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共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为了分析小麂的活动节律及影响其行为活动的相关因素,将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小麂照片进行处理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小麂的日活动节律存在显著差异(T=12.754,df=23,P<0.01),活动峰值出现在早上6:00—7:00和...  相似文献   

2.
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红外相机技术研究了白鹇的行为时间分配、日活动节律、集群模式以及季节变迁对其活动节律的影响.共获得216个有效样本,共观察到白鹇216群次,计271只次.结果表明:白鹇的主要行为类型有警戒、觅食、梳理、育幼和移动.其中警戒和移动是白鹇的主要行为,分别占其总行为的46.18%和40.63%,依次是觅食占10.82%、育幼占1.58%、梳理占0.79%.白鹇的行为具有明显的节律,觅食和梳理行为有2个高峰期,育幼只有1个高峰,警戒和移动行为没有显著的时间波动.在不同的季节,白鹇的5种行为中只有警戒行为具有显著的节律性.白鹇的集群大小为1~6只,平均1.37±0.74只,其集群类型包括单雄、单雌、雄-雄、雌-雌、雄-雌和母-子6种类型,以单雄群为主(占52.2%),单雌群次之(占35.2%),然后依次是雄-雌群(占6.0%)、雌-雌群(占3.9%)、母-子群(占2.3%)和雄-雄群(占0.4%).白鹇多以单只型为主.在春季期间开始出现了母-子群,冬季期间单雄集群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3.
喀斯特生境中白鹇的活动节律、时间分配及集群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 hm~2森林大样地及其周边地区布设35台红外相机,在12 427个相机工作日中共获得白鹇有效照片495张(组),独立有效照片381张(组)。采用日活动强度指数、日行为频次比例和月行为频次比例来分析白鹇的活动规律和时间分配,同时统计白鹇的集群情况,结果表明:(1)白鹇每日有4个活动高峰期,且雌性白鹇的活动高峰期比雄性早1~2 h;(2)白鹇的主要行为是移动和觅食,分别占总行为频次的51.33%和37.20%,其余4种行为分别为警戒6.29%、对抗2.10%、休息1.68%、梳理1.40%,雌雄白鹇间在移动(t=2.266,df=28,P=0.038)和警戒(Z=-2.270,N=30,P=0.023)这2种行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仅雄性白鹇在旱季的觅食行为比例显著高于雨季(t=0.252,df=13,P=0.026),而其他行为频次比例无显著的季节性差异;(4)白鹇集群群体的个体数量为2~6只,其中2~3只比例最大,占95.06%;(5)白鹇有雌性集群、雄性集群及混合集群3种方式,在雨季以单性集群(尤其是雌性集群)为主,而在旱季则以混合集群为主,存在显著差异(SymbolcA@~2=6.984,df=1,P=0.008)。白鹇表现出来的活动节律、时间分配以及集群行为是对喀斯特石山栖息地的一种行为适应和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4.
雅鲁藏布江加查峡谷内栖息着种类丰富的野生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喜马拉雅鬣羚(Capricornis thar)也生活在峡谷内,但一直未见喜马拉雅鬣羚的系统调查研究,而影响对喜马拉雅鬣羚的科学保护。因此,为了促进加查峡谷后续开展科学、有效地保护和管理工作,2020年5月到2022年12月,在加查峡谷内共布设85台红外相机对喜马拉雅鬣羚进行监测,并且对喜马拉雅鬣羚的活动节律进行初步研究。相机总工作天数39 109 d,其中80台相机拍摄到喜马拉雅鬣羚,共获得有效照片15 744张,其中独立有效探测照片数2 650张。研究结果:1)喜马拉雅鬣羚全年的日活动节律呈现双峰型,活动高峰出现在4∶00—6∶00和19∶00—21∶00,活动低谷出现在10∶00—15∶00;2)四季对比发现秋季的活动强度比春、夏、冬季高;3)旱季的活动高峰比雨季的活动高峰提前1 h,并持续更长的时间;4)喜马拉雅鬣羚为夜行性动物。使用红外相机对加查峡谷进行了近两年半的监测,对峡谷喜马拉雅鬣羚的活动节律有了一定了解,为后续的研究、保护以及管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佛坪国家级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与同域分布的兽类物种活动节律,于2021年12月—2022年8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三官庙保护站冬、夏两季的兽类物种活动进行了调查。共布设44台红外相机,两季度累计4 363个相机工作日,获得1 150张兽类独立有效照片,共鉴定出18个兽类物种,分属4目11科。计算了冬、夏两季兽类物种相对丰富度(RAIs)。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了兽类物种冬、夏两季的活动节律,并将大熊猫与同域分布,且存在生态位重叠的兽类的活动节律进行了重叠分析。研究结果可为佛坪保护区的大熊猫与同域分布动物的时空生态位分化,栖息地利用等研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活动节律和集群行为是评价野生动物种群状态的重要参数.本研究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吉林珲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陷阱法对东北梅花鹿(Cervus nippon mantchuricus)种群的活动节律和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全年日活动节律具有明显的双峰趋势,主要在晨昏前后活动,且日活动节律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夏两季的活动强度较大,秋季次之,冬季的活动强度最小且持续时间最短;监测期内梅花鹿的平均集群大小为(1.42±0.03)只,集群大小和集群类型出现的频次在全年及各个季节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1~2个个体出现的频次最高,主要集群类型为雌性单个个体和雄性单个个体,其次为雌性群和母子群.梅花鹿的行为表现差异受生活史特征、气温、日照长度和人类活动的季节性变化等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在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选择一群白头叶猴全雄群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相关的行为数据,从中探讨群大小和组成对白头叶猴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头叶猴全雄群的日活动节律表现为上午和下午的觅食高峰,中午进入长时间的休息期.全雄群一天中活动时间有48.7%用于休息,23.3%用于移动,18.5%用于觅食,用于玩耍、理毛和其他行为的时间较少,分别占日活动时间的7.2%、1.9%和0.4%.除用于玩耍时间外,它们用于其他活动的时间分配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与雨季相比,旱季里全雄群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玩耍.分析表明,白头叶猴全雄群和两性群群大小和组成的差异明显影响着它们的活动时间分配.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家重大工程川藏线建设需求,为降低道路建设和运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于2019年6月—2021年6月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拟建川藏铁路沿线(康定至巴塘段)6种有蹄类动物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在6种有蹄类动物中相对丰富度最高,其次为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水鹿(Rusa unicolor),野猪(Sus scrofa),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2)毛冠鹿与中华鬣羚的年活动格局具有较高的相似度,1—4月相对丰富度为全年最低,5—6月逐渐上升,7月达到全年最高峰,之后逐渐降低。3)毛冠鹿和马麝的日活动规律相似,均属双峰型,具明显晨昏习性;野猪和水鹿日活动模式呈单峰型,水鹿活动曲线呈U形,午间出现低谷,属于特殊的单峰模式;中华鬣羚和中华斑羚活动规律不明显。4)毛冠鹿和野猪在旱季和雨季的日活动节律具有明显的分化。5)水鹿和马麝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毛冠鹿和野猪是典型的昼行性动物,中华鬣羚和中华斑羚不具有明显的昼夜行性...  相似文献   

