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美学范畴、一系列的喜剧性变幻事件以及喜剧艺术手法上,揭示出《围城》中萌动于字里行间的新的喜剧品格。  相似文献   

2.
《边城》和《围城》在人文景象、爱情观念、生命意识三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审美意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边城》描绘的是一个乡土乌托邦、优美的爱情观和供奉人性的道德乌托邦,它是以营造"乌托邦"式的边城来呵护人性,以"美"的意象来供奉"善"人性,《围城》所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混沌大都市、世俗的婚姻观念和亵渎人生的"围城"世界,它以"恶托邦"形式来考问人性,以"恶"的形式呼唤人性"美"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看《围城》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静芳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5):79-80,83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一部力作。《围城》英译本问世之后深受好评,但也遭遇了一些批评,这些批评多是立足于目标语及其文化的角度,而忽略了译者的作用。本文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分析《围城》英译者的四个主体性因素及在《围城》英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围城》是一部具有杰出艺术成就的长篇现实主义讽刺小说,享誉颇多,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本文力图从理想、爱情、家庭、处世、人格等角度去分析《围城》里知识分子灵魂的堕落,从而探求他们身上的劣根性及其根源,这也许正是《围城》独特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5.
朱玲 《科技资讯》2013,(32):223-224
通过半个多世纪,各类文学研究学者对于《围城》的反复研析。其自身魅力已经不言而喻。《围城》似乎有一种魔力,那就是对于各个时代的人都有一种吸引。当代的社会用浮夸二字形容一点不过分,但是我们发现,围城在各类图书馆、书店的上座卒仍然是居高不下的。这就值得我们去思考,为何《围城》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当中,能够如此吸引人们的关注。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来对于钱钟书老先生《围城》的研究,以及通过反复阅读,和学习诸位专家学者对于《围城》的探究,自身从其创作和文艺角度出发,通过换一个新的视角的前提下来重读钱老先生的这部压山之作。  相似文献   

6.
讽世与悯人──《儒林外史》《围城》异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林外史》和《围城》都是以"士林"为表现对象的讽刺文学作品。但《外史》偏重社会、伦理的视角,猛烈地批判那个时代文化人的社会文化人格.深层仍是重建正统儒道价值理想的渴望;《围城》取的是哲学人类学的视角.从反讽的角度观照现代文化人的人性弱点,揭示现代人类的生存困境.不是偏重价值的重建而是偏重价值的解构。《儒林外史》与《围城》的这种差异不仅反映着作家个性的差异,也是时代使之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小说《围城》人物对话中出现的称呼语的定量定性分析,从不同角度归纳、析解出了《围城》中称呼语的不同的类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围城》称呼语应用的基本规律。由于语境的作用,存在着常规称呼语与偏离称呼语这一互为转化的修辞现象。  相似文献   

8.
王萍 《科技信息》2007,(36):265-265
《围城》是一部描写文人的小说,亦是一座思想的宝库,是现代小说中的精品。《围城》是通过空间环境的不断转换更好地展现方鸿渐这个"精神流浪者"以及"精神迷失者"的心理"真相"。这便是"流浪汉体"特有的"开放空间"给《围城》带来的最大好处。而在《围城》的"开放空间"的环境格局中,依然包括了一个个"封闭空间",正是在苏文纨家的客厅、三闾大学、方鸿渐在上海的旧式家庭和方鸿渐的新家的"封闭空间"中,一群三四十年代知识分子的人性弱点得到醒目的展示。  相似文献   

9.
从《围城》人格类型角度入手,分析现代文明对人性的异化,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表征及其生存哲学,并运用存在主义观点透视方圆两种人格类型不同的价值立场及其审美含蕴,阐明作为方型人格的代表方鸿渐这一审美形象其意义的深味所在。  相似文献   

