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董原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1):15-15,7
开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加速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落后面貌,是缩小中西部与发达地区发展的差距,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在某种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对西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大开发。应通过民族高等院校、内地发达地区的重点大学及西部地区高校及大中专学校造就和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民族干部和各种科技人才,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使民族地区加速全面建设并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西部是欠发达地区,也是多民族地区,没有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小康,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康,是不完整的小康。甘肃省属西部地区,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由于历史、社会、文化的原因使甘肃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沿海和中部地区落后,且少数民族地区更为落后。因此,实现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甘肃省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也是甘肃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预期成效,取决于诸多要素的合力作用,但人才是其关键和核心。少数民族地区大多相对贫困、落后,主要原因之一是人才资源贫乏,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应将人才资源开发置于重要地位。本在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力度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是民族地区的文化高地,是民族文化的荟萃之所。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服务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是高校服务当地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服务途径有:输送高级人才,创新先进理论,提供政策咨询和其他智力支持,建设示范园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目标是实现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和构建多民族文化和谐发展,因此,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服务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传承、弘扬和创新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引介、评价和借鉴外来多样民族文化,宣传、政策化和践行现代和谐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6.
近二十年来,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得到了很大发展。西部各地区的出版社、古籍办、大专院校及相关科研机构,在抢救、搜集、整理民族古籍的同时,特别注重民族古籍及其有关研究资料编辑出版。现代信息技术在西部地区民族古籍的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中得到广泛应用,伴随着西部地区的不断振兴与发展,民族古籍的整理和开发工作必将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山师专民族研究所于2002年10月正式成立它的成立,一是对云南省确定的建设“民族文化大省”这一战略目标的响应,二是基于滇东南地区的历史和现实的州情这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互动影响.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我们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思考怎样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有机地结舍起来,即:经济上处于欠发达地位的弱势民族,  相似文献   

8.
由于西部的经济基础、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条件的特殊性,川西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独特性和原始性。川西民族地区聚居着大量藏羌等少数民族,拥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广阔。川西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不能走传统的老路,旅游开发务必考虑到生态问题和文化保护问题,要把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为主,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川西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基本上处于我国的西部,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通过对民族地区服务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了民族地区服务企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对我国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意识则影响着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通过各种政治途径积极培育少数民族的现代观念和意识,促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