下,再次梳理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中的“文”“话”之争,以探讨中国现代性道路上的反复与尝试。  相似文献   

15.
"合"字不仅具备动词的语法功能,而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用法。"合"的语法化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由不及物动词转变为及物动词,再由及物动词向副词和形容词演变,介词的用法当衍生于副词性的"合",连词的"合"当是由介词性质的"合"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6.
"房"是一个可以计量人的个体量词。通过对北京大学语料库中的现代汉语语料的考察分析发现,量词"房"与表人NP搭配的情况比较复杂。量词"房"虽然是一个计量表人NP的非典型成员,但是却又是计量妻妾儿媳类表人NP的典型成员。尽管量词"房"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但是"房"在很长时间内并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相似文献   

17.
晋城方言中的“圪”头词,一种附加式的构词法,属于前加式,多表面出“小”和“少”的意义,具有极强的口语色彩,表现出事物时更富形象化色彩。在晋城方言中,附加“圪”而构成的词可以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拟声词等。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中,"有"■的用法,包括实词和虚词在内大概有10余种之多。大部分汉语词汇的意义变化趋势是由实词功能逐渐向虚词用法扩展,从而实现实词的语法化。集合"有"的各种用法和义项,在语料库的基础上,探究"有"的语法化过程,展现"有"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变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9.
言语交际中无所谓有无所谓1和无所谓2之分。从来源上看,无所谓1形成于S+无所谓VP/AP;无所谓2则是在S+无所谓的语境中,随谓词义的主观化而带来无所谓的凝结与虚化,最终才演变为主观动词并用来表说话人对话题S所持的态度。无所谓1与无所谓2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各自成词的路径也不尽相同。除已词化的无所谓外,现代汉语仍有无+所谓作为句法结构的用法。  相似文献   

20.
以《红楼梦》中的量词“一场”为考察对象,从结构形式、句法功能、语义特征、语义指向、语用类别、语义焦点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写,以期对“一场”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