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影响磷肥肥效的因素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水分及腐殖酸,尿素配合施用,对提高磷肥肥效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过磷酸鈣是生产量和施用量都很大的磷肥品种之一。它占目前世界磷肥总产量的62%左右,在我国已建成的几个大型磷肥厂和許多地方化工企业中,都在生产着大量的过磷酸鈣。而其肥效,根据近两年来許多省的实地調查,都获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过磷酸鈣正在逐漸成为农村中广泛施用的化肥之一。过磷酸鈣的优点是:生产技术简单,成本低,基建费用少。但它也有一些缺点:除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400个不同地貌耕地土壤样品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值等5项土壤养分测试与统计分析,按照平均指标体系,对嫩江县耕地土壤现状进行科学合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嫩江县土壤酸性,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属于丰富水平,速效磷属于很丰水平.在农业生产上应增施有机肥,适当增施氮肥,减少磷肥化肥用量,增施生物磷肥,钾肥可保持现有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4.
一、因地施肥 应把磷肥重点分配在有机质含量低和缺磷的土壤上,以充分发挥肥效。将磷肥优先施用于瘠薄瘦田、旱地、新垦地和生土地上,因这些田块通常较缺磷。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最优化程序设计方法,解决了高炉磷肥生产的综合配料比计算问题,生产出了品位较高的磷肥。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苏南次生栎林土壤磷的固定及其抑制技术和需磷量的研究,表明栎林土壤对磷的固定作用强,磷的固定最大,固定率高,腐殖酸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对磷的固定作用,有利于增加肥效,提高磷肥利用率,根据土壤磷素固定状况探讨土壤磷肥需要量,合理施用磷肥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小檗碱与β-环糊精包结物的性质,并利用稳态荧光法测定了在不同pH值下小檗碱与β环糊精的形成常数,结果表明:小檗碱与β-环糊精以1:1配合;中性条件下,β环糊精与小檗碱有最大的包结能力;疏水作用以及构型识别是形成包结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取得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坚持“教育要革命”的方向,以阶级斗争为纲,遵照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教导,接受了沈阳市化工材料公司委托的用盐酸土法试制磷肥的任务。 磷肥是植物生长的三要素之一。当前磷肥的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农业学大寨形势发展的需要。原因之一是原材料不足。过去生产磷肥都用硫酸,当前硫酸较缺。有的化肥厂曾采用盐酸法生产磷肥,但所采用的设备在农村不易解决,耗酸量较大。我们在党的领导下,遵循  相似文献   

9.
定位施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1992年到2000年,研究了13种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肥区小麦产量最低,占全肥区产量的50%左右,但历年产量稳定在1.3-1.4t/hm^2,并没有随试验的进行而逐年下降,说明中性紫色土基础地力产量稳定、持久,但是较低;缺N或缺P的各处理(PK,N,NK),随着试验的进行,产量逐年降低,从试验的第6年起,小麦产量接近无肥区产量,之后稳定在1.4-1.5t/hm^2;氮肥单施,其肥效逐年障低,由开始的9.4kg降至0.5kg;氮肥与磷钾肥配施,氮肥肥效则稳定在8kg左右;磷肥肥效呈逐年上升之势,由开始的3.5kg上升至16.8kg;在试验的前5年,钾肥对小麦没有增产作用,从第6年开始,钾肥对小麦增产效果明显,每千克K2O增产小麦7.4kg;不施氮肥处理,小麦茎叶和籽粒含氮量均较低,其茎叶含氮量比施氮处理平均值低43%,籽粒含氮量比施氮处理平均值低24%;不施氮肥处理粗蛋白含量比施氮处理低3个百分点;凡施用磷肥处理,籽粒中含磷量比不施磷处理高30%左右,茎叶中含磷量比不施磷处理高1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大米草的肥效对晚稻的增产作用,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利用大米草作肥料提供依据,我们对大米草进行了肥效试验。现将两年来的试验结果整理如下:试验情况与结果一、大米草作晚稻基肥试验一九七四年晚季,在古顺和外塘公社进行用大米草作晚稻基肥试验。试验设大米草1000斤与栏肥1000斤、尿素10斤比较;大米草2000斤与栏肥2000斤、尿素20斤和不施基肥比较;  相似文献   

11.
磷矿粉是一种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的磷肥。推广施用磷矿粉肥,对合理利用磷矿资源,增加磷肥给源和磷肥品种,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农林部和燃化部的领导和重视下,在长沙“全国三磷会议”的推动下,本省组织有关地区、县农科所、农业局、农场、农技站和社、队农科站,于1972~1973年间,对国产磷矿粉进行了肥效多点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磷矿粉的后效及有效施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脂肪酶对激光打印废纸的脱墨作用,优化脂肪酶脱墨的工艺条件,并与中性脱墨与碱法脱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激光打印废纸的脂肪酶脱墨优于中性脱墨与碱法脱墨.脂肪酶脱墨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碎浆浓度10%~12%,碎浆温度55,℃,碎浆时间40,min,酶用量0.03%,浮选时间8,min.在适宜的脱墨条件下可使脱墨浆ISO白度达到93.42%,残余油墨面积为0.01%.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了当相对误差为百分之二以下时一元酸碱氢离子浓度公式的使用条件,并表示在对数浓度图上。  相似文献   

