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汪玢玲教授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在中国民俗学史上 ,以《民俗学运动的性质和它的历史作用》一文 ,第一个起来破了民俗学是资产阶级伪科学的坚冰 ;《蒲松龄与民间文学》将蒲松龄作为民间文学搜集家、民俗学家来研究 ;《中国虎文化研究》发现了中华万年虎文化 ;所主编的《中国民俗文化大观》是篇幅最大、门类最齐全的中国民俗典籍 ,她以“一文三书”奠定了在中国民俗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台湾学者陈益源博士的《民间文化图像——台湾民间文学论集》一书已于2001年12月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陈益源博士现任台湾中正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民间文学研究室主任,在古典小说、民间文学、民俗学和域外汉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民间文学图像》一书是作者最新结集的一部专门研究台湾民间文学的专著,收有《明清时期的台湾民间文学》、《中国大陆整理出版的台湾民间文学》等10篇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的在近年新作。该书作为由徐杰舜、周大鸣主编的《人类学文库》之一种,为读者了解台湾民间文化及其研究现状打开了一个通明的窗口。…  相似文献   

3.
刘锡诚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民俗学家,还是一位广大中青年民俗学者的良师益友。 第一次读到刘锡诚先生的名字,是在1980年。当时我还是大学三年级学生,准备往民间文学方面发展,老师向我介绍了刘锡诚先生编译的《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苏联民间文艺40年》和《高尔基与民间文学》等书。可见,刘锡诚先生的书虽然编译于20世纪50~60年代,但对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民间文艺学的恢复和发展仍在理论上起着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浙江畲族史》作为研究畲族文化的代表作,已于2010年1月出版。书中对“畲族民间文学”的论述,是畲族历史叙述的重要辅助,是研究畲族民间文学的范本,其论述繁简得当、事例典型,是作者民族情感的重要表达。  相似文献   

5.
由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特殊性,目前虽有《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和各省市制定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但却不能有效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因此,制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就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对于民间文学的研究而言,类型和母题索引不仅仅具有资料学意义,而且它也是科学方法的基本工具。类型索引的编制与民间文学的研究动态密切相关,它的编制呈现了民间文学研究思潮的变迁。中国民间文学类型、母题索引的编纂缘起于19世纪80年代,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编制史的梳理过程,可以看到由于编纂者和编纂时代以及所涉及资料不同,它们的适用范围以及在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思想史上的意义亦大不同。《中国人类起源神话母题实例与索引》与国际通行的"AT分类法""ATU分类法"相契合;编纂者在书中列举了汤普森母题项,这使得读者可以了解中国神话在世界的位置以及它与世界民间叙事的关联;同时此索引编制中标注的关联项使读者能在中国神话各个类型中建立通道。《中国人类起源神话母题实例与索引》适应了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数字民俗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它的编纂模式适用于历史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数据库之建设,是人文科学领域研究新方法的前行者。但由于本编目出版时间尚短,其意义与价值尚停留在理论层面,不知未来的践行中,是否能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7.
清代笔记中水鬼渔夫型故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笔记中水鬼渔夫型故事的比较研究顾希佳清代笔记小说卷帙浩瀚,蔚然大观,在民间文艺学范畴里审视清代笔记,必将有助于民间文学史的研究。80年代,汪玢玲先生有《蒲松龄与民间文学》一书问世①,对这位清代著名作家与民间文学的关系作了深入探索和剖析,很有启迪意...  相似文献   

