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家庭加湿器拥有量的增加,加湿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受到了关注.为了解加湿器使用对儿童湿疹患病率的影响,2014年3~7月在包头市城区随机选取了37所幼儿园的5076名3~7岁儿童进行了一项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加湿器使用与室内环境因素以及儿童湿疹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包头市家庭使用加湿器报告率为52.8%,社会经济地位、室内空气干燥感觉、冬季室内舒适度、家庭成员吸烟等与加湿器使用相关.包头市3~7岁儿童医生确诊湿疹患病率为33.7%.使用加湿器的家庭儿童湿疹患病率是不使用加湿器家庭的1.3倍,同时,室内使用加湿器并出现潮湿现象使儿童患湿疹风险显著增大(a OR,95%CI:2.37,1.39~4.04),并且使用加湿器的家庭中潮湿现象越多,儿童患湿疹风险越大.本研究表明住宅内加湿器使用是儿童湿疹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重庆地区住宅室外全年高温高湿,极易导致住宅室内潮湿问题.作为中国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研究项目(CCHH)的一部分,项目组针对重庆地区住宅室内环境特征和儿童哮喘、过敏性疾病及相关病症的相关性展开了研究.在横断面调查中,5299名儿童自我报告了其哮喘及过敏性疾病信息和住宅室内潮湿问题,本文对其中的4754名3~6岁儿童的健康问题和其住宅特征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显示,35.1%的住宅中出现"被褥受潮"现象,14.3%出现"窗户凝水(凝水高度超过5 cm)"现象,11.6%出现"发霉气味",9.3%出现"水损",8.3%出现"湿点",5.3%出现"霉点".在自我报告结果中,27.0%和51.1%的儿童分别自我报告曾经出现过喘息症状和鼻炎症状,近12个月里,38.1%的儿童出现鼻炎症状,20.5%出现喘息症状,18.9%出现夜间干咳情况,13.2%出现湿疹.医生诊断的哮喘和鼻炎的患病率分别为8.3%和6.2%.在重庆地区,住宅室内潮湿问题与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显著存在."霉点"与医生诊断的鼻炎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调整后的比值比(ORA)为2.27%(95%CI:1.48,3.49).除了医生诊断的哮喘和鼻炎,"被褥受潮"与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症状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晾晒被褥"的行为可以有效降低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同时也可以显著地降低被褥受潮现象.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出生前及早期家居生活环境与儿童的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在山西省太原市区学龄前儿童(3700名)中开展了一项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内容包括儿童的哮喘和相关过敏性疾病的患病情况,采用了International Study on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ldhood(ISAAC)的核心问卷;儿童的家居生活环境采用了瑞典的Dampness in Buildings and Health(DBH)的问卷内容,并根据中国的生活习惯进行了部分调整.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调整了儿童年龄、性别、家族遗传,市区或郊区/农村,被动吸烟和母乳喂养,结果显示,出生前(指母亲怀孕前一年或/和怀孕期间)居住地添置新家居(HNF)与儿童报告的既往哮鸣音[比对比(OR)1.23,95%置信区间CI(1.03~1.48)],及过去12个月内的哮鸣音(1.24,1.00~1.54)、鼻炎症状(1.26,1.06~1.51)以及湿疹(1.42,1.01~1.99)呈正相关.在0~1岁间的HNF与过去12个月的哮鸣音症状,及0~1岁间家里新装修(HND)与儿童的既往鼻炎及过去12个月鼻炎和湿疹的症状均呈现正相关.室内发霉的迹象或室内潮湿几乎与所有儿童的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症状呈现更强的正相关(OR范围在1.23~1.85,P<0.05).进一步相互调整了出生前HNF和室内发霉或潮湿的因素,所有的显著性结果均没有明显变化.