9.
动物的活动节律是动物对时间资源利用的重要体现,同域分布物种间对时间利用的差异是物种共存机制之一.为了研究喀斯特石山生境中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和红颊长吻松鼠Dremomys rufigenis的活动节律,进一步探讨这两者的时间生态位分化,2015年9月—2016年10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  相似文献   

10.
许鹏  李言阔  缪涛  黄燕 《江西科学》2015,33(3):324-329
2005-2006年,在陕西省青木川自然保护区使用瞬时扫描取样法研究了野生川金丝猴的时间分配与活动节律。结果表明,取食、移动和休息构成了川金丝猴日活动的主体。川金丝猴用于移动和取食的时间占总活动时间的76.5%,其次是休息行为占14.4%,理毛行为占6.4%,玩耍行为1.3%,警戒行为1.1%。冬季和夏季,川金丝猴花费在各种行为的时间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取食行为和交配行为没有显著差异。冬季,休息和理毛行为显著增多;而移动行为、玩耍行为和警戒行为显著减少。每天上午和下午,川金丝猴分别有一个取食高峰。夏季取食高峰分别发生在8:00-9:00与16:00-18:00;冬季取食高峰分别发生在9:00-10:00与16:00-18:00。冬季和夏季,川金丝猴昼间均有一个明显的休息高峰,夏季在13:00-14:00时间段,冬季在11:00-13:00时间段。冬季和夏季,川金丝猴群昼间均有2个明显的移动行为发生高峰,夏季在9:00-11:00和15:00-16:00时间段,冬季在8:00-9:00和15:00-16:00时间段。移动高峰期川金丝猴群在取食点之间进行长距离的群体迁移。冬季理毛行为高峰发生在11:00-12:00与17:00-18:00时间段。夏季理毛行为的高峰发生在下午14:00-15:00与16:00-18:00时间段。  相似文献   