8.
民间文化是近年来文化界所关注的一个大课题.什么是民间文化?其价值何在?通过截取民间文化的一个方面——民间文学,探讨民间文学对《红楼梦》形式和内容的影响来阐明民间文化的价值及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多种自圆其说的主题并存这一现象说明,《三国演义》并不存在一涵盖全书的抽象意旨。《三国演义》实乃在朴素的典型观影响下的以塑造理想人格为旨归的性格化小说。这从曹操、诸葛亮、关羽在小说中分别演绎为奸、智、义的人格化身可以得到印证。这一性格化倾向与民间文学的固有特性有关。罗贯中的成功正在于继承并发展了民间文学的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10.
鲁益新 《科技信息》2012,(10):151-151
民间信仰与民间文学关系素来密切。浙闽民间,陈靖姑信仰浓郁,歌颂赞美陈靖姑神迹的文学作品也十分丰富。本文以《陈十四奇传》一书为阅读文本,藉此来窥探浙闽民间信仰的些许特点。  相似文献   

11.
伴随我国近代社会形态和社会文化的变迁,郭尔罗斯地区的草原游牧文化逐渐融入了农耕文化,在此基础上酝酿而生的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的音乐层面和文学层面都体现出有别于其它民歌的新特点。这些创作特点和作品背后的故事共同构筑了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的民间文学价值、民族特色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白族民间文学的道教色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道教在白族地区的长期渗透,白族民间文学浸润着浓郁的道教色彩。白族民间文学既拥有大量的道教人物及与之相关的故事,又广泛地吸纳了道教的方术和仙境幻想。白族民间文学生动地揭示了道教对白族民众的深刻影响,也突出地展现了白族民众不为宗教拘囿的世俗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3.
民间文学作为民族高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囿于学科起点的迟缓性、学科地位的"民间"性、学科内容的"草根"性,长期得不到"合法"身份而处于"边缘"地位,其学科特色被遮蔽,学科发展受阻碍。将民间文学从"边缘"学科建设成"特色"学科,有四项可行举措:一是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民间文学课程,大力促进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二是确立民间文学独立的学科地位,以充分彰显其功能和价值;三是充分利用民间文学的"民间"特色,建立田野调查研究基地,发挥民间文学的实践效应;四是加强民间文学的理论研究,以理论特色促进并提升其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4.
莫言的奇人奇事小说,是他强大的艺术想象力的结果,更是他继承和吸收古代的志人志怪小说、民间寓言故事和西方现代派文学及其理论基础的结果。莫言将三者结合起来,并赋予自己的创造,从而使个人的写作成为了当代中国写作的重要象征之一。  相似文献   

15.
《诗经》邶、廓、卫婚恋诗数量很多,其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就是多弃妇诗。这些弃妇诗中,一方面保留了该地区地域文化中婚姻恋爱较为自由的习俗;另一方面,又受周礼的影响,提出婚姻应受到家庭和社会规范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从接受的角度审视方玉润对《诗经》的阅读,揭示《诗经原始》与姚际恒《诗经通论》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可以发现,方玉润的《诗经》接受具有完整系统的鉴赏阐释体系,重视情感特征和意境的把握,既推求诗之本意,同时又对《诗经》的艺术表现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分析,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其评点文字本身颇具文采,俨然是阅读《诗经》有所感悟的再创造。《诗经原始》在晚清具有集大成式的意义,对"五四"时期《诗经》文学面貌的重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侗族社会中,传统教育模式仍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民间歌谣、故事等民间文学形式以及习惯法、集体交际活动、劳动分工等传统教育模式,塑造个体的人格,形成集体主义、和谐的社会和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俗大典》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大项目之一,不仅抢救民间民俗文化,同时抢救老学者们20世纪的田野调查学术成果,是对中华民俗文化一次空前的大整理.  相似文献   

19.
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芦笙舞是苗族人民祭祖或节日主要舞蹈之一,是流传最为广泛的民间舞蹈形式,日常生活中的劳作内容都成了他们的舞蹈题材和主要动作来源。“花山节”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而芦笙舞则是“花山节”中不可缺少并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苗族传统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20.
西藏民间故事集《金玉凤凰》所收58则故事中,有25则源于佛教相应故事,且其中17则源于佛典譬喻故事。文章在考察其佛典渊源的基础上,从构成要素、文体功能诸方面,揭示出由佛典譬喻到西藏民间故事间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