本次研究表明,出生前居住地添置新家具和室内发霉或潮湿是太原市学龄前儿童哮喘和相关过敏性疾病及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重庆市2008年第17周~2011年第52周手足口病分年龄组的数据,分析了重庆市手足口病的季节性模式及各年龄所占比例,应用催化模型、时间序列易感者-感染者-康复者(time series 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TSIR)模型分别估计了重庆市手足口病不同年龄的感染力及随时间变化的人群接触率,研究了重庆市手足口病感染的高风险年龄以及手足口病接触率的季节性.结果表明,重庆市手足口病的发病呈现春季和冬季的两个高峰:5~6月大高峰,11~12月小高峰;患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2岁儿童患病的最多;不同年龄组手足口病的感染力不同:3~4岁年龄组感染力最高,因此3~4岁儿童被手足口病传染的风险最大;在成人中感染力在35~39岁较高;人群接触率呈现季节性:寒暑假期间接触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住宅环境中病态建筑综合征(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患病率和相关的危险因素.在2010年12月到2011年4月期间,课题组通过对重庆市的幼儿园进行随机抽样,一共有5299名3~6岁儿童的父亲或母亲回答并返回了调查问卷.儿童家长的SBS患病率(每周出现SBS的百分比)如下:一般性症状为11.4%;黏膜性症状为7.1%;皮肤性症状为4.4%.应用多元逻辑回归(通过控制家长的性别和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影响)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住宅靠近交通干线或高速公路是一般性症状、黏膜性症状和皮肤性症状的强烈危险因素(调整比值比aOR分别为:aOR=2.16,P<0.001;aOR=2.69,P<0.001;aOR=1.63,P<0.01);装修是一般性症状、黏膜性症状和皮肤性症状的危险因素(aOR分别为:aOR=2.00,P<0.001;aOR=1.66,P<0.01;aOR=1.66,P<0.05);新家具是一般性症状和皮肤性症状的危险因素(aOR分别为:aOR=2.16,P<0.001;aOR=1.67,P<0.01).潮湿问题(霉点、湿点、水损和窗户凝水)、报告出现蟑螂、老鼠、蚊子/苍蝇及使用熏香均是SBS的危险因素.保护性因素包括每天清洁儿童的卧室和经常晾晒被褥.本研究表明成年人的病态建筑综合征与住宅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6.
包澄澜  向元珍 《自然杂志》1996,18(6):358-360
厄尼诺事件是发生在东部和中部赤道太平洋的大范围海温异常升高(距平达 0.5℃以上)现象。通常厄尼诺事件每3~7年发生1次,每次持续时间通常9~12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初中学校儿童不良建筑综合征(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哮喘等疾病的发病率以及室内外环境污染水平和疾病的相关性,在山西省太原市城区初中学校开展了一项横断面研究.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10所学校,问卷调查共发放2209份,其中有效问卷1993份(应答率为90.2%).参与调查的学生平均年龄为13岁(年龄范围11~15岁),其中女孩占49.3%.问卷内容包括SBS症状、哮喘及其他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SO2,NO2和O3环境影响因素的测量通过被动吸附采样,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儿童鼻黏膜炎(17.6%)、鼻塞(16.4%)、喉咙干燥(14.9%)、疲乏(20.7%)等症状患病率较高.室内NO2与鼻黏膜炎、喉咙干燥、头疼、恶心、湿疹症状呈现正相关(比对比(OR)和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1.16,1.01~1.33;1.16,1.00~1.34;1.24,1.02~1.52;1.30,1.04~1.63;1.86,1.19~2.90).室内O3仅与医生诊断哮喘呈现正相关(1.36,1.02~1.80).室内SO2几乎与所有儿童SBS的症状呈现显著性相关.此外,室内与室外浓度的比值也与部分SBS症状正相关.本研究表明儿童不良建筑综合征与教室室内外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8.
辛存芳 《科学之友》2003,(12):36-36
饮食误区(1)“营养补品,多多益善。”某些家长深受广告煤体的宣传影响,以为给孩子进补营养液,就可以健脑提神,增强记忆力,使孩子变得聪明。据专家近日对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调查统计,当前1岁-4岁年龄段的幼童,日常服用各种营养品的人数竟占总调查人数的83%,但主要营养指标却与西方儿童存在差距,明显地表现出热量不足,成长速度慢。这些孩子通常反映贫血、缺钙、肾脏发育过慢等不良症状。过分强调儿童饮食偏补,不但不会帮助儿童健康成长,反而会使婴幼  相似文献   

