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甜叶菊斑枯病生物防治拮抗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甜叶菊根部土壤中分离到放线菌A01和A64两个菌株,生长繁殖速度快,抗污染能力强,抑菌效果好,为高效拮抗菌株.两个拮抗菌株的拮抗活性能稳定遗传.初步鉴定两菌株为链霉菌属(Streptcrnyces Waksman and Htenrici),A01为黄色类群的一个种,A64为蓝色类群的一个种,种名未定.喷施抗生菌剂,可有效降低斑枯病病情指数,平均防效为56.3%.A01和A64混合构成的抗生菌剂防治效果明显好于两个菌剂单用,差异达到显水平.抗生菌剂可显提高甜叶菊叶片产量,平均增产18.7%,尤其在连作小区,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研究黄赭色链霉菌对黄瓜生长及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固体发酵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菌株11F的固体发酵条件(种龄、配水比、接种量、发酵基质)进行优化,通过检测存活率测定在不同条件处理下菌剂链霉菌孢子对菌剂耐热力与抗紫外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温室盆栽实验研究菌株11F菌剂对黄瓜生长的影响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固体发酵基质配比为80%大米+10%麦麸,最佳料比水为1∶0.3,最佳种龄为60 h,最佳接种量为10%。通过筛选得到菌剂最适载体是壳聚糖,温室盆栽实验显示菌株11F的发酵液与固体菌剂对黄瓜的生长都有促生作用。菌剂11F与蛭石的比例为1∶100时黄瓜幼苗的株高、根长、鲜重、干重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株高增加39%,根长增加了33.9%,鲜重增加了35.3%,干重增加了40.9%,其长势茂盛,叶色浓绿,促生效果明显。菌剂11F对黄瓜枯萎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效为73.45%,由此说明菌株11F菌剂可用于黄瓜枯萎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解磷菌剂对香蕉幼苗的促生效果,本研究将解磷菌株M-3-01制成菌剂,并以磷矿粉作为对照,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磷菌剂对香蕉植株生物量、生理生化指标及土壤因子的影响.研究表明:M-3-01菌剂对香蕉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有益促生微生物对梨树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梨树果实和土壤有效磷的影响,为促生有益微生物作为新型生物肥料在林业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每棵树采用每次根施800 mL稀释液(含100 mL原液)的方式,将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yrrocinia)JK-SH007菌株、根围促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FZB42菌株和水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JZ-GX1菌株等3种促生有益微生物应用于上海地区生长的梨树上,比较分析它们在促进梨树生长、提升叶片生理指标(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组织中的含水率)、增加树体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果实品质(果实的平均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的作用。【结果】施菌处理8个月后,3种菌剂均可以明显地增加梨树的地径,以施用JK-SH007菌剂的效果最为显著,可以使地径增加0.34 cm; 施菌剂处理5个月后,3种菌剂可提高梨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含水率,且以JZ-GX1菌剂的提高最为显著,可以使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以SPAD值表示)增加1.8,使叶片含水率增加3.4%; 施菌处理8个月后,3种菌剂可增加根际土壤的有效磷含量,以施用JK-SH007的土壤增加最多,增加了42.9 mg/kg。施用JK-SH007菌剂可以显著增加6年生梨的平均单果质量,JK-SH007与FZB42菌剂能显著增加6年生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论】JK-SH007菌株对梨树具有促进树体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组织含水率、增加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果实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作用; 相比其他两种促生微生物,JK-SH007菌株在6年生梨树上促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用好气异氧菌、光合细菌和化能自养菌等3类菌株为菌种进行固体发酵培养,制备出生物除油菌剂。用自制的生物除油菌剂处理油脂废水,得出了废水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从濮阳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20个能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对其中的优势菌KF-2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及16S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木糖氧化产碱杆菌.以KF-2为实验菌株,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结合的方法,在150mm培养皿中研究载体种类和装量、pH、料水比、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烘干温度对菌剂活菌数的影响,得出菌剂制备的最佳条件为:麦麸为载体、pH为9、料水比1∶3.6、10g麦麸、25℃培养3d和30℃烘干,菌剂中活菌数可达7.24×1010 CFU/g.  相似文献   

7.
