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 《科学大观园》2012,(23):15-15
美国《女性挚友》杂志刊文指出,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不都是疾病的表现,还可能是“压”出来的。爱忘事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中的确会让记忆力出现问题。不过幸运的是,一旦压力消失,你的脑力还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专家称,运动使人思维敏捷,散步、爬楼梯、跳舞都能改善记忆力。  相似文献   

2.
要学会释放压力不少人对工作、对家庭、对自己都有不同程度的不满,他们中有些人喜欢在压力中生活,在压力中迎接挑战,以从中获得一种惬意的满足。但一个人不是每次都有好运气,况且压力太重也会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久而久之便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技术压力是以计算机为标志的新技术给现代人们带来的不良影响或适应性疾病。该现象已引起国外学者较多的关注和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到技术压力的内涵界定、类型和结构、形成原因、解决策略以及研究方法等。综观国外技术压力研究,在理论探讨、文化背景、信息通讯技术外的其它技术压力、技术压力的作用和落后国家的技术压力研究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应当成为今后技术压力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09,(5):46-46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心理压力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肌体患病。现代生活的压力,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我们。那么,怎样才能摆脱压力呢?据研究,下列20种心理调节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减压方法。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3,(17):48-49
很多"白富美"给人的感觉是光鲜亮丽,没有烦恼,我们始终感觉不到她们有什么压力。其实,在生活中,很多白富美也是普通的女性,她们也会有压力的时候,那么,这些女性存在哪些女性心理呢?对于生活高质量、物质水平充裕的她们来说,她们会有哪些心理疾病呢?  相似文献   

6.
心理疲劳并不是身体疲劳,与性生活中活动量的大小也没有关系。它最主要来自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压力感。这里说的压力感并不在于所受的压力太大,而是在受到压力之后自己觉得无法释放,从而打击和削弱了自信心。所以,有的人在大灾大难中反而磨炼了意志和能力,有的人却因为一些接连不断的小矛盾、小困难而感到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7.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励人奋进向上,完全没有压力会使人疲乏、懒散;但压力太大又会使人因无法承受而出现心理问题。目前,不仅是成年人有心理压力,孩子也不例外。作为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因为对孩子来  相似文献   

8.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励人奋进向上,完全没有压力会使人疲乏、懒散;但压力太大又会使人因无法承受而出现心理问题.目前,不仅是成年人有心理压力,孩子也不例外.作为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因为对孩子来说,父母应该是他们最重要、最信任的人.  相似文献   

9.
本项目围绕"多重压力影响下近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典型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机理"和"典型生态系统的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多重压力的响应"这2个关键科学问题,针对多重压力对近海生态系统产出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提高预测的水平,为实现我国近海生态系统的可持续产出与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项目选择东海陆架与山东半岛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食物网的相互作用为主线,紧扣2个科学问题开展了以下3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多重压力对近海典型生态系统中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调控作用、东海陆架缺氧区生态系统的功能对多重压力的响应过程和近海典型增养殖区的食物生产对多重压力的适应性响应机制。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海洋生态系统多学科交叉与整合研究队伍的能力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近海生态系统数据系统和资料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4,(5):49-49
<正>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压力是刺激食欲和抑制消化的罪魁祸首。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既要力求在职场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又要兼顾家庭,长期被压力缠绕着,饮食和睡眠不规律,怎能不胖呢?看着体重秤上的数字在不断增加,心理压力就更大了。压力是指人在面临威胁或者过高的期望时,内心所发生的冲突等情绪体验,并由此产生的行为和生理反应。当遇到压力时,人  相似文献   

