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潘慧 《广东科技》2014,(15):50-51
东莞理工学院(以下简称东莞理工)是广东东莞市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学校所在地东莞市是中国近代历史开篇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第十二位和全国地级市第一位,是“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之一。近年来,身处制造业大市的东莞理工学院在3D打印产学研方面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2.
李惠武 《广东科技》2007,(11S):43-46
一、广东处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新阶段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借助区位、政策和人文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开创了一个思想大解放、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生活大提高的黄金时期。在1979-2006年1/4世纪多的时间里,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3.7%,增长36倍(按可比价计算),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广东以占全国7%的常住人口、1.8%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国八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七分之一的财税收入和三分之一的进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09,(23):6-6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省的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据科技部今年公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广东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创新的经济绩效和企业创新能力等分指标位居全国第一。同时,  相似文献   

4.
向远 《科技潮》2003,(11):22-24
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哨站,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东人民共同的努力下,2002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674.4亿元,占全国的1/9,财政收入2626.5亿元,约占国内的1/7,均居全国第一。根据科技部公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结果,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仅位于上海、北京之后,居全国第三位。但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及出口额多年列全国首位,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8年排在全国第一,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率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5.
2003年,苏南以占全国0.3%的土地、1.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6.7%的GDP、71%的固定资产投资、12.1%的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1/4。如果将苏南放在江苏之外的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中间进行比较排序,那么,是年苏南的GDP位居第4.仅次于广东、山东、浙江;进出口位居第3,仅次于广东、上海: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皆居第2,仅次于广东,这一比较,使原本枯燥的数字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显示出苏南经济蒸蒸日上的发展图景,“苏南模式”在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实现了再铸辉煌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6.
《广东科技》2009,18(23)
省内Provincial【头条】《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最新出炉广东省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二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省的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据科技部今年公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广东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创新的经济绩效和企业创新能力等分指标位居全国第一。同时,其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力 《广东科技》2012,(1):27-28
科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据科技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指出,广东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已由全国第三位跃升至第二位,自2008年起稳居全国第二,创新的经济绩效和创新环境等多项分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是指第二产业中除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以外的所有行业.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制造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过率先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显著提高了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10,(3):F0004-F0004
<正>据科技部2009年公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广东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创新的经济绩效和企业创新能力等分指标位居全国第一。2009年广东新  相似文献   

10.
<正>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二。知识创造和获取能力均居全国第四,仍是广东创新的短板。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能力均居全国第三,提升空间较大。创新绩效能力连续八年位居全国首位,领先优势明显。《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从实力、效率、潜力三个角度观察一个地区的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五个要素,给出全国除港澳台地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实力上,广东省是全国经济大省,高技术产业产值历年高居全国首位;在专利申请和授权上,广东也表现出强大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2.
荆素敏 《广东科技》2016,(11):95-97
正0前言近年来,广东的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二,稳居第一梯队;科技投入也不断增加,全省研发(RD)投入占GDP比重逐年提高,2015年更是预计达到2.5%;关键核心技术也不断获得突破,技术自给率达71%。目前,广东已初步构建起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也正在加速形成。广东的科技创新发展为建设创新  相似文献   

13.
罗平 《东莞科技》2004,(1):45-45
GDP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首位的广东省,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消费品制造业基地之一。广东的制造业能够先行一步,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改革开放后与香港结成的“前店后厂”合作模式。随着粤港经济合作的发展深化,“前店后厂”模式已逐步演变为“厂店合一”的新模式,广  相似文献   

14.
萧舒  张庆 《安徽科技》2011,(2):21-22
在2010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揭晓的"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名单中,肥西县跻身全国百强县第94位,同时位列中部百强县第10位,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全国百强和中部十强的县。肥西县综合实力连续7年位居全省十强、  相似文献   

15.
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这是今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省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再创发展新优势。”浙江前20年在体制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对外开放,科技进步虽然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第4位,科技综合实力在全国处于第6位。但从总体来看,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对外开放不及广东、福建、江苏,科技综合实力不及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今后20年,我省…  相似文献   

16.
一、信息产业舞龙头 广东为了增创发展优势,在1998年制定了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长远目标,引导企业进行二次创业,信息产业在南粤大地风起云涌。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实验省份,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广东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7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超过7600亿元,经济实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十多年来,涌现出一大批  相似文献   

17.
国家统计局去年9月公布了2003年全国2692家大企业集团的名单,山东省292家企业入围,总数位居全国第一位。去年10月份公布的另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山东经济没有出现大的震荡,并且GDP首次超过江苏,跃居全国第二位。 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曾在广东工作多年,他曾这样形容山东与广东经济的特  相似文献   

18.
方秀文 《广东科技》2008,(23):69-69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省经济总量已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全省生产总值2007年突破3万亿元,占全国的1/8;先后超越了“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但广东的经济主要是在“三来一补”等外向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有效供给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少,产业水平大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天长市坚持把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作为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切入点,科技、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协调发展,经济综合实力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10位,并连续两次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相似文献   

20.
巩义市是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和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通过制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传统资源加工产业的技术升级转化,发展知识产权经济,有力推动了全市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培育工程的实施,增强了区域创新能力,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了47.6%,综合经济实力连续14年位居河南省首位,连续8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