根际拮抗链霉菌对茄子黄萎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室和田间试验测定了链霉菌菌株S-3、S-5、S-16对茄子黄萎病菌的防病效果.结果表明,链霉菌对茄子黄萎病的防病效果与施用量及其有效孢子量有关.随菌剂接种量增加,防病效果增强.5%链霉菌菌粉拌土S-3、S-5和S-16的防病效果分别为100%、55.25%、66.25%.在温室接种病原菌的条件下,S-3菌株菌剂拌土及其发酵液灌根防病效果最好.在使用初期影响茄苗生长.在自然发病的保护地使用链霉菌菌剂沟施防病效果接近化学农药多菌灵,在营养钵中穴施防病效果超过化学农药多菌灵,在自然发病田链霉菌菌株对茄苗生长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瓦莱氏芽孢杆菌(Bacillus valeriana) YH-18菌株是1株对多种林木具有抗病促生效果的优良菌株。菌粉是生物菌剂应用在生产上的一种类型,以高集粉率和活菌量作为主要目标,确定YH-18菌粉制备的最佳喷雾干燥的工艺条件,为抗病促生瓦莱氏芽孢杆菌YH-18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喷雾干燥法对YH-18菌株的发酵液进行喷雾干燥,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瓦莱氏芽孢杆菌YH-18菌粉制备的喷雾干燥工艺条件。【结果】瓦莱氏芽孢杆菌YH-18发酵液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口温度95 ℃,最佳保护剂为15%脱脂奶粉,雾化压力0. 25 MPa,进样速度10 mL/min,真空度-0. 03 Pa。在该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到的YH-18固体菌剂产物,活菌量可以达到3. 28×10 9 cfu/g。YH-18固体菌剂对林木溃疡病病原菌拟茎点霉(Phomopsis sp.)保持有明显拮抗作用。【结论】固体菌剂相对于液体菌剂具有更易储藏、便于运输、货架期长等优点。喷雾干燥法具有控制性强、稳定性高的特点,是实现液体菌剂到固体菌剂的有效途径。YH-18发酵液喷雾干燥工艺条件的确定为未来规模化固体菌剂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隶属类芽孢杆菌属,其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和营养吸收.为探讨该菌株对植物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应用价值,将该菌株与化肥进行不同配施处理,进行生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剂具有解磷、解钾能力;菌剂对生菜地上部分有促生作用,使得生菜植株鲜质量、单株叶片数的增加趋势都非常明显,其植株鲜质量与空白相比最大增加387.60%;菌剂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明显,氮钾肥与菌剂配施可使根鲜质量增加373.00%;在优化生菜食用品质的基础上,菌剂与化肥配施,增加了生菜维生素C质量分数,达到9.96mg/100g,同时又降低其亚硝酸盐含量.综上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菌剂与化肥配施后促生效果较好,可促进生菜的生长及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一及复合使用哈茨木霉菌与蜡样芽孢杆菌,调查不同处理对大田番茄根结线虫的预防和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连续施用两次生防菌后,两种微生物菌剂的复合使用比单一菌株对根结线虫表现出明显的预防和防治效果。45 d后两种微生物菌剂复合使用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预防和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0.2%、48.4%,根际土壤根结线虫减退率分别达到61.4%、54.9%,番茄根中根结线虫减退率分别达到75.9%、60.7%,显著高于单一菌株对根结线虫的预防和防治效果(P<0.05),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研发微生物菌剂的复合使用防治番茄根结线虫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济南花鸡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培育的家鸡优良品种济南花鸡的三个品系:草花鸡、麻花鸡和无翼鸡作了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了染色体的显带处理,探讨了G-、C-带型和核仁组织者的分布,并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从自然发生的2月龄幼兔肺脏中分离到3种类型的细菌(记作:a,b,c),经对所做的纯培养30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