10.
《围城》在其思想内核上寄寓着作者对近现代以来关于“立人”与“救国”问题切实而深沉的思考。拓宽和深化了鲁迅所开拓的国民性主题是《围城》、也是钱钟书对现代文学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围城》通过透视时代背景下生存的苦闷以及生存苦闷下情感的困惑,表现了文学真善美价值取向的存在。《围城》中的人物面临无法摆脱的情感以及孤独的人生困境,文章通过解读"围城"的不同意蕴,思考"围城"的局限,分析在文学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观照下探寻超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王靖 《科技咨询导报》2014,(24):211-211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语言运用魅力四射,书中的妙语连珠令读者拍案叫绝。通过对《围城》的分析发现,小说中无锡方言的使用是一大特色,作者在语法的运用上对西洋语法进行了吸收和借鉴。小说自始至终都穿插着讽刺的喜剧情调,手法别具一格。书中讲述的是一些非常严肃的内容,但是钱先生却偏要用幽默、辛辣、机智的文风来表现严肃,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开拓了汉语的运用边界。  相似文献   

13.
《围城》耐读。耐读性主要来自:淡化了强编码的事件性结构,作品的局部、细节、人物形象、艺术技巧都作为有审美意义的对象凸现出来;深化了故事的感觉和意蕴,读者的审美注意被引向辽远的、让人深思和留连的世界;存在大量的空白和象征,留给读者无限的再创造的余地。如漫步山阴道上,一路都是风景。  相似文献   

14.
《围城》中的人物肖像描写独具特色 ,其中比喻手法的广泛使用是其形象生动的主要原因。从《围城》中人物肖像描写中的以物喻人、喻体的感情色彩及滑稽之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独特的比喻艺术及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5.
董海霞 《龙岩师专学报》2003,21(2):15-17,20
从《围城》人格类型角度入手,分析现代文明对人性的异化,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表征及其生存哲学,并运用存在主义观点透视方圆两种人格类型不同的价值立场及其审美含蕴,阐明作为方型人格的代表方鸿渐这一审美形象其意义的深味所在。  相似文献   

16.
《围城》作为继《红楼梦》之后的又一个语言艺术的高峰,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并被广泛地加以了研究,这种研究取得了巨大成果.本文从成语的省用、成语的换用、成语的常用三方面来具体分析《围城》在成语运用方面所达到别出新截、妙趣横生、意味百出的效果,从而进一步透视出《围城》璀粲的语音所表现出的讽刺、幽默、风趣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汉英语言对比,尤其是两种语言中修辞现象的对比,是汉英翻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围城》中原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方法,特别是比喻、夸张等方法,使小说意译突出具有美感,值得我们进行学习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围城》的英译本中的翻译,对汉英修辞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用叙事学中关于叙述视角方面的理论来解读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感受作家通过独特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其艺术和审美品格的独创性,并体会莫言通过小说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内蕴.  相似文献   

19.
《人生》是一个具有现代性审美品格的文本,小说以传统的“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叙事模式,表现了高加林身处文化裂变的时代,寻找人生价值行为的悖谬与荒诞。《人生》与《伤逝》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负心汉”的忏悔文本,相距半个多世纪的两个忏悔者的遭遇表明: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是生于传统之中,寻求超越传统的新人不得不接受的一种命运。  相似文献   

20.
作为描写知识分子的小说,杨绛的《洗澡》自出版以来就以其独有的魅力赢得了广泛的好评,被看作钱钟书先生《围城》的姊妹篇。的确、这两部小说,《围城》描写抗战期间的知识分子,《洗澡》叙述解放初期的知识价了,题材既相一致,手法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如充满学者机智的讽刺,柔腻细致的内心描写。然而《洗澡》毕竟不同于《围城人首先是作者那恬淡的态度,冷静的白描手法。胸中有机智,但并不随意发挥,笔下有褒贬,但并不恣意渲染。浓淡相宜,错落确致。其次是对于书中的人物,作者的爱憎是很鲜明的。尤其是对几个主人公,可以说是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