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实验对碳纤维增强铅—10%锡复合材料在扫描电镜下作单轴拉伸,对它的断裂过程作动态观察。试验观察表明,碳纤维增强铅锡合金复合材料有两种断裂机制:一种是复合材料的失效受纤维断裂的控制;另一种是受基体的过早开裂的控制。作者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液态金属渗透法把碳纤维与熔融锌和锌合金制成复合材料。测定其纵向拉伸、冲击以及在润滑条件下的耐磨性。试验结果证明;经碳纤维复合后,锌合金的拉伸强度与耐磨性有明显改善,其效果尚受到碳纤维的取向、分布与体积百分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通过碳纤维增强铅基复合材料的断裂过程分析,探索软金属基体经纤维增强后其复合材料的断裂行为。作者选择了纯Pb、Pb-Sn10%、Pb-Sn5%-Sb17%三种不同成份的合金作为基体制成复合材料,拉断后对断口进行了宏观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基体本身的机械性能、纤维与基体间界面的结合强弱及纤维在基体中分布均匀程度均影响铅基复合材料的断裂过程,从而影响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因此文章指出,软金属基复合材料欲获得高的断裂强度,应选择强韧性有一定配合的基体,并具有适当的基体与纤维的界面结合强度,纤维在基体中的均匀分布也应设法保证。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连续规模化生产以及碳纤维在尼龙6复合材料中的均匀分布,采用了长径比为32:1的SLJ-35B型双螺杆挤出机.结果显示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分布非常均匀,碳纤维平均长径比约为20:1;在潮湿环境下与纯尼龙相比,碳纤维增强后的尼龙6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的稳定性明显增加;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碳纤维与尼龙基体强化学耦合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整体粘结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碳纤维的性能特点,研究了连续分级电沉积的工艺,设计并制造了连续三级电沉积曲专用设备,采用连续三级电沉积加真空热压扩散的方法,制备了碳纤维(长纤)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其单轴向抗拉强度可达590MPa。试验表明:上述制备方法,不仅操作温度低,纤维体积比易于调整,纤维排布均匀,可连续作业,成本较低;而且能制备较高性能的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6.
碳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是一种集结构和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材料,与普通水泥比较,它高强、导电,对温度和应力敏感,具有电磁屏蔽等特征,介绍了碳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应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着重展望了其在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轻骨料(陶粒)碳纤维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单轴抗压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发现掺入质量比为5%的碳纤维后,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2%-3%,弹性模量也有所增大.根据应力-应变关系和试件破坏断面图像,运用纤维间距理论,得出了轻骨料(陶粒)碳纤维混凝土中碳纤维间距平均为2.05mm,单方碳纤维轻骨料混凝土中碳纤维的数量为3.77×107根.结果表明,轻骨料(陶粒)碳纤维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和断裂韧性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8.
碳纤维补强加固混凝土结构是近凡年新兴的一种结构加固方法,其较传统的加固技术有轻质、易施工、耐腐蚀等诸多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碳纤维补强加固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其在结构中的应用,以及其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9.
聚氯乙烯是我国产量最大的热塑性树脂之一,但当它单独用作结构材料时,它的拉伸强度、硬度、弯曲模量及软化点较低,因此本文将采用短切碳纤维与PVC复合,通过配料混匀→混炼→压片→裁样条→力学性能测试的工艺流程,对制得的试样进行缺口冲击试验、拉伸性能测试等,分析了短切碳纤维含量对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达到改良其特性的目的,为最终实现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陶瓷粒子增强的锌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陶瓷颗粒碳化硅、氮化硅、三氧化二铝为增强体,锌铝合金ZA-27为基体,通过对陶瓷颗粒进行预处理、机械搅拌和合金化等技术,将陶瓷颗粒与熔融状态的锌铝合金复合成均匀的浆料,用挤压铸造法挤压成型,得到陶瓷颗粒锌铝合金复合材料铸件。在金属基体上,均匀分布着陶瓷颗粒。在有润滑和无润滑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耐磨减摩性能均比ZA-27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碳纤维毡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长碳纤维开松针刺成毡,并通过双钢带压机制备了碳纤维毡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CFRPP),考察了碳纤维长度、含量、纤维毡的针刺及针刺类型、基体改性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断面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以分析CFRPP界面结合情况。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的纤维长度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基本没有影响;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的碳纤维质量分数约为30%;碳纤维毡经三角形针针刺后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得到较大幅度提高;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P)能够改善碳纤维与聚丙烯的界面结合,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最适宜的相容剂MPP的质量分数约为20%;将长度为80mm的碳纤维用三角针刺成毡后,以MPP改性的聚丙烯(wMPP=20%)浸渍制备得到碳纤维质量分数为30%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203.3 MPa,拉伸模量达16.6GPa,弯曲强度为223.2 MPa,弯曲模量达到12.0GPa,缺口冲击强度为752.2J/m。  相似文献   

12.