检验,结果表明a菌(17株)为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Bordetellabronchiseptica);b菌(8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c菌(6株)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其为相应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对西昌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及江油马角坝地区不同时代碳酸盐告烃源岩研究表明,在烃源告演化的各个阶段均可形成有机包裹体。有机包裹体是油气生成、演化、运移、聚集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原始样品,它反映烃源告及其中烃类的种类、丰度及成因。实践证明,运用有机包裹体类型、特征、温度、丰度及组分等参数可进行炬源岩成因研究及资源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双层镍的层间电位差是影响双层镍抗蚀性能的根本因素.选用不同的有机物作为半光亮镍添加剂,由它制得的双层镍层间电位差互不相同.本文通过测试双层镍的层间电位差,阴、阳极极化曲线,微分电容,循环伏安曲线及电子控针X-射线显微分析.找出有机添加剂影响层间电位差的规律,并对其作用机理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选用结构较复杂,分子体积较大的有机物作为半光亮镍添加剂时,可得到层间电位差较大的双层镍;(2)这些有机添加剂主要是通过吸附影响阴极沉积过程的;(3)不同有机物使半光亮镍沉积层的组成和性质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层间电位差.  相似文献   

16.
利用Ames试验检测两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堆肥样品的致突变性,于堆肥当天和40d后采集的样品先后用二氯甲烷和甲醇萃取.萃取物用菌株TA98和TA100检测.结果表明堆肥处理降低了废弃物的致突变性.废渣A的致突变毒性显著降低,废渣B原先具有弱致突变性,处理后变成阴性.但是废渣A处理后仍保持阳性结果,说明堆肥处理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某些改进.试验结果同时显示堆肥可以去除废渣B的抑菌毒性.  相似文献   

17.
高树芳 《武夷科学》2006,22(1):68-72
水培实验研究了由泥炭和稻草提取的两种水溶性有机物(WSOM)对水稻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及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WSOM均促进了水稻的分蘖数、株高、根长、根重及茎叶重,对根系的刺激作用大于茎叶,稻草漫提物的促进效果强于泥炭浸提物。两种WSOM对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无显著影响。两种WSOM均影响了水稻对元素的吸收,但影响较复杂。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四光教授在庐山划分出三个冰期与两个间冰期,后来加上晚更新世的大理冰期,为四个冰期三个间冰期。李承三教授继而在四川西北部山区划分出五个冰期与四个间冰期。孙殿卿教授等后来在河北省泥河湾划分出六个冰期与五个间冰期。景才瑞等也曾在庐山与鄂西高原地区划分出四个冰期与三个间冰期。学者们比较公认的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始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庐山-大理间冰期与大理冰期。目前处在冰后期。  相似文献   

19.
安徽师大校园内土壤放线菌区系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安徽师大校园内采集土样,用高氏1号培养基分离放线菌,按国内外通用的方法进行鉴定,对校内土壤放线菌主要链霉菌属8个类群14株菌进行了鉴定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用RAPD-PCR扩增到61个标准株、生产用菌株及24个蜡状芽孢杆菌参比菌株的全DNA指纹图,通过计算多态性扩增片段的大小,利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蜡状芽孢杆菌菌株并未形成独立于苏芸金芽孢杆菌的聚群,这是此近缘种DNA分子水平高度同源的新证据.61个苏芸金芽孢杆菌的聚类结果表明:其DNA指纹图与H-血清型有一定相关性.与引物0955-03相比,引物0940-12对苏芸金芽孢杆菌不同亚种及蜡状芽孢杆菌菌株具有更高的鉴别价值,大多数特异株DNA全指纹图有菌株特异性,证实RAPD-PCR技术是苏芸金芽孢杆菌及蜡状芽孢杆菌种下分类和鉴定的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