14.
用次氯酸钠漂白棉织物可能导致纤维的化学损伤和强度降低.在某些情况下,已经损伤的纤维在经受碱处理以前并不明显地变得脆弱,因此仅仅测定漂白后棉织物的强度并不能检验出纤维素退化的真实程度.铜铵或铜乙二胺溶液是碱性的,能使某些类型的氧化纤维素分子链(例如铜值高的)发生断裂,所以通过测定纤维素铜铵或铜乙二胺溶液的粘度来评定纤维素退化程度已成为通常的做法.然而,粘度法耗时长,并需特殊设备,尚不能满足生产检验的要求.本试验中,将经过精练的棉织物,用2克(有效氯)/升的次氯酸钠溶液于不同的pH值(2-12)条件下进行漂白,并测定了它们所受到的损伤程度,建立了样品在碱煮前后的强度、铜值、聚合度(粘度法)与漂液pH值间的关系.可以看出经过近中性范围内漂白的样品铜值最大,强度最低,聚合度最低,并具有最大的潜在损伤.测定样品的碱煮强度比仅仅测定强度在揭示潜在及/或明显的损伤方面能提供更多的资料,因此可用来测定纤维素在漂白过程中所受到的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典型高产区小麦玉米产量、肥料施用及土壤肥力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浚县、温县、兰考3个高产区7个样点的小麦、玉米产量和施肥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小麦氮肥用量变化为210.9-376.5kg/hm^2,平均用量254.8kg/hm^2;磷肥用量变化为84-273.8kg/hm^2,平均用量183.1kg/hm^2;钾肥用量变化为0-355.4kg/hm^2,平均用量232.9kg/hm^2.玉米氮肥用量变化为433.5-556.9kg/hm^2,平均用量457.9kg/hm^2;磷肥用量变化为135-234kg/hm^2,平均用量211.3kg/hm^2;钾肥用量变化为90-253kg/hm^2,平均用量157kg/hm^.小麦用氮肥偏生产力为27.33-49.49kg/kg,平均40.03kg/kg;磷肥偏生产力为36.43-109.29kg/kg,平均50.68kg/kg;钾肥偏生产力为25.96-74.31kg/kg,平均44.09kg/kg.玉米上氮肥偏生产力为22.15-28.93kg/kg,平均25.94kg/kg;肥偏生产力为41.03-96.96kg/kg,平均60.07kg/kg;钾肥偏生产力为63.38-145.44kg/kg,平均83.07kg/kg.7个调查样点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普遍较高,但速效磷、钾差别较大.超高产攻关田与农民生产田比较,前者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明显高于后者,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也比后者高,但差别较小.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RNA和β(1,3)-D-葡聚糖的综合提取,通过碱-酶提取法和优化稀碱提取条件,研究了温度、NaOH质量分数对RNA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100℃,NaOH质量分数为4%时,提取率为7.65%,纯度为70.24%.进一步比较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β-(1,3)-D-葡聚糖提取的影响,发现中性蛋白酶得到的产物较多,纯度较高,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省开展米糠榨油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特别在一九五八、五九两年,全省大部分地区普遍地开展了米糠榨油,最高年产量曾达到八百八十万斤,占公粮加工所产米糠的百分之六十五。一九七一年,全省有二十五个县、市开展米糠榨油,生产糠油四百三十六万四千斤,占公粮加工所产米糠的百分之三十,相当于十万亩菜籽的产油量。但与历史最高年产量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0,(10):8-9
金正恩出席顺川磷肥生产基地竣工仪式5月2日,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在头版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出席顺川(此前译为顺天)磷肥生产基地竣工仪式,并配发金正恩剪彩的大幅照片。报道还刊发了金正恩出席活动、顺川磷肥生产基地、在场建设者欢庆竣工的八张照片。朝中社5月2日报道,朝鲜肥料生产基地顺川磷肥生产基地5月1日举行竣工仪式,金正恩出席竣工仪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迅速发展,对磷肥的需要也日益增多。磷肥的生产虽然不断增长,但仍不能满足要求。为此,磷细菌肥科的生产和应用成了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一般土壤中都含有大量的磷素成份,据测定,耕作层中每亩含磷量有上百斤,如果能充分利用,相当施过磷酸钙一吨以上。但是这些磷素绝大部分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和利用。就是施用的磷肥,由于土壤的固定等其他原因,其利用率一般也不超过20%。磷细菌可以使不能被作物吸收的磷素分解或溶解成为有效磷素,磷细菌肥料和磷肥配合施用时,可以提高磷肥的利用  相似文献   

20.
艾和平 《科技信息》2009,(31):I0391-I0391,I0393
不同地区磷矿的化学组分因其成矿年代、成矿的地质构造不同而不同,即便是同一地区的磷矿也会因矿层的不同开采方式的不同而出现差异。据文献,磷矿的化学组分对磷矿的分解影响很大,尤其对磷酸工业和湿法磷肥工业。本文归纳总结了磷矿物的化学组分对其化学加工效果的影响,并且对磷矿物的活化进行了阐述。研究结果表明,磷矿粉在任何一定土壤中的肥效主要决定于土壤溶液中的PH值和钙、磷的浓度,这些因子中任何一个因子的改变,都会影响到磷矿粉的肥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