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满堂脚手架在桥梁施工中已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对此结构体系各构造因素及荷载作用形式与承载性能之间的关系尚缺乏详细了解,导致近些年桥梁满堂脚手架倒塌事故频发.现有各种满堂脚手架承载力计算方法中,没有考虑满堂脚手架中上部荷载通过顶层水平杆"偏心传递"给立杆、扣件的"偏心连接"而导致的立杆与横杆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影响以及架体顶部在受到偏心施加的局部堆积荷载不利情况下承载能力的降低(以上3种偏心作用可以统称为偏心荷载).针对上述情况,在分析桥梁满堂脚手架结构体系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5组原型试验,提出了考虑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桥梁满堂脚手架数值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参数化分析,找出了偏心荷载对不同搭设参数桥梁满堂脚手架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偏心荷载将对满堂脚手架的承载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较大的偏心局部堆积荷载容易造成桥梁满堂脚手架局部杆件失稳,进而引起架体整体倒塌.  相似文献   

2.
以某大型住宅楼项目为依托构建起钢管扣件式满堂脚手架承载性能试验模型,并分九种工况进行满堂脚手架承载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钢管扣件式满堂脚手架承载性能主要受扣件自身完整性、满堂脚手架架体顶端荷载的均布状况及施加方式、架体顶端建筑材料和设备堆放的均匀性、剪刀撑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应从上述因素着手,消除脚手架架体...  相似文献   

3.
合适的立杆间距对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确定脚手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立杆间距的不同对脚手架承载力有何影响。利用理论计算和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5×5跨的架体模型,研究立杆间距在0.6m~1.6m范围内变化时脚手架的稳定性。由分析知:当脚手架的立杆间距在1.2m~1.6m之间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最好,结论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立杆初弯曲对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采用随机缺陷模态法引入立杆的初弯曲。以某一扣件式满堂支撑架为例,考察立杆初弯曲方向角和幅值随机变量对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的影响,进而提出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的改进随机缺陷模态法。采用上述方法,分别分析了不同缺陷最大幅值、样本数量和直角扣件抗扭刚度情况下,立杆初弯曲对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缺陷最大幅值的增大,立杆初弯曲将更为显著地降低结构的承载力,立杆的初弯曲对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不可忽略;采用拉丁超立方法对满堂支撑架进行稳定分析时,样本数量应不少于立杆根数的两倍;直角扣件抗扭刚度越大,立杆初弯曲对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直角扣件失效下双排脚手架稳定性及振动特性的变化规律,验证采用振动频率理论判断脚手架结构体系中直角扣件失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方法以6步3跨双排扣件式脚手架为对象,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别考虑立杆方向和纵向水平杆方向直角扣件失效的工况,进行稳定承载力、振型和振动频率计算,建立各计算参数与直角扣件失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立杆或纵向水平杆方向的直角扣件失效数量增加时,脚手架稳定承载力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脚手架的振型由整体横向振动转变为立杆或纵向水平杆的局部振动,导致其振动频率减小.结论立杆方向直角扣件失效对脚手架稳定承载力下降的影响更大,且用振动频率理论判断脚手架直角扣件失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目前国内建筑施工中使用最广的脚手架形式.用ANSYS模拟满堂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脚手架搭设工况,模拟合适的参数,进而分析满堂脚手架搭设体系的性能、得到了满堂脚手架中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稳定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在考虑直角扣件半刚性以及材料、几何非线性等因素的情况下,对两个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体系模型(无剪刀撑S1模型、有剪刀撑S2模型)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得到体系竖向荷载-位移曲线,确定了体系极限承载力.采用半刚性钢框架稳定理论,对无剪刀撑S1模型承载力进行计算.将所得结果与数值结果对比,验证了半刚性钢框架稳定理论在计算体系承载力的可行性.对直角扣件的转动性能进行试验,得到弯矩-转角曲线.采用ANSYS中的COMBIN39弹簧单元对直角扣件的转动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8.
结合案例,对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并提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对脚手架进行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9.
相比传统脚手架,新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在安全、经济和便利上具有优势,但因相关理论研究尚不完备,从而影响了其进一步推广使用.文中以该新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节点为对象,进行了3种不同工况下的水平受压承载力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数据与有限元模拟值基本一致,3种工况下随着水平受压荷载的增大,套扣节点的变形均线性增加,随后节点受压屈服,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其中节点在单向受压和双向非对称受压下破坏形式表现为立杆弯曲破坏和钢管截面压瘪,而双向对称受压下为节点处立杆钢管压瘪,水平杆端接头与十字套扣连接松动;表明节点的抗压刚度和受压承载能力与其受荷方式直接相关.在此基础上,对节点的抗压参数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立杆长度对节点受压承载力影响最大,而十字套扣、水平杆端接头厚度的影响很小.由此,提出了基于立杆长度的节点水平向抗压刚度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风荷载作用下不同施工高度处脚手架立杆的最大弯矩值及其变化规律,为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施工脚手架的施工设计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依据风荷载作用计算公式,考虑超高层建筑施工脚手架的风振影响来计算风载标准值.对扣件节点采用半刚性连接的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整个架体进行受力分析.结果随着脚手架所处高度的增加,立杆最大弯矩值变化曲线大致分三个阶段:直线上升段、曲线发展段、水平持续段.脚手架立杆最大弯矩出现在迎风面立杆的有连墙件节点处.结论按照现行规范中风载作用下立杆弯矩计算式得到的弯矩值明显小于模拟分析得到的弯矩值.当脚手架施工高度大于450 m时,建议按450 m高度时立杆最大弯矩取值,可简化计算.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阳泉市某大桥工程概况,着重论述了该桥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模板设计及安装,即采用普通钢模、定型钢模以及大竹胶板模板的施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法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模板体系的选择进行了经济分析与计算,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技术的发展,常见的定型组合钢模板、胶合板等模板施工工艺悄然发生着变化。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结构等永久性模板已应用到了一些工业厂房的混凝土楼层平台。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结构一体化模板作了展望和概念性设计,建立了新型模板组合梁构件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和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推演出新型模板应具备的部分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应变、抗剪强度及新型模板材的本构关系等。理论计算的目的有两个:利用已知物理参数探寻新型一体化模板材料,或者对已知的一体化模板材料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4.
大型水池的墙板体积大,在施工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主要介绍了其施工过程中的模板的设计及混凝土浇筑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型智能霍尔效应镀(涂)层测试仪适应于钢铁工件上镀(涂)有非导磁材料的镀(涂)层厚度的测量。这里主要介绍测量原理和实际电路及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整体滑移式金属模板在立井施工中的应用过程与结构改造,以6m井筒为例进行了滑模的选型计算,为滑模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小钢模拼装成大模板用于短肢剪力墙的施工方法。详细介绍了定型大钢模板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安装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8.
本分析了广泛应用于各级学校的多媒体厅,提供了十分有效和简单易行的多媒体教学厅的声学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现浇结构施工多存在钢模板拼缝宽度偏差超出,钢模板支撑失稳,钢筋进场检验缺乏代表性,钢筋的位置位移及电渣压力焊虚焊,泵送商品混凝土拌和质量不稳定,混凝土试件强度不能完全代表结构混凝土强度等问题.对这些问题产生原因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确保工程质量的具体预防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