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日前,作为"天河工程"研究团队的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接受专访,就"气象学家等质疑'天河工程'"报道引发各界关注,回应业界质疑和担忧的几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天河工程",重要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黄河缺水的问题。根据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核算,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已由原来的580亿立方米减少为535亿立方米,黄河来水如果持续减少,而且发生的概率还很高,今后  相似文献   

2.
穿过百余株银杏树组成的"守望林",一座名为"地上天河"的铜质雕塑在脚下延伸——蓝色"河流"自丹江口水库,一路北上,从秀美的山岭流向广袤的华北平原,奔波千里,最终抵达北京颐和园团城湖. "走过这条'地上天河',我们就来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终点——团城湖明渠."顺着讲解员王昭手指的方向望去,一池碧水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江水进京以来,每年都有数万名市民来到团城湖明渠纪念广场,聆听34.5万库区移民舍小家、顾大家,数十万建设者创造工程奇迹的故事,饮水思源.  相似文献   

3.
从提出"南水北调"到今天已经过去半个世纪,数亿炎黄子孙殷殷以待的梦想变为现实.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战略性设施,是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示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建成通水,向中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一个伟大国家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首都人吃上我们这干净的水,我们很骄傲,很自豪." "国家为南水北调工程投入了这么多,我们要更加珍惜水资源,守护好这一江清水." …… 来到陕西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汉中、安康、商洛三市,老百姓一句句朴实而充满感情的话语,道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一江清水永续北上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01,(11):23
中山医科大学陈系古教授等人在国际上率先使用被丢弃的人体皮肤细胞与家兔卵母细胞结合,成功克隆出100多个人类胚胎,这些胚胎可以用作治疗性克隆研究,获取人类胚胎干细胞.人类胚胎干细胞可在体外诱导分化,克隆出人体全身所有的200多种组织和器官、但这一在治疗性克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成果公布后,立刻遭到一些人的质疑.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4位专家联合致电<文汇报>,认为该成果亵渎了人类尊严,是对生命伦理的"突袭".  相似文献   

6.
渠成,水到     
"水碱少了,泡的茶更香了."自打6年前喝上南水北调的水,北京、河北、河南等多地居民都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 然而,很多居民不知道的是,从1952年10月第一次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到2014年12月汩汩南水正式奔流北上,这中间已走过了62个年头. 南水北调工程,被称为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涉及主体及配套工程建...  相似文献   

7.
对“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和生态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受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长期普遍使用的"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质疑,在钱正英、沈国舫、刘昌明三位院士的建议下,国务院责成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专题研讨,并提出意见。在5月18日召开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各抒己见,见仁见智。虽未完全达成共识,但讨论热烈深入。本刊特辟此专题,刊载讨论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     
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6年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优质的"南水"奔流北上,京津冀鲁豫多地居民逐渐告别了高氟水、苦咸水,供水格局也从此开始改变。"南水"是怎样北调的?水质水量如何保障?南水北调对沿途生态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我国还有哪些跨流域调水工程?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1,(7):19-19
各种应酬,加上访亲探友,不免多饮几杯。于是,各种"解酒药"又成了不少人的"护身符"。记者走访北京市的多家药店后发现,打着保肝、醒酒等各种旗号的"解酒药",纷纷被摆到了显眼的位置。对此,专家指出,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很大,很多解酒药号称能保  相似文献   

10.
歼击机,空中对抗……在不少人眼里,国防科技战线应该是男人的"势力范围。在中国歼击机设计研究的基地,则有一位留着齐耳短发的航空女专家——601所第一位女副总设计师赵霞。  相似文献   

11.
正伴随着越来越多城市加入抢人大战,引进人才的门槛在"拼抢"中不断被放宽和降低,其中与楼市调控政策紧密相关的户籍限制资格也被打开。有人质疑,各地引才新政给了购房者甚至炒房者便利,在引才的同时也在给楼市松绑。目前,"抢人大战"参与度最高的城市,多数是正在崛起的"新一线城市",大部分都处于扩张与产业转型期。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抢人大战"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动力与区域经济版图变化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2.
有关"自主知识产权"术语身份以及概念内涵的质疑是基于术语规定论提出的,文章尝试从术语描写论的角度,对相关质疑产生的客观原因提出自己的解释。对比分析了"知识产权"与"自主知识产权"概念内涵与适用领域,认为这两个概念虽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既不是同义术语,也不是包含关系。"自主知识产权"是一个政策术语而非通常人们认为的法律术语。  相似文献   

