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昧:佛教审美感悟的主要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对中国古代学创作和审美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已经是不争的问题。而在感应外物的心理知觉上与学审美究竟有何内在联系及区别,则又大多语焉不详,或详而无纲、油水分离。笔从佛教教义中拈出“三昧”两个字,深入探寻佛教审美感悟的主要方式,分析它与庄子“心斋”及俗人梦幻的同异,这对中国古代学审美理论的梳理和建构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庄子的审美境界是通过直觉思维对语言符号的转化而达到的精神世界,其特点是生命体验与道合一的方式实现了主体对现象界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运用马克思的科学整体观方法,从产生审美心境的意识基础——审美意识和产生审美心境的内驱力两个方面来透视庄子的审美心境。庄子的审美心境是一种带有消极心理倾向的审美心理状态,是为了满足庄子自身心理不平衡的一种精神境界,是处于一种对人生绝望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人是心理与生理的统一体,这决定了审美体验的二维性,即审美体验是由生理性体验和精神性体验组成的二维结构。但这里的生理性体验包含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五种感官所产生的体验,而不仅仅是西方美学史上传统的视觉和听觉两种。  相似文献   

5.
在后现代的消费文化中,体验经济倡导把经营生产看作是舞台与剧场,生产出惊险性、娱乐性、奇异性以及感性化特点的产品与活动。这种体验经济给人们带来的问题是:日常实际需要与形式感受之间的分离,使人成为追求虚幻感性体验的漂浮存在;影像生产对技术的严重依赖,人有被技术奴役的危险;意识形态“物质化”倾向使审美抵制成为一种乌托邦。  相似文献   

6.
在音乐审美过程中,音乐审美体验是音乐欣赏的中心环节,它包括三个过程:一,音乐审美体验是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二,音乐审美体验过程中,情感的作用尤其重要;三,音乐审美体验过程中的共鸣现象。在音乐审美过程中,音乐审美理解是整个音乐欣赏活动的最高阶段。音乐审美理解过程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与思维、感知与理解融为一体的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7.
庄子与梦蝶     
庄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其思想主要集中在《庄子》之中。“蝴蝶梦”是《庄子·齐物论》中的一章。“蝴蝶梦”体现了庄子的“物化”思想与道通为一、自然而然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这种自由思想的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对今天人们的精神生活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音乐审美过程中,音乐审美体验是音乐欣赏的中心环节,它包括三个过程:一,音乐审美体验是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二,音乐审美体验过程中,情感的作用尤其重要;三,音乐审美体验过程中的共鸣现象。在音乐审美过程中,音乐审美理解是整个音乐欣赏活动的最高阶段。音乐审美理解过程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与思维、感知与理解融为一体的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审美体验的内涵进行辨析,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诗人重视审美体验的影响,并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对审美体验进行考察,还对审美体验的类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所谓高峰体验,就是审美感兴的终极层次和最高境界。以许渊冲先生翻译的辛弃疾的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为例,把这种体验分为常态型和偶发型,探讨了如何在译诗中传达审美感兴的高峰体验。  相似文献   

11.
审美体验的效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审美体验是开放性的体验。效用和需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审美体验产生何种效用取决于人的精神需求。随着人的精神需要的增长和变更,审美体验的效用也会增长和变更。审美体验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和需要,是人的解放和自由的需要,是人超越生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味”是中国古代审美体验的基本方式,这种源于《老子》哲学体道方法的审美体验方式具有心灵感受性、新颖独特性、主客共感性及思维想象性等特征。“味”所揭示的审美体验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对于古今文学艺术的创作都具有普遍的实用性。因而,在今天,“味”这种审美体验方式仍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审美诱导”和“审美体验”是声乐教学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为此,声乐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调动一切积极手段,诱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完成美育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是“心斋”与“坐忘”的心态符号,由对存在的超越,虚静情态的实现,到对视觉的超越,图画精神符号,接受之路也是通过神会与体味以到达美感。画无达诂。中国画不是传统西方人观念的追求三度空间与视觉快感的艺术,重要的是中国画不是在讲故事,它所无限延伸的不是情节,而是境界,它迷人的不是美,而是韵。  相似文献   

15.
庄子建立一套心理防御机制,压抑情感以趋于平淡,退缩以求得安全,将“世弃”合理化,意欲超拔自我,但这种愿望未免落空,庄子有着悲观与旷达,从众与弧傲,人格独立与人格解体等多重矛盾心理层次。庄子之所以走不出人格困境,除了社会现实原因外,还有着委深刻的自身理论困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李淑 《科技信息》2008,(31):165-165
基础音乐教育提倡以审美为核心,高师作为输送基础音乐教师的"母机",在教学中应提倡以审美体验为核心,钢琴课是高师培训基础音乐师资的基本技能课,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钢琴技能、技能的掌握程度。本文针对当前高师钢琴学习的现状,在对审美体验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审美体验是高师钢琴教学的核心内容,并探索高师钢琴教学的审美体验策略。  相似文献   

17.
支雷鹰 《科技信息》2009,(25):I0150-I0150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国画经过历代的流传和画家的继承发扬,已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国画艺术,由于其有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深受大众的喜爱。那么,怎样使选修国画的学生了解传统艺术的内涵?本文从国画的形式美美、意境美、体验美的条件对国画选修课的学习进行了实际的论述。感受国画的美,就是通过画者创造出的生动形象,以及由欣赏者对国画规律的理解和作品所展示的高雅的意境美。让学生明确国画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国画欣赏的基础,而掌握国画欣赏的方法,是感受国画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物化是画家的主体和创作对象的客体合而为一的境界,就是物我合一的境界。画家只有进入了物化境界,才能创作出形神兼备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物化是画家的主体和创作对象的客体合而为一的境界,就是物我合一的境界。画家只有进入了物化境界,才能创作出形神兼备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一门特征鲜明的艺术,它给人美的感受是通过音响的实体,而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基本特征就是其听觉艺术,每一种音乐的存在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听觉审美受众群体,因此,良好的音乐听觉感性式样,是音乐审美本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