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今年2月14日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九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从九年前的这一天起,中苏两国人民在长期共同的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深厚的兄弟友谊,就以法律形式固定了下来。中国和苏联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苏同盟是一个和平的同盟。两国的利害是一致的,命运是共同的。两国人民的亲密的友谊也是牢不可破的。中苏两国兄弟般的全面合作不但有利于维护和巩固远东和世界和平,而且有利于两国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的崇高事业。目前国际局势的根本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并且东风将以更大的优势继续压倒西风。中苏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和面积加在一起超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年二月十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把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和伟大友谊,用条约的形式永久地固定下来。中苏同盟条约的五周年,是中国人民在伟大盟邦的真诚援助下取得光辉成就的五周年,是中苏两国之间的兄弟般友谊不断巩固和发展的五周年,是中苏两国对维护远东和世界和平事业的斗争作出重大贡献的五周年。中国人民怀着欢欣和感激的心情,怀着无限的信心,迎接和庆祝伟大的中苏同盟五周年。  相似文献   

3.
一九五○年二月,毛泽东主席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会说:“我们相互间在中苏两大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充分了解与深厚友谊,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五年来我国同苏联的经济合作,就是中苏间无限深厚友谊的辉煌标志。自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以来,中苏间各方面的经齐合作就有了广泛和迅速的发展。中苏经济合作的重大发展的全部过程,越来越鲜明地表现了中苏间珍贵的兄弟般的友谊。在我国建国之初,我们的工矿企业还是破烂摊子,农业方面遭到灾荒,交通也被战争严重破坏,而美国侵略者又指使逃窜在台湾的蒋介石卖国集团不断轰炸沿海地区,我们还需要进行许多艰巨的斗争。那时,苏联就向我国伸出友谊之手,大力支持了我国新生的经济。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同时,苏联以优惠条件贷款三  相似文献   

4.
今年10月3日,中苏建交已经满40年。在过去的40年中,中苏关系曾经有过友好与合作,也发生过冲突与对抗。回顾中苏建交以来走过的路程,从中汲取于现在和未来有益的历史经验,当是对中苏建交40周年的最好纪念。苏联是第一个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当时,这对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是很大的支持和鼓舞。中苏建交开创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时期,《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缔结就是这种关系的标志。在那段时期,苏联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给予了宝贵的援助,中国也在各方面对苏联尽力给予了支持和帮助。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认为,中苏之间这种友好合作关系应当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  相似文献   

5.
自从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来,已经八周年了。中苏两国的兄弟同盟,对于防止帝国主义侵略、保障两国安全和维护远东和世界和平事业,使我国有一个和平环境来从事社会主义建设,起了巨大的作用。大家知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不久,美帝国主义在1950年6月就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并把战火一直燃烧到我国东北边境,同时加紧插手于法国对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妄图以它们为基地,从东北和西南两个方面向我国进行夹击。在朝中人民的英勇抗击以及苏联和全世界人民的一致谴责下,美帝国主义对朝鲜的侵略阴谋遭到了打击,终于被迫同意停战。不难设想,如果没有中苏同盟,没有苏联人民的援助,没有苏联在国际上坚持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所作  相似文献   

6.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已来到中国访问。他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伟大苏联人民的兄弟友谊,受到了中国人民最热烈的欢迎。他的访问标志着中苏八亿人民伟大友谊的新的发展,必将促进中苏两大国的伟大团结的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中苏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友谊。自从十月革命以来,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把中苏两国人民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在中国人民沿着十月革命的道路取得了革命胜利以后,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即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把中苏两国人民具有历史传统的深厚友谊和建设共产主义与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望以条约的形式肯定了下来,为中苏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奠定了巩固的基础。在以后  相似文献   

7.
中苏论战首先起因于中苏两党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但它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主义之争”,国家民族利益的矛盾冲突是论战的内在原因.中苏两国及两党在长期交往过程中结下的宿怨,则是论战的深层的历史因素.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引发了激烈的中苏论战.  相似文献   

8.
李科林 《当代地方科技》2009,(8):161-162,154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一项重要外交方针,然而到了60年代这项外交方针却走向了终结。这源自苏共二十大后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以及引发的中苏国家利益的冲突。赫鲁晓夫倡导的对美“缓和”同中国的反美战略发生了矛盾,使得旨在联苏抗美的“一边倒”外交策略遭受考验;随着中苏两党意识形态分歧的不断公开和不可调和,加之国家利益冲突的加深,导致了中苏党和国家关系的被迫中断,“一边倒”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尽头。“反帝反修”的提出则暗示了“一边倒”时代的结束。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阵营在前进帝国主义者在波兰、匈牙利事件以后诽谤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叫嚣,虽然还在继续中,但已经越来越显得声嘶力竭。因为,在许多无可争辩的事实的面前,这些诽谤是站不住脚的。比方说吧,尽管帝国主义者使尽一切阴谋诡计来破坏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关系,事实却证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合作,不但经得起考验,而且不断在加强和发展。苏捷两国代表团的会谈和联合宣言、苏联和东欧七个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合作会议的举行、中苏两国纪念伟大的中苏同盟七周年的热烈情况,是最近的一些例证。又比方说,帝国主义者曾经幻想和宣传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怎样“不稳”,但波兰社会主义和民主力量在大选中的伟大胜利,已经把这种幻想打个粉碎,本月  相似文献   