13.
<正>"动态防卫力"是日本防卫省近年来时常挂在嘴边的说法。为应对同邻国的领土争议,日本自卫队越来越强调"机动作战",对能够快速反应的部队大量投入资源。作为陆上自卫队唯一以"空中骑兵"自居的快速反应部队,第12旅团由大量军用直升机武装起来,号称能对"西南有事"等情况采取快速应对行动。最近,日本《航空世界》杂志记者小野昌男,披露了自  相似文献   

14.
汪忆 《科学大观园》2013,(18):78-80
2013年2月20日上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大礼堂里聚集了200多人。一位组织者介绍说,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向大家解释,一项关于体重与死亡率的最新研究为何是错误的。这项研究报告于2013年1月2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综合分析了97项研究的结果,而参与这些研究的受试者达到288万人。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流行病学家凯瑟琳·弗莱戈带领的课题组研究发现,按照国际通行的体重评价标准,超重人群比体重正常人群在同一时期内的死亡率可能要低6%。这一结果刚公布就掀起了轩然大波。同时,该结果也引起了一些公共健康专家的强烈质疑。哈佛大学的营养学家兼流行病学家沃尔特·威利在接受电台记者采访时说:"这项研究简直就是垃圾,不值得大家浪费时间去关注它。"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由于该工程所提供之水成本过高,因而未必是拟议中的工程的主要受惠地区-北京、天津、河北所需要的。所谓需要只能是相对于合理的代价而言。同时,由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该地区真正缺少的不是远来的“南水”,而是调蓄不均匀自然来水的手段和适量的黄河水。文章认为,以比较低廉的代价即可增加相当大的水调蓄能力,若再大力推进城乡产业的节水化,提高水的再利用率并适当利用黄河水,完全可以解除该地区水荒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正>多家媒体均对"智能健康筛查机器人"提出过质疑。报道一致认为,多项智能筛查的结果与医院体检结果存在差异。记者深入探究,疑点重重。专家建议体检、看病去正规医院。无独有偶,山西卫视、《中国消费者报》、《海口日报》、《海南特区报》、金华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均对"智能健康筛查机器人"提出过质疑。报道一致认为,多项智能筛查的结果与医院体检结果存在差异。——2分钟就测出70余项指标  相似文献   

17.
正用人工干预方式改变大气水汽分布,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往黄河流域,这就是科学家提出的"天河工程",这究竟是创新构想还是当代神话?每年一到夏天,中国南方很多地方就会饱受洪涝灾害的困扰,而在中国的西北,缺水干旱依旧是一种常态。有没有可能把中国南方过多的雨水资源调一些到北方?这样的想法听起来有一些疯狂,可中国的一支科学家团队却下定决心来试一把了。这个科研团队的领衔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  相似文献   

18.
建议逐步改正“生态环境建设”一词的提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和生态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受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长期普遍使用的“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质疑,在钱正英、沈国舫、刘昌明三位院士的建议下,国务院责成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专题研讨,并提出意见。在5月18日召开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各抒己见,见仁见智。虽未完全达成共识,但讨论热烈深入。本刊特辟此专题,刊载讨论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特高压跨区域输电工程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特高压工程对受端区域大气环境改善的定量影响值,国内外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项目针对特高压工程大气环境效益定量评价的需求,构建特高压工程大气环境效益定量评价技术策略、建立评价方法;综合考虑气象、地理等信息,以及污染物排放后的物理化学过程,建立科学的计算模...  相似文献   

20.
环境和生态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受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长期普遍使用的“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质疑,在钱正英、沈国舫、刘昌明三位院士的建议下,国务院责成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专题研讨,并提出意见。在5月18日召开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各抒己见,见仁见智。虽未完全达成共识,但讨论热烈深入。本刊特辟此专题,刊载讨论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