碳纤维(CF)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抗疲劳,低热膨胀系数,导电、电磁屏蔽等综合性能优良。环氧树脂(EP)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绝缘性能、耐腐蚀性能、黏接性能和低收缩性能。基于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近年来研究进展的综述,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将二聚酸(dimer acid,DFA)改性缩水甘油胺类环氧树脂(4,4'-methylenebis(N,N-diglycidylaniline)/N,N,N',N'-tetraglycidyl-2,2-bis [4-(4-aminophenoxy) phenyl] propane,TGDDE/TGBAPP),并和其他...  相似文献   

14.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正交切削过程中能量耗散和切削加工质量分析的不足,基于Hashin失效准则建立CFRP切削加工宏观动态仿真模型.模型分析了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对能量耗散的影响规律,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纤维方向和刀具结构的切削表面质量,所得结果与相关实验的加工缺陷趋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两类具有压电和压磁效应的典型陶瓷基材料的硬涂层,考虑硬涂层材料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特征,建立硬涂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叶片动力学模型,基于模态分析的方法得出硬涂层材料对叶片固有频率的影响,采用谐响应分析方法研究叶片的振动响应特性,并对叶片不同转速下的固有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硬涂层材料涂覆的厚度及位置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叶片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压电效应的硬涂层材料涂敷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叶片上可以减小振幅,从而达到减振的目的,且涂敷在叶盆上的减振效果优于涂敷在叶背上。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固液相复合方法获得钢/锌基合金双金属型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界面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断口特征等方面做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不同制备工艺过程,工惨数对复合界面微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铸造高强度锌基合金 ZA27和添加有少量合金元素的 ZA27S,在油充分润滑条件下,与青铜 ZQSn6-6-3、ZQSn10-1进行了摩擦、磨损特性的对比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摩擦系数随载荷的变化并非为定值。载荷增加时,摩擦系数下降,其中以 ZQSn10-1下降最多,ZQSn6-6-3变化最小。轻载时锌基合金的摩擦、磨损特性与 ZQSn6-6-3相近,明显优于 ZQSn10-1;重载时又与 ZQSn10-1相似,远比 ZQSn6-6-3好,尤以 ZA27S 最佳。此外,锌基合金比锡青铜具有更好的跑合性和建立油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聚醚醚酮由于其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被誉为工程塑料综合性能之王,是首选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的优质基体。高性能聚醚醚酮与强性能碳纤维的高强联合,而制得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的高性能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CCF/PEEK),为实现以塑代钢从根本上解决某些工程问题提供了高性能的材料。该文针对近年来国际CCF/PEEK复合材料研究前沿与热点,总结阐述CCF/PEEK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作为建模计算平台,应用Python语言编程,实现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中纤维体积分数含量的控制和各向异性材料局部坐标与整体坐标下输出变量的转换,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预测,提出了预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的新方法.可对不同性能的纤维、基体材料、不同纤维体积分数含量、不同纤维铺设铺层角度、不同加载方向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款纯电动汽车保险杠轻量化设计的要求与可制造性,设计了一种整体式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保险杠,并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Kriging近似建模技术与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保险杠能够满足耐撞性要求,并达到减重36.4%的轻量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