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碱矿渣混凝土的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分别制作单轴受压混凝土棱柱体标准试件和钢管约束条件钢管混凝土试件,开展单轴受压条件和钢管约束条件下碱矿渣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单轴受压条件下,碱矿渣混凝土立方体强度和棱柱体强度关系仍可采用现行规范建议式表示,采用无量纲两段式应力-应变关系模型拟合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与试验曲线结果吻合良好;钢管约束条件下,碱矿渣混凝土极限强度和极限应变均较单轴条件下有了明显提高,表明钢管约束作用能够较好地提高核心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性能;采用已有钢管约束核心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拟合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现有普通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对单轴受压条件和钢管约束条件下碱矿渣混凝土仍然适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静、动三轴试验机对大骨料混凝土预先施加三轴压荷载历史,之后对经历荷载历史的试件进行同应变率的单轴受压试验,研究了大骨料混凝土的动态受压性能与所经历的加载速率(应变率为10-5~10-2 s-1)和应力比荷载历史的关系.所有试验的三轴压荷载历史中σ3均加载至2.8fc,且未达到材料的极限强度,但是大部分试件已产生了微裂缝和不可恢复的变形.试验表明:在单轴受压试验中,大骨料混凝土破坏会沿着已有的裂缝继续发展,破坏形态不同于单轴抗压的柱状破坏,而与三轴压荷载下的斜剪破坏极为相似.经历三轴压荷载历史后的大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侧压力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应变率的提高而提高.强度损失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减小,随着侧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连理工大学自行研制改造的液压伺服静动态三轴试验系统进行了不同骨料级配和尺寸的混凝土试件定侧压下的双轴压强度和变形性能试验.试验所用试件有3种:采用大坝原级配最大骨料粒径为80mm的立方体试件以及相应的湿筛混凝土试件,尺寸分别为250mm×250mm×250mm、150mm×150mm×150mm、100mm×100mm×100mm.试验过程中,测得了所有试件两个加载方向的应力和应变,并根据试验结果,系统地探讨了不同级配混凝土在定侧压下的极限强度和变形、应力-应变曲线以及破坏形态的变化规律,发现大骨料混凝土在定侧压下的极限强度和变形能力要比相应的湿筛小骨料混凝土提高更多;最后分别在主应力空间、主应变空间和八面体应力空间建立了不同级配混凝土的破坏准则,为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按多轴强度理论进行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应变速率下混凝土双轴动态受力状态的力学性能,在大型静、动态三轴试验机上,对大骨料混凝土和湿筛混凝土试件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和应力比下的双轴动态拉压试验,系统研究了应变速率和应力比对混凝土双轴拉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混凝土双轴拉压强度均低于单轴拉伸或单轴压缩强度,其变化规律不但与应力比有着密切的联系,还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主应力空间建立了考虑应变速率和应力比的混凝土双轴拉压破坏准则,为水工结构物的非线性分析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冻融环境下混凝土双向受压强度与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普通混凝土经冻融后在双向压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强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100mm.试验过程中测得了混凝土在常态和经过25次、50次、75次冻融循环后在双向受压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和双轴强度,分析了主压应力σ3及其对应的应变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在冻融作用后混凝土的二轴强度、应力-应变关系,最大应力处的应力、应变和弹性模量随主压应力比的变化规律,观察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建立了相应的破坏准则.发现普通混凝土经冻融后在双轴压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应变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强度、应变和弹性模量随着主应力比α值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及其破坏形态均与常态混凝土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
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完成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再生?昆凝土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分析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形状和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及极限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总体形状与普通混凝土的相似,但曲线上各特征点的应力和应变值有所区别;再生混凝土的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比值高于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大于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明显低于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的上升段和下降段可以分别用3次多项式和有理分式拟合.  相似文献   

7.
考虑大骨料特性的混凝土动态拉伸性能研究是混凝土坝抗震特性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进行了大坝迎水面常用的三级配混凝土及湿筛混凝土在10-5、10-4、10-3、10-2 s-1四种应变速率下的单轴动态直接拉伸强度试验.试验采用尺寸为250mm×250mm×400mm和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试件.试验测得不同应变速率下试件的单轴动态拉伸应力和应变.基于试验数据探讨了三级配混凝土及湿筛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单轴抗拉强度、峰值应力点的应变随应变速率的变化规律.此外,还建立了三级配混凝土与相应湿筛二级配混凝土的动态强度关系.试验结果可为混凝土大坝、海洋平台等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湿筛混凝土在双轴动态等比例拉压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学特性,建立湿筛混凝土双轴动态拉压强度准则.方法利用大型液压伺服静、动态三轴试验设备,对长宽高为150 mm×150 mm×300 mm湿筛二级配大坝混凝土棱柱体试件进行等比例双轴动态拉压加载试验,应变速率取10~(-5)~10~(-2)s~(-1).结果湿筛混凝土的动态强度提高效应无法抵消双轴拉压作用的强度降低效应,双轴动态拉压强度普遍低于单轴静态强度;湿筛混凝土双轴拉压强度的动态增长幅度与水工大骨料混凝土相当,均远高于相同条件下的普通混凝土.结论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得到湿筛混凝土双轴动态拉压强度准则,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探索动态强度机理提供数据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历经荷载历史混凝土动态受压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应变率10-5~10-2s-1,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历经0、30%、50%和75%极限抗压强度的荷载历史,在静动态三轴试验系统上进行相同应变率动态抗压试验,研究了不同荷载历史对混凝土在不同应变率时的动态抗压强度、初始弹性模量、临界应变以及应力应变全曲线等动态特性以及应变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应变率下历经荷载历史后,混...  相似文献   

