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民 《科技信息》2010,(11):151-151,170
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声乐艺术中不仅存在着以上单一的自身矛盾,而且这些对立着的矛盾之间在普遍联系q-也会产生新的矛盾。各种矛盾因素处理的是否得当,如何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声乐艺术的关键更关系到声乐教学的得失成败。  相似文献   

2.
声乐教学自身具有独特的科学性和开放性。地方性声乐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突出地方声乐特色。文章就地方声乐教学中如何选用正确的教材、如何在科学发声基础上开发特色音乐、地方特色音乐的挖掘、地方语言的普及、地方民俗民风的了解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吕韵 《咸宁学院学报》2013,33(3):148-149
良好的歌唱习惯对于歌唱者至关重要,歌唱方法的好坏与歌唱习惯有着密切联系。本文针对声乐学习中的基础性问题,参考了声乐教育专家们的理论成果,并结合自身教学和演唱体会,对歌唱习惯以及歌唱习惯的培养进行理论构建,以方便声乐学习者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歌唱的方法,达到更好的歌唱效果。  相似文献   

4.
欧海鸥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7):124-125,134
声乐是一门通过"声音"与"乐律"的作用与听众进行情感沟通共鸣的技巧性很强的高雅艺术学科。"发于声、及于情"是声乐演唱的主要特点,本文通过理论探究和个例分析总结情感因素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声乐教学中进行情感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结合自身经验总结教师应如何将自身的情感体验融入到声乐教学中去,并使学生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5.
王珊铭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143-145
高师声乐教育要重视基础,突出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的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的训练,遵循因材施教的重要原则,加强声乐教师自身歌唱能力的训练和个人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加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钢琴伴奏能力的训练,加强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声乐是高师音乐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是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的一门学科。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能分析处理一般声乐作品、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具备声乐教学能力,适应中学课外辅导工作。声乐教学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这里重点谈教的这方面。首先是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要不断D脑,从技术方法到艺术修养都要不断提高、充实,仅有理论知识的教师是教不好学生的.技帅自己首先要经常练唱,而理想的声音,正确的发声方法都要靠实践.教师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能够对自己的噪音控制自如,并具有十分…  相似文献   

7.
缄默知识作为一种隐性知识,其是存在于传统教学理论体系外,并与学习者自身阅历以及思维模式有着极大的关系的知识。声乐作为一项艺术实践活动,学习者对知识点的吸收将极大地受到自身的艺术经历、审美意识等要素的影响,而对缄默知识的运用则可以较好地帮助其发展自身的艺术特性,这也是丰富我国声乐领域艺术创造力的基础。通过对缄默知识重要性的明确,并对其在声乐训练活动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构思,本次研究将为我国声乐艺术教育者和学习者提出更具高效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藏族传统声乐艺术是藏族先民在千百年来不断总结和完善的艺术结晶.它的美学特征是根植于自身文化传统,也是通过具体的演唱特点和技巧来实现的.文章阐述了藏族传统声乐美学的构成因素,以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歌唱技法,旨在使藏族传统的声乐艺术在传承和发展中,能够把自身富有特性的美学传统延续下去,并能在现代藏族声乐艺术中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李汶姬 《科技资讯》2013,(10):197-197,199
;经济建设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注重自身文艺素养的提升。声乐素质是人们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环节,为了满足人们关于文艺素养提升的需要,我们要进行声乐模式的更新,以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声乐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声乐教师的教学,为了保证学生文艺能力的提高,教师要进行声乐教学方法的更新,以提升声乐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柯苗 《科技资讯》2008,(8):237-237
声乐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培养习惯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改变自身,培养良好发声习惯的过程。本文就声乐训练中如何培养良好习惯作了多方面的探讨,目的是帮助声乐学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习惯,在声乐艺术学习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做到尽量不走弯路。  相似文献   

11.
声乐教学是一门“感觉”的艺术,和其他学科相比,其教学形式具有自身独特的方面。这处独具的特征决定着声乐教学中更为密切的师生关系。正确处理好这种关系是声乐教学得以顺利进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及音乐学相关学科的理论,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对儿童声乐教学中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概括出儿童声乐学习心理特点与功能,并就如何有效地提高儿童声乐学习效果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浅谈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媛媛 《科技信息》2007,(21):152-153
声乐演唱中,我们需要在作品一度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二度创作是声乐演唱中表现美的动力源泉,它能够促使演唱者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素质,更好的促进音乐发展,广泛传播音乐作品。二度创作是音乐表演真实性和创造性的协调统一,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技巧性和表演性的高度融合。认识到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对我们演绎声乐作品,提高自身音乐修养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声乐教学是一门十分侧重实践性艺术教学。声乐教学是我国影视表演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影视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与专业性质的声乐教学不仅存在很大区别,而且声乐表演知识和演员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没存在必然的联系。作为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他们在音乐基础、嗓音条件、理论修养等方面都与声乐专业的学生存在很大差距,同时他们又具有自身特点。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适应其学生基础和专业特点,实现到因材施教,达到良好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声乐表演活动是音乐表演活动的分枝,它是联结声乐作品、声乐表演者、音乐欣赏者的桥梁。本文主要探讨声乐表演活动的主客关系,让我们从这个层面来认识声乐表演活动的本质与特点,并服务于声乐教学实践活动和声乐表演活动。  相似文献   

16.
声乐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青年声乐教师的数量越来越多,可是他们却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文章主要围绕“提高青年声乐教师的声乐演唱水平和声乐理论水平”两方面来谈如何加强青年声乐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优秀声乐人才。  相似文献   

17.
崔蕾 《科技信息》2009,(24):I0227-I0227
中国大地广袤无垠,五十六个民族在这片沃土上谱写出了民族声乐的动人篇章。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曾经在莫斯科普希金纪念碑揭幕典礼上说,“民族的艺术是它自身活的灵魂,是它的思想,是它的最高意义上的语言。艺术一旦有了完美的表达方式,比起科学来,更成为整个人类的财富,这是因为它是人类有声音、有思想的灵魂;它是不朽的,因为它能比本民族肉体的生命存在得更长久。”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千姿百态的艺术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唱法及表现手段,使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具有独具魅力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18.
民间唱法以不同的语种及共同语言基础上的不同地域方言为特征,在歌唱时以自身心情的渲泄和情感的表达,产生出不同声乐风格色彩,使歌唱技术成为向人们表达音乐风格和情感歌唱的桥梁,成为民族唱法男高音学习的源泉。  相似文献   

19.
该文主要探讨了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问题.首先,声乐演唱需要具备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综合学科知识、纯熟的声乐技巧和自身的品德修养等基本素养;其次,歌者还需要在歌词、速度和音色等方面提高把握程度,才能对歌曲中的情感进行充分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汪媛媛 《科技咨询导报》2012,(29):180-180,182
高校声乐课教学具有复杂性特点,而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已逐渐贯穿于整个声乐教学过程之中,井逐渐成为大学生智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本文结合声乐教学的特点,分析了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提出了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途径,以力求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