9.
青霉素对人体的毒性非常小,但也可引发不良反应,而且以发生快、加重快为特点,其主要不良反应有:(1)可致严重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炎(全身大面积皮疹),发生变态反应的概率为5%~10%,大约每10万次注射约可发生40次过敏性休克;(2)久用可致溶血性贫血、出血倾向及白细胞减少等;(3)可造成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及念珠菌等二重感染;(4)有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等反应。口服青霉素同样有上述不良反应,患者因未做皮试就口服青霉素而致死的事件时有发生,曾有1岁多和5岁多的儿童口服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过敏致死。青霉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刘宝林 《科学通报》1983,28(14):871-871
我们巳计算完-1500年至 3000年的全部月食共10954次,其中半影月食4011次,月偏食3775次,月全食3168次。-1500年至-993年的本影月食已于1978年发表。-1000年至 3000年的全部月食(包括半影月食)将发表在《紫金山天文台台刊》(1983年,第1期)。Meeus的《日食典》登载1898年7月至2510年3月的全部日食共1449次。根据《日食典》和我们计算的月食对1901—2500年这600年内每年发生日月食的次数进行统计,得到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生育政策逐步放开,揭示脑与行为毕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常规模式(常模)正成为公共卫生和人口健康领域的重大基础需求.本文介绍"中国彩巢计划"(Chinese Color Nest Project—CCNP)这一在全国范围内分期分步地开展的项目规划,在10年(2013~2022年:http://zuolab.psych.ac.cn/colornest.html)内CCNP将积累毕生发展各年龄段的心理行为与脑影像样本,基于加速纵向实验设计方法建立中国人脑毕生发展的常模轨线.作为CCNP的发育项目"成长在中国"(dev CCNP:Growing Up in China)这一学龄儿童青少年脑与行为生长曲线项目,dev CCNP已经完成对重庆北碚区192名健康儿童青少年(6~18岁)的5年追踪.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dev CCNP在实验设计、样本采集策略、数据获取和存储、初步发现和数据共享等方面具备长期实施的可行性,我国应及早部署开展儿童青少年的脑与认知生长曲线常模的大规模脑科学研究计划,提升中国在脑科学与医疗健康研究领域的国际实力和影响力,革新脑疾病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2.
接种疫苗在预防传染病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接种牛痘苗,在全球范围内消灭了天花,就是最成功的例子之一。但是,传染病仍然是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约有500万儿童死于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等传染病,另有500万儿童因患上述传染病而导致残疾。全世界约有2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1亿5千万人患疟疾,爱滋病(AIDS)的流行正迅猛增多,这些都急需疫苗加以控制。近几年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让读者了解诺贝尔奖的百年盛况 ,以下我们根据本文作者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杨建邺教授主编的《2 0世纪诺贝尔奖获奖者辞典》 (武汉出版社 ,2 0 0 0年 1 2月 )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 ,对其作简要的统计分析。获奖人次按学科统计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学总计颁奖次数 94 92 91 94 82 3 1 4 84获奖人次 1 62 1 3 5 1 72 97 884 670 0占总人次的比例 2 3 1 % 1 9 3 % 2 4 6% 1 3 9% 1 2 5 % 6 5 % 1 0 0 %每次授奖的平均人次 1 72 1 4 61 891 0 3 1 0 81 4 8—先后两次获奖的科学家共有 4位 ,在上表中每位作两人次进入统…  相似文献   