10.
橡胶集料掺量对混凝土压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橡胶集料混凝土的抗压及抗弯性能,在500/~1500/橡胶集料体积掺量下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以及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并利用动态应变仪测量了4点弯曲状态下的拉应变.试验结果表明,橡胶集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较基准混凝土有大幅度的降低,峰值轴压应变可达4106×10-6,弯曲状态下,拉应变曲线评定结果表明橡胶集料混凝土存在明显的屈服点,极限拉应变可达260×10-6~640×10-6.这些测试所得的应变数值都大大超过基准混凝土,表明掺入橡胶集料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变形性能.同时,对1年龄期的橡胶集料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测试表明,其后期强度呈现可观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信息量越来越大.为了存储这些数据信息,我们需要更多的内存空间,而且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为了节省空间,提高处理效率,对数据进行压缩显得越来越重要.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压缩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得到浙江高液限土在不同含水率和干密度下的压缩指标。提出了高液限土压缩指标取值方法及标准。针对高液限土压缩特性对含水率较敏感的特点,总结了压缩指标与含水率的关系:含水率在塑限以上,土样难以压实;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压缩系数与压缩指数都增大;而液限含水率以下,高液限土的压缩模量随含水率的增加下降趋势较大,含水率大于液限时,则变化平缓;竖向压力大于100 kPa时,Burland方法能较好地对压缩曲线归一化处理,参数e*_(100)、C*_c与w/wL正相关。给出了相关经验式,便于在缺乏试验资料时对浙江高液限土的压缩指标进行快速取值。  相似文献   

13.
何飞  付永庆 《应用科技》2010,37(3):18-21
利用VC6.0设计了一个数字图像压缩平台.数字压缩平台能对8位灰度图像或24位真彩图像做基于几何不变量压缩、JPEG压缩和分形压缩处理,并能以对话框的形式给出图像的压缩比(CR)和峰值信噪比(PSNR),同时能将原图像和解压后的图像显示在不同的窗口中,供用户进行图像压缩效果的分析和性能比较使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的分析,给出一种二次数据压缩方法,统一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的应用,对历史库的数据进行压缩。试验表明,此方法到达了数据压缩的目的,又完整地保留了逻辑压缩后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5.
分形图像压缩方法的改进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降低分形图像压缩方法计算复杂度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已在VC++5.0集成开发环境下得以实现,并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取压缩中文文本的高压缩比,变长编码集合扩展的中文文本压缩算法依据中文语言文字的特点,以不等长高概率汉字串为单位,定义固定字典集,同时寻求高压缩率的匹配方式进行编码,算的编码转换过程适应了自然语言中的部分马尔可夫过程,相对于不同文本长度及文体风格压缩比分布均衡,此算法能够获得较高的压缩比。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分形变换编码方法的实验,测试了各参数的特性,并利用所得结果,确定了各参数的取值方法,实验结果证明,在基本保持重建图象质量的同时可提高压缩比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数据压缩方法,通过频压缩方法进行压缩,同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保形自适应采样算法,并利用该算法对原始的几何视频压缩方法进行了改进,在采样误差不变的前提下,改进方法的采样率可以更低,从而可具有更高的压缩比.完整实现了上述方法并利用实例对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采用Huffman编码技术实现数据压缩的方法,并提供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一台TY1100单缸发动机上试验研究了8 0、10 7、14 0三种压缩比对均质压燃二甲醚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等运转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均质充量压缩着火发动机的最佳工作范围与发动机转速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和负荷有密切的关系;在发动机试验条件下,三种压缩比均能使发动机稳定工作,但低压缩比时工作区域狭窄,高压缩比时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和热效率降低,压缩比为10 7时运转范围宽,热效率较高.研究发现,通过提高发动机转速可使发动机工作区向高负荷区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