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比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是诗人突出意象,传达诗歌美感信息,特别是模糊美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汉诗英译中,如何能恰当翻译比喻,以便突出原诗的意象,传达美感成为诗歌翻译重要问题。因此,译者通过分析汉诗中比喻的构成及其如何再现美感信息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几种比喻翻译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
赵晓妮 《科技信息》2010,(18):I0155-I0155
对于中国人的日语学习者而言日语中有很多汉字和中文一模一样,即使不用知道其日语读音也不影响对其意思层面上的理解,故学习过程中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感觉非常轻松。执教过程中发现好多学生对于这样的单词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个单词,忽视对其进一步的学习研究而导致出现好多问题。而实际上好多这样的中日同形词并非意思完全一样,有些甚至完全相反。因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举例归纳整理,从而对日语学习提出建议以供日语学习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全面论述了中日两国文化的同与异,既涉及民风、民俗,又涉及伦理、道德,既论历史,又论当今.中日两国文化在儒教思想的影响下,诸多方面存在共同之处,但日本文化保持着其特殊性。笔者认为,日本文化的基调可以说是儒教日本宗  相似文献   

4.
杨倩 《科技资讯》2011,(8):231-231
中国和日本作为两个亚洲超级大国,在世界政治版图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扮演着重要的国际社交角色。抛开政治上的尔虞我诈,两国却一衣带水,作为历史上两个关系密切的国家,既是对手,又是朋友。20世纪以来两国的百年交往中,我们就能看到或官方、或民间的互通有无,而更主要的则是兵戎相见。在这里笔者就近代的两国交流,抛开政治因素,但就文化交流,以基本材料为框架,做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日本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又是语言和文化都不相同的两个实体,两者之间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日语和汉语之间进行翻译时,要充分考虑两者的文化特征和差异,应该求同存异,相互尊重,采取符合中、日民族语言习惯、文化特征的表达形式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6.
朱宪文 《科技咨询导报》2007,(30):181-181,183
中国和日本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又是语言和文化都不相同的两个实体,两者之间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日语和汉语之间进行翻译时,要充分考虑两者的文化特征和差异,应该求同存异,相互尊重,采取符合中、日民族语言习惯、文化特征的表达形式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7.
席巧玲  高莉  侯巧红 《科技资讯》2007,(29):176-176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一种社会活动.礼仪产生于交际.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建立和谐交往关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投射理论作为一种心理学理论,为古诗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古诗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通过感知、情感和想象等心理因素对原作的空白点不断进行填充,并通过审美投射赋予其新的含义,使其符合自己的主观图式的再创造过程。其中审美先结构、审美感知方式和审美情感的参与是译者进行审美心理投射的基本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差异,古诗空白点的填充成为译者不同的审美投射的产物,表现出明显的异人异译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日双面镜     
艾姚 《世界博览》2009,(8):77-79
中国人与日本人,越是认为自己和对方相似,越是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曹修平 《科技信息》2010,(21):I0214-I0214,I0170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两国人员的往来只能绕道香港,从东京至上海竟然需要三天的时间,这给两国人民的交往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为改变这一局势,中日两国人民和有识之士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尽管历经波折,两国人民终于有了最合乎自然的来往方式,中日关系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两宋时期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两宋时期中日两国“僧使”在佛教文化上互相交流的主要情况,得出中日佛教交流中日文化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中日之间的佛教交往,就没有文化交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前与抗战时期,被称为中国通的日本人长野朗写了许多介绍当时的中国及评论中日之间各种问题的论著。在其中他提出的"中日合作联盟论"充满着侵略扩张主义的思想意识,主要目的在于为日本占领中国制造理论依据,并替日本筹划掠夺中国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3.
14.
日俄战后,日本蓄意挑起“间岛“纠纷,图谋我国延边地区领土主权。时任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与日本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做了大量而有实效的工作,终使日本蚕食中国边境领土的阴谋和野心受到了一定的遏制,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唐宋时期是中国图书对外交流的高潮,以中国书籍输入日本为主,为日本吸收汉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中日两国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宏霞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53-1356,1446
鉴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时态运用上的差异以及时态对于英文的重要性,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时态的选择。对于隐含时间变化、追昔抚今的古诗,译者可依据原诗中的时间指示选择时态;若古诗中动作发生的时间与情境不明确,译者可依据译诗意境选择时态;对于隐含引述成分的古诗,译者可根据翻译文风与译诗意境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作出选择,并选择相应的时态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试律诗诗题对有关祥瑞及灵异之类典故的大量选用,不但体现了唐代统治者借祥瑞文化维护自身统治的治国策略,也表明了尚奇之风在唐代的盛行。  相似文献   

18.
中日战争初期,美国政府奉行了一条举棋不定的“中立”政策:一方面,为了维护在中国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美国不甘心让日本独占中国,对中国的自卫行动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同情和支持,以牵制日本扩大侵华;另一方面,由于罗斯福政府对外政策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在国内受到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的牵制,既不愿意放弃有利可图的对日贸易,在军事上又没有作好对日作战的准备,因而不肯切实采取支持中国抗战、制裁日本侵略的有力行动。  相似文献   

19.
西文电磁学名词汉译经过一个演化过程。在19世纪中叶西学东渐的潮流中,初期中国领先,首先使用古汉语的“电”及“电气”翻译“electric”及少量派生词。该译法传至日本后,明治维新时期(1868~1873年)日本以“电”字为基础构成新词,译出更多的西文名词。维新后的日本学西方已超过中国,从戊戌变法(1898年)起,这些词汇沿着中国人“通过日本来吸收西学”的模式逐渐传回中国而成为汉语译名。“磁”及以“磁”为基础构成汉字词汇的译法则是日本首先采用的,沿着同一模式也成为汉语译名。这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算法天生法指南》(1810)是在中国刊刻的两种日本和算书之一,为1898年的《古今算学丛书》所收录.这里介绍了该书的成书背景与作者生平,通过对该书的中日版本进行比较,指出了《古今算学丛书》版本存在的一些错误,并考察了该书在中国数学界的影响,以探讨晚清中日数学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