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中,我们证明了一个minimax定理,利用这个定理,我们证明了一个新的非线性波动方程的边界值问题的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中,我们证明了一个minimax定理,利用这个定理,我们证明了一个新的非线性波动方程的边界值问题的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  相似文献   

3.
首先我们证明了一个不动点定理,由此定理我们对定义在非紧集上的Lc-优化对应获得了一个极大元存在定理。其次,对具有定义在非紧策略集上的Lc-优化对应的非紧定性对策证明了一个平衡定理;作为应用,我们对具有定义在非紧策略集上的Lc-优化对应的非紧广义对策证明了平衡存在定理。我们的结果推广了先前出版的几个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本文中,我们证明了一个关于集值映象对的随机公共不动点定理,这个定理及其推论推广并随机化文献[1]中的一个定理。  相似文献   

5.
分担一个值的整函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证明了分担一个值的整函数的唯一性定理,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建立的一些唯一性定理至少需要两个条件,我们证明了:当微分多项式的阶适当大时,仅需一个条件即可。  相似文献   

6.
Fan-Browder重合定理是不动点定理的推广形式,也是非线性分析的一个重要结果。本文用Fan Ky不等式给出了Fan-Browder重合定理的一个新的证明。另外以类似的方法,我们还用Fan Ky截口定理证明了Fan-Browder重合定理。  相似文献   

7.
任给一个遍历测度,我们考虑在该测度下Brin-Katok定理和Birkhoff遍历定理成立的点所组成的集合.我们证明了测度理论压等于这个集合上的拓扑压.  相似文献   

8.
若当标准形定理是线性代数的一个重要定理,我们采用线性变换语言叙述和证明了这个定理,同时给出求过渡矩阵的一种简洁算法。  相似文献   

9.
拓扑空间中涉及容许集值映象的叠合定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非紧的一般拓扑空间中证明了一个涉及容许集值映象的叠合定理.作为应用,证明了一个极大极小不等式、一个截口定理和一个最佳逼近定理.  相似文献   

10.
在没有任何凸性结构和线性结构的有限连续空间中引入了FC-KKM映象的概念,并在FC-空间中证明了一个新的非空交定理,利用该非空交定理证明了一个新的不动点定理,再利用该不动点定理以及B rouwer不动点定理和连续单位分解定理在FC-空间中证明了一个具有FC-KKM映象的FC-KKM定理和FC-空间截口定理,并将所得结果应用于重合点问题的研究,证明了一个FC-空间中新的重合点定理,推广了近期的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1]和[2]的基础上,研究顶点的凝聚度与顶点的棱─凝聚度的关系. 定理1 如,c(v)<0.则c(v)≥c'(v). 定理2 设v是图G的负点,u是其它任意点,则c(u)=c'(u).  相似文献   

12.
利用对代数数序列的极限超越性的分析,我们给出了Mabler关于缺项级数超越性定理的一个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主干道十字交叉路口交通流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在开放边界条件下,利用改进的Nagel—Schreckenberg模型,对城市干道中心十字交叉路的交通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中心交叉路口的交通管理与控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一类以抛物线为特殊积分曲线的二次系统分成四种情形来研究,分别给出了存在极限环的必要条件和易于判别极限环不存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证明,地球半径R的有限性将导致这样的一个结果:单摆周期与地球半径R有关;通常的周期公式仅仅是R为无限大时的理想情况.  相似文献   

16.
致色杂质降低了高岭土的亮度并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该文研究了一种深色的沉积高岭土受诸致色因素的影响。采用常规的选矿方法不能有效地改善其色质状况,而将它转化为无定形二氧化硅产品是一种可行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数据流程图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的改进数据流程图方法。该方法用对象关系图描述信息系统的结构,用改进的数据流程图来描述每个对象内部处理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地图与人们日常生活日趋贴近的态势,就地图的基本特征及应用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霓虹灯除气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霓虹灯除气工艺做了大量实验。对充入气体压强与放电状态,放电时间以及放气量作了实验观测;采用两步法除气:即先对玻管除气再对电极除气。  相似文献   

20.
文中指出K-半紧集与K仿紧集是等价的两个概念,并在K半拟紧的条件下证明了有效点的存在性,从而推广了文[2,3]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