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立一类接近实际的不可逆斯特林制冷机模型,研究了在一般传热规律下,斯特林制冷机的优化性能,导出了制冷机制冷率与制冷系数间的优化关系,并讨论了热阻、热漏和回热损失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从而为斯特林制冷机的优化设计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类不可逆斯特林热机的最佳组合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一类存在热阻和回热损失的斯特林热机的最佳组合优化,得到一些性能参数,所得结果可为斯特林热机的研制和优化设计提供一些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热漏对内可逆卡诺热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可逆卡诺热泵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研究热漏对热泵性能的影响,导出考虑热漏情况下,内可逆卡诺热泵最佳性能系数与泵热率间的优化关系,揭示了热漏系数k对热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考虑斯特林制冷机存在热阻和回热损失的不可逆性,根据有限时间热力学的分析方法,在牛顿传热定律下,研究了制冷机的整体优化性能,引入生态学目标函数E,导出了制冷系数ε,制冷率R和熵产率σ的优化准则,并对最佳输入功率,回热损失和回热效率等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基于广义传热规律Q∝(ΔT)m,建立不可逆斯特林热机模型,并考虑热阻、热漏和回热损失对热机的影响.以Z函数为目标实现功率与效率之间的协调优化,对比研究Z函数与效率、功率与效率,功率与效率的关系曲线,讨论漏热率、回热器效率、回热时间等参数对斯特林热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漏热率越小,回热时间越短;回热器效率越大,斯特林机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6.
磁斯特林制冷机的生态学优化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存在热阻和回热损失的磁斯特林制冷机的生态学优化性能,得到一些新的性能参数,可为磁斯特林制冷机的研制和优化设计提供些新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牛顿传热律下,考虑了斯特林致冷机中热阻的不可逆性和回热损失的不可逆性,利用生态学准则函数E,研究了致冷率与熵产生率协调的整体优化性能,导出了致冷率R与致冷系数ε的优化准则,并对最佳输入功率,回热损失等其它性能进行了优化分析与讨论,为斯特林致冷机的优化设计以及最佳工作状态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8.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研究混合热阻、回热损失、回热时间对斯特林制冷机性能的影响,导出了该制冷机制冷率与制冷系数之间的优化关系式,并对一些极限情况作了讨论,其中一些结论与相关的文献所给出的结果相一致,所得结论能更全面地反映制冷机的观测性能,从而可为斯特林制冷机的优化设计和最佳工况的选择提供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建立以铁磁材料为工质的不可逆磁斯特林制冷循环新模型,探索有限热源、热阻、回热损失和回热时间等对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导出制冷率与制冷系数间的优化关系解析表式,进而获得最大制冷率及其它优化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0.
二热源热机的统一描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对一类二热源热机作了统一的描述,导出以理想气体为工质的二热源热机的输出功率与效率间的优化关系,并讨论了回热损失和回热时间对输出功率和效率的影响.所得结果具有普遍意义,可为斯特林热机、埃里克森热机等一类二热源机的优化设计和最佳工作参数的选择提供些新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余热驱动的回顾吸附式空调能有效利用工业余热并且无环境公害的问题,研究该空调样机性能随工作参数的变化规律,可指标优化运行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基于已建立的实用三热源模型,通过大量实验,分析了余热驱动的回热型吸附式空调样机冷媒水进出口温度和蒸发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定义了样机实验性能指标,研究表明,样机性能随热源温度和供风温度的变化与模型预测的规律比较吻合,并且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锅炉尾部烟道加装低压省煤器,可回收锅炉烟气的余热,加热给水回热加热系统中的主凝结水,提高锅炉给水温度。低压省煤器连接方式有多种,针对霍林河电厂1#机组设计了6种连接方式,并利用等效热降原理对这6种连接方式进行了热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将低压省煤器与6#低加并联连接的方式节能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管壳式换热器性能回归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有Bell法和回归技术,使复杂的换热器优化设计简化为仅具有三个独立结构变量的目标函数寻优问题,采用枚举法进行结构,性能同时优化。本方法能快速给出最佳换器的性能参数和结构参数,适合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分析软件基础上,运用数值方法模拟了陶瓷蜂窝蓄热体的蓄热换热过程,得到了蓄热体及气体的轴向温度分布曲线,分析了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讨论了换向时间、烟气入口温度、蓄热体高度、蓄热材料比热等参数对热饱和时间的影响,为进一步研亮蓄热式换热机理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综合性能,以单位发电量所需换热面积为目标函数,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ORC系统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热源温度和流量分别为120℃与62 kg/s,蒸发器内最小传热温差为10℃时,蒸发器内的最佳压力和流速分别为0.615 MPa与1.23 m/s;冷凝器内的最佳压力和流速分别为0.102 MPa与1.37 m/s;与传统算法相比,优化结果使单位发电量所需换热面积减少23%。随着热源温度的升高,最优目标函数值先降低后升高,在热源温度为200℃时达到最低值;综合考虑目标函数值及系统输出净功,蒸发器内合适的最小传热温差为15℃。  相似文献   

16.
应用非平衡态热力学及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导出半导体加热器在导热、热漏及焦耳热等三种主要不可逆因素影响下的供热率和供热系数,并由此讨论了加热器的优化性能,得到一些对半导体加热器的最佳设计和运行均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蓄热式换热器流动传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炼铁厂的蓄热式热风炉为例,根据热风炉的实际运行状况对热风炉内的流动与换热过程进行合理简化,应用二维模型,采用有限容积法对热风炉内的流动与换热情况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了热风炉在不同工况下的气体温度与蓄热体温度的分布情况,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内燃式热风炉蓄热体中气体的温度分布大致为对数曲线,并且在热风炉中同一高度上气体与蓄热体温差较小,与实际情况相符,这对优化热风炉的运行与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