14.
玉凤 《科学之友》2004,(5):47-47
一个1岁左右的孩子平均每日饭前皮下肌注3次、每天至少花费200余元直至终生。这就是糖尿病依赖型患儿生存中永恒的部分。现如今在南京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每个月都能遇到两三个这样的小患者。儿童时期所患的糖尿病Ⅰ型占90%以上,它是由于遗传基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及各种病毒感染使胰岛β细胞受损而发病。儿童的Ⅰ型糖尿病目前无法根治,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以保障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顺利度过青春期,达到正常的身高与体重。近一两年来,糖尿病依赖型(Ⅰ型糖尿病)患者较往年有上升的趋势,过去到门诊来看病的病人1年中只有3个左右,现在1个月…  相似文献   

15.
正1岁幼儿患上致命血癌,父母不得不为他准备后事……当美国夫妇以斯帖和丹的儿子安德鲁才14个月大时,这个幼儿被诊断患上了一种非常罕见的白血病。医生说,患这种癌症的概率之低,就像是同时被鲨鱼咬中和被闪电击中的概率一样。血癌是许多种类的骨髓(骨髓产生新的血细胞)细胞癌的总称,但在儿童中最常见的血癌类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却大部分都能被治愈。然而,安德鲁所患的癌症是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简称AMKL)的一个亚型,不仅非常罕见(美国每年新增大约45名儿童),而且治疗难度很大。AMKL患儿的存活率差不多为50%,但  相似文献   

16.
罗广荣 《科学通报》1981,26(2):97-97
Carman,Tanaka,Ray,及Randall等人[1-5]曾用~(13)C-NMR对乙丙共巨物作过详尽的研究,对各峰进行了标识,提出了计算序列的方法。我们考虑到进行常规分析的需要,采用普通溶剂CCl_4在常温下进行~(13)C-NMR测定,得到的图谱分辨率虽不如Ray,Randall等人在120℃,以1,2,4-三氯苯为溶剂的图谱,但各特征峰清晰可见,并可以计算序列分布(图1a和b)。  相似文献   

17.
通过纵向设计,考察儿童抑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关系,并探究PTSD各维度与抑郁关系的差异.研究采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指数(儿童修订版)和儿童抑郁量表,分别在舟曲泥石流发生后的3,15和27个月对当地的儿童(男452,女618)进行了3次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创伤早期儿童PTSD和抑郁之间存在微弱的相互预测作用,创伤后期仅抑郁对PTSD显著预测.PTSD不同维度与抑郁的关系也存在差异:T1~T3阶段,抑郁对3个维度均具有持续的预测作用;而PTSD回避维度始终对抑郁无预测作用,闯入维度在T1~T2阶段有预测作用,高警觉在T1~T3阶段持续对抑郁有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抑郁与PTSD的关系是随时间变化的;PTSD不同维度与抑郁的关系也存在差异.基于研究的发现,心理干预应根据不同创伤时程侧重于不同的症状.未来研究需要比较不同时程、不同事件类型、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段的PTSD与抑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12月7日,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互联网专家及数学爱好者帕特里克·拉罗什(Patrick Laroche)利用"互联网梅森素数大搜索"(GIMPS)项目,成功发现第51个梅森素数2~∧82 589 933-1(即2的82 589 933次方减1);该素数有24 862 048位,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素数。如果用普通字号将它打印下来,其长度将超过100公里!众所周知,素数又叫质数,是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只能被1和其自身整除的数。每个自然数都可以唯一地分  相似文献   

19.
与原核生物相比,真核生物一般包含更大的基因组,其中不仅包含原核生物中已存在的单拷贝DNA顺序,还包含相当大部分的重复顺序。每个单倍人体基因组含3.2×10~9bp,其中仅有2~3%为编码基因,而绝大部分为非编码基因。非编码基因包括基因间隔顺序及各种重复顺序。这类重复顺序以几种方式存,根据它们的结构、分布及重复频率等特性可以对这些顺序分类。从重复频率上来分,可将重复顺序分为高度重复顺序和中度重复顺序,前者的值一般在10~(-4)~10~(-1)之间,重复频率大于10~5,每个重复单位大约长10~300核苷酸对;而后者值一般在10~(-1)~10~(-2)之间,重复频率在10~2~10~5之间。它们在基因组中有散在分布的,也有串联排列的。  相似文献   

20.
袁倬斌 《科学通报》1966,11(7):303-303
关于呲啶及其某些衍生物的极谱分析,文献[1—5]已有报导。十六烷基溴代吡啶(简称CPB)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医学上用作杀菌剂。Doss等研究过CPB在滴汞电极上,对毛细管电容的极谱行为。Dolezil等用表面活性剂对极谱氧极大的抑制作用,曾间接地测定过痕迹量(10~(-6)~10~(-5)M)的CPB。但迄今文献中尚未见到关于直接用极谱法来测定和研究CPB的报导。本文所报导的是作者用交流电示波极谱法和普通极谱法,对CPB进行分析方法和稳定性的研究结果,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