11.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是中国特有的典型亚热带山地森林动物,狭域分布于安徽东部和南部、浙江西部和南部、江西东北部和福建北部,且数量稀少,已有30年没有新分布报道。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研究区先后10次拍摄到黑麂红外线照片,1次野外目击到实体。初步调查认为黑麂在该研究区主要栖息于海拔1 000~2 160 m范围的山顶灌丛草甸、针阔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鉴于黑麂的濒危状况,迫切需要加强武夷山区的黑麂跟踪监测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蛋白腺提取液凝集活性进行测定,初步提取其凝集素并进行部分性质鉴定.结果表明:在同型巴蜗牛的蛋白腺中存在凝集素,具有血球凝集活性,能够凝集9种动物红细胞,其中,对家兔红细胞的凝集活性最高,可达28,不过,其对家兔红细胞的凝集活性明显依赖于Ca2+;在pH值为7.0~8.0的范围内其凝集活性较稳定,保持100%的凝集活力;温度为40℃持续作用10 min后就失去活性;向同型巴蜗牛蛋白腺提取液加入45%的固体硫酸铵使凝集素沉淀,再用不同饱和度的硫酸铵溶液依次对沉淀物进行抽提,抽提物的比活力提高了约2.56倍,总活力回收为20.00%.  相似文献   

13.
涡北煤矿存在地热异常现象,测温孔地温梯度高达3.33℃/hm。为揭示矿区地温场特征,根据测温孔资料和矿山生产地质资料对主采煤层82煤底板温度与埋藏深度之间关系及地温梯度等值线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26,F22断层对地温分布控制作用明显,该区地温异常的原因是深循环地下水上升引起局部地温增高。  相似文献   

14.
对两类已有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并探讨两者间的异同。采用GIS空间分析中的最邻近距离、基尼系数、核密度等指标, 利用SPSS及地理联系率等地理分析方法, 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方面, 探讨国家级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得到如下结论。1) 两类国家级湿地公园不同发展过程与各自主管部门的决策及政府政策环境密切相关。2) 两类国家级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类型均属于凝聚型, 区域呈集中分布, 分布均衡性低, 区域间差异大; 但呈现不同的分布密度特点。国家湿地公园在苏南?浙北、鄂东?湘北和鲁西南3 个地区形成高密度圈, 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则在苏南和鲁东北地区形成两大高密度圈。3) 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不仅受湿地资源等自然条件影响, 还受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以及政府理念、资金投入、法制建设等人文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城市雨水径流水质监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雨水水质控制是现代城市雨水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区屋面雨水、院区雨水、市区道路雨水3种下垫面下的径流水质进行监测,分析了径流污染物随降水的变化过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提出了院区雨水水质控制措施,为城市雨水利用提供了决策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陕西五所高校的4774名新生进行心理测查,结果发现,女生在大多数因子上的得分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的大多数因子分也显著高于独生子女。从总体上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出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农村学生逐渐降低的趋势,文史类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理工和艺术类学生。说明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区以及专业差异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生源特点具有针对性地开展。  相似文献   

17.
重庆紫色土硼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庆地区紫色土壤为对象,研究紫色土硼的有效性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供试土攘有效硼含量在0.076~1.60 mg/kg范围内,平均值为0.183 mg/kg,参照<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施肥>进行评价发现,其中有87.16%的土壤样品有效硼含量很低,11.49%有效硼含量低,有99%的供试样品低于缺硼临界值.有机质、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和母岩母质对其有效硼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在pH≥6.5的范围内,有效硼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但在pH<6.5的范围内却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减少,pH值的降低和CEC含量的增加,都会使有效硼含量随之增加,其中对硼有效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有机质.  相似文献   

18.
利用Moran’s I指数对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创新产出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索不同因素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创新产出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特征,江苏、浙江、上海3个省级行政区已成为典型的区域创新“热点”,并对周边区域形成辐射效应;R&D人员全时当量、R&D投入强度、每十万人中高校在校人数以及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在不同区域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在明确图书馆知识管理概念的基础上,借鉴企业界实施知识管理的成功典型模式,并结合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征,探讨了图书馆知识管理实施的3种模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旅游产业经济规模也在持续壮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旅游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盲目投资的现象与融资瓶颈等问题.旅游业是实现旅游资源产业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以产业运行的方式对旅游业投资效率进行评价分析还未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对旅游业投资效率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理论及方法构建出旅游业投资效率模型,并以青海省旅游业作为模型验证对象,针对青海省18个景区,选取旅游收入、旅游景区数量、酒店数量等指标,采用DEA模型分析青海省旅游业2016-2018年的投资效率,进一步提出应对措施,为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