11.
健康之友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女性终生都比男性所承受的压力大。这项研究对6000个英国人进行了调查,发现有压力的女性比例为63%,而有压力的男性比例仅为51%。工作的母亲感到压力的比例更大,高达67%。即使到了生命的晚期,女性的压力也比男性大。有半数以上的祖母,感到带孩子有压力,而老年男性感到有压力的比例仅为38%。就年轻人来说,“工作狂”男女虽然都有,但总的来说,女性感到有压力的为64%,男性感到有压力的为55%。科学家认为,男女之间的这种差别,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人生活紧张,普遍处在较高压力的状态下。虽说适度的压力是一种“生活的刺激剂”,但过度的压力常引起身体的不适,即所谓“过犹不及”。如果完全没有压力的话,许多生活就会缺乏趣味;但压力处理失当,又会招致相反效果。当遭遇压力而无法缓解时,可能会出现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以及胸部疼痛等现象。新的研究证明。心理压力可使人血压升高,以压迫心脏的冠状动脉,使之产生痉挛,增加血中不良物质含量,造成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压力是不同的,根据人们对压力的感受,压力大致可分为:最大、大、中、小和最小5个等级。与“最大”级压力相关的事件:丧偶、离婚、分居、服刑、至亲故去、个人受伤或生病、结婚或失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4,(17):51-51
<正>提到压力,许多人可能马上就联系到焦虑、紧张、失眠等负面的、具有伤害性的概念。确实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而且会给人的生理心理方面带来诸多的不良反应,一直被视为公众健康的敌人。可是,压力就真的是"坏"的吗?心理研究表明,其实,压力只有在你觉得它是健康威胁的时候才会对你的健康有不利的影响。当你视压力为积极、正面的,就可作为生命中的激素,促进个人成长;若你将其视为消极的、负面的,就会成为个人的死敌,令人喘不过气来。而生活中的我们,却总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10,(19):46-47
<正>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也急剧上升。那么,导致现代人心理疾病的诱因是什么呢?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在社会整体节奏迅速加快的同时,都市白领群体更是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他们中的很多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14,(7):45-45
正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剧,很多人的幸福指数越来越低,这样就使得很多人成天心情不好。其实,摆脱糟糕的心情也很容易,大家只要时常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并进行一些常规的心理保健即可。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剧,很多人的幸福指数越来越低,这样就使得很多人成天心情不好。其实,摆脱糟糕的心情也很容易,大家只要时常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并进行一些常规的心理保健即可。1、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内省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06,(13):34-35
1.不要赖床这里有个不要赖床的原因:《综合精神病学档案》2002年2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睡得过多会减少平均寿命。该研究发现,就死亡率而言,每晚睡8个多小时的人明显比按照正常睡觉的人高。但是,常常在深夜参加社交聚会的人不要洋洋得意。研究人员说,睡觉时间少于4个小时,也会增加死亡率。每晚睡6~7个小时的人最长寿。2.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彻斯特梅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发现,乐观的人在早亡概率上比那些悲观的人少50%。发表在2002年8月期《梅约临床学报》上的这些研究结果清楚地显示,保持积极生活态度的人很可能压力少,能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8,(10):49-49
建筑室内环境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由于现代人平均80%~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室内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控制和改善室内环境,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创造健康、舒适、高效的室内环境是绿色建筑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内涵,是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一项紧迫任务。全面系统地开展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控制与改善关键技术研究,提高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水平,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设计、施工部门提供有效、可靠的技术手段,对改善我国严重的室内环境质量恶化问题,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引导建筑装修行业健康发展,形成我国良好的室内环境设备与工程产业,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在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越来越多国家出现少子化现象.在南欧、东南欧、东欧以及东亚的部分国家,生育率则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研究人员指出,总和生育率的极低(低于1.5)或超低(低于1.3)现象是全球生育率转型进程中令人意想不到的转折,也正是因此,决策者和公众普遍担心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公共财政、养老金体系、社会保障和卫生事业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个人都有不知所措的时候,有时甚至感到压抑的时候。也许你需要时间和精力关注家庭,也许你有一个同事让你咬牙切齿,也许你或你爱的人生病了。当你无可控制事情时生气、不知所措、压抑,你该怎么办?我相信如果在你的日常生活方式将植入预防性压力管理,你可以轻易地应对你面临压力的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