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信息技术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2007-2009年的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实证研究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三次曲线关系.当高管持股比例低于20.34%和高于49.70%时,企业绩效与高管持股比例呈正相关关系;当高管持股比例处于(20.34%,49.70%)区间时,企业绩效与高管持股比例呈负相关关系.据此建议,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与行业发展状况合理实施股权激励,以更好地增进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2.
试述中国企业的股权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惠 《甘肃科技》2003,19(10):13-14
目前股权激励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企业都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那么究竟如何认识股权激励,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期薪酬激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财富最大化,创业期高新技术企业所有者需要给予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必要的薪酬激励。建立一个理论模型,研究存在经理人员的机会成本和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期的替换成本时,所有者如何确定最优的报酬——业绩敏感系数。股权激励是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期主要的薪酬激励手段,还对我国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期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张亚男  原敏  陈勇 《天津科技》2009,36(6):80-81
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特点以及影响其积极性因素的分析,从管理激励以及制度激励两者的结合提出了研究对策,从物质层、精神层、情感层以及自我层这4个层面作了具体阐述,并提出了管理者应该端正心态,在建立种种措施的同时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形成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东莞市高新技术企业2015—2017年的样本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固定效应模型,从而实证研究了政府补助对创新投入的影响效应。并通过现状分析、描述性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及实证回归分析,得出研究结果表明东莞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相对较高,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强度相对较大。并且得出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因而政府应继续维持或增加政府补助来提升东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投入。  相似文献   

6.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一般股权和技术股权激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研究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特点 ,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如何在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实施一般股权激励和专门针对技术人员的技术股权激励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融资方式的发展,风险资本是否可以作为调节因素的争论仍在继续.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成本高、风险大,投资回报收益慢的特点,而风险投资的增值服务恰恰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方面的支持,因此,在创新投入能否直接提升企业绩效的基础上研究风险投资的调节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以2014~2019年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了风险投资视角下创新投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投入对当期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创新投入显著正向影响存在滞后性;风险投资的参与促进了财务绩效提升;风险投资的介入对创新投入与财务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风险投资持股比例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民营科技企业股权激励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选择适当的激励模式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在比较和分析各种股权激励模式的特点和利弊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剖析,以期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制定合理而有效的股权激励机制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实施高管激励制度的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对象,选取2018—2020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高管激励、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并从高管人力资本的视角,探究其对三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认为,高管激励中的薪酬与股权激励均能够对企业绩效起到促进作用;创新投入在短期内对企业绩效存在负向影响;高管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能够在高管激励、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建议制造业企业通过推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适当提高高管持股比例、合理确定创新投入和重视高管人力资本等措施,促进企业绩效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0.
以2010—2019年中国A股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研发投入与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并探究了管理层激励对两者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对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效应,且这一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和高市场化区域表现得更为明显;管理层股权激励在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薪酬激励未表现出研发激励效果,为负向调节作用;相较于国有企业和低市场化区域,管理层激励的调节效应在民营企业和高市场化区域中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当今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的竞争。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转换的载体,因此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系统的研究是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本文从科技创新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应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创新能力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等方面梳理了相关的理论成果;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企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效率可以有效反映当前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力与创新水平。但目前我国的创新效率较低,创新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传统的创新评价方法受到环境变量的影响,对效率的测度仅停留在在产业及区域层面,创新效率评价不全面。本文运用DEA与SFA技术相结合的“三阶段DEA”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中35 家信息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评价。研究表明,一阶段我国信息技术企业普遍处于创新无效率状态,在剔除宏观及微观环境变量的影响后,信息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显著提升,发展前景可观。环境因素方面,政府补助、主营业务收入及资产总计与创新资源的投入冗余成正相关,资产利润率及资产负债率与创新资源的投入冗余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科学管理研究》2016,(2):62-65
将中小企业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库的大样本数据,从微观层面估算了中小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实证研究了RD投资对TFP作用的创新效应。研究表明:中小企业RD投资对TFP的提升在统计上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这种正向效应会随企业自身资本规模变化而变化;并且对单个企业来说,最优RD投资水平与企业的资本规模呈反向关系;再者RD投资对企业TFP的提升存在滞后效应,不能提升当期的TFP。  相似文献   

14.
罗斌元  杨倩 《创新科技》2021,21(3):28-39
当前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创新是带动发展的重要路径,我们必须时时注重创新,以创新来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要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必须着眼于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以2016—2019年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探究创新投资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认为:创新投资可以有效促进企业...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收益与激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企业最佳的技术创新投入量如何确定的问题 ,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论文将委托一代理模型和贝特朗模型结合 ,解决了最优激励合同下企业技术创新投入量的计算方法的问题 ,并区分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投入和基准投入的概念。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投入指在特定的市场结构下无激励合同时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量 ;企业技术创新的基准投入指在特定的市场结构下满足最优激励合同时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量。企业技术创新的基准投入量的计算方法 ,为企业制定技术创新的发展规划以及政府制定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小板上市的94家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相关数据,分析检验了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在影响创新绩效的因素中,企业规模对企业绩效有积极地影响,而对创新产出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政府补助有利于提高创新投入,劳动力素质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唤起了人们对于知识及知识资本重要性的认识。本从介绍什么是知识入手,引出知识资本的概念,然后详细论证了知识资本对高科技企业持续发展的巨大作用及其在高科技企业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若想加快发展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必须进行投融资体制的创新 ,引入新的融资工具———风险投资 ,利用风险投资来改造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文化、制度环境 ,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 ,并协助其进行经营管理。西部地区的政府不仅要用资金 ,而且还要配套其他政策措施引导、扶持风险投资的发展 ,促进风险投资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企业如何在飞速变化的环境下形成动态能力,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在对学术界有关动态能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构造了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动态能力模型以及相关假设,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研究了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其动态能力由市场导向、资源、能力与动态机制4个因子构成。其中,市场导向因子中的与竞争对手的互动、资源因子中的无形资源——企业文化、能力因子中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态机制中的开放的创新体系对绩效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