10.
1949年初,米高扬秘密访问了西柏坡。中苏两国共产党的深入会谈取得了积极成果:开启了中苏同盟关系的大门,明确了中国北方地区的主权框架,促进了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确立,对建国前后中苏关系的顺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台海危机"是毛泽东应对错综复杂国际局势的战略反应,也是其将新的外交理论付诸实施的重大行动。由于毛泽东提出的"中间地带"理论和"不断革命"外交理论以及由此越来越明显的中国外交的"激进"色彩,使得中国同苏联外交政策的分歧不断加大。第二次"台海危机"使得苏联陷入两难境地,不仅在中苏同盟关系上投下阴影,还加深了中苏在台湾和沿海岛屿问题上的矛盾与分歧,同时也促使赫鲁晓夫决定停止向中国提供核武器和核技术。第二次"台海危机"是中苏关系走向破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中苏关系的走向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12.
五年来,中国人民努力开展了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工作.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认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发展各国人民的文化,同时也可以促进各民族间的友谊,以巩固世界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就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关于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文化关系的规定,以及我国和许多人民民主国家签订的文化合作协定,用条约的形式,规划了彼此之间日益发展的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3.
十年前的2月14日中国和苏联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十年来的历史充分显示了这一条约的伟大作用。条约签订后,毛泽东同志在离开莫斯科时向苏联人民告别说:“人民可以看得见: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后记     
中苏两国人民以及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将在本月14日欢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六周年,为此,本期特发表社论“保卫世界和平的铜墙铁壁”;这天,也是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开幕的日子,这次代表大会将要讨论苏联第六个五年计划草案,为了介绍这个意义重大的计划,  相似文献   

15.
偉大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約签訂了六年了。六年前,毛澤东主席曾經指出:“業已經过条約固定下來的中苏兩大國人民的团結將是永久的,不可破坏的,沒有人能够分离的。而这种团結,不但必然要影响中苏两大國的繁荣,而且必然要影响到人类的將來,影响到全世界和平与正义的勝利。”六年來的一切事实,充分証明了毛泽东主席所指出的这个条約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书原名“现代日本历史”,是日本青木书店出版的。中译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部分和战后时期专门论述“冷战”、北大西洋公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美国侵朝战争、殖民体系危机、帝国主义矛盾等与本书主题关系不甚密切的部分略去不译,使留下的部分成为一本专门论述战后时期日本各方面情况的专书。中国人民是关心日本的,不仅因为中日两个鄰国关系密切,而且因为日本人民在世界和平事业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本书正是全面地、有系统地把战后日本的情况介绍给中国读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财阀和军阀使中国和亚洲其他被侵略的国家遭受极重大的牺牲和损失,也使日  相似文献   

17.
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在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中显示了无此的力量.在这半月中,中苏两大国人民热烈地庆祝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十周年;华沙条约缔约国在莫斯科举行了政治协商委员会高级会议;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兄弟党举行了交流农业经验的代表会议.民族独立运动继续高涨,全非人民大会的召开及  相似文献   

18.
《世界知识》2011,(21):9-9
10月11日~15日,韩国总统李明博访美,两国重申2009年6月发表的“韩美同盟未来展望”宗旨,并商定将韩美同盟关系发展成为“多元性战略同盟关系”。  相似文献   

19.
半月述评     
作为保衛远东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堡壘的中苏同盟締結快滿六年了。中苏兩國人民和全世界進步人类正在以欢欣鼓舞的心情來迎接中苏同盟簽訂的六周年,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中國人民在國民經济强大發展的基礎上已經取得了農業合作化和資本主义工商業改進的偉大勝利,正在加速地向着提前和超額完成第一个五年計划的目标迈進;苏联人民在提前和超額完成第五个五年計划之后,已經跨進了共産主义建設的規模雄偉的第六个五年計划的新时期,这个計划的实現將意味  相似文献   

20.
<正>1月14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年度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俄日关系时指出,日美同盟对俄日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他说,美国在其战略文件中将俄罗斯与中国称作对手,而日美是同盟关系,美军就有权在日领土上用兵,如果美国的中短程导弹计划部署在日本,就是对俄罗斯安全的威胁。正如拉夫罗夫所言,俄罗斯独立30年来,美日同盟的强化以及机制不断加强的美国“印太战略”,使俄日构建相互关系受到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