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西部山区高速公路生态环境特征及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展了路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构建了基于遥感的西部山区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体系,为开展基于遥感与GIS的公路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模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水资源紧张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矛盾 ,通过生命科学部六处、工程材料学部五处和地球科学部四处共同组织多学科专家反复论证、生命学部专家咨询组评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务会审议 ,最终启动了“大型水利工程对重要生物资源长期生态学效应研究”这一重大项目。旨在探讨大型水利工程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关系的多学科整合型研究 ,解析大型水利工程对重要经济生物资源的影响机制 ,为建立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流域经济、合理的流域管理体系和符合生态安全的水资源开发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介绍了“大型水利工程对重要生物资源长期生态学效应”这一涉及大型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健康命题的立项与思考 ,探讨了学科间交叉与整合型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3,(18):24-25
血吸虫病仍是影响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大型水利工程造成生态环境的改变及流动人口的剧增,将可能导致钉螺面积回升和人、畜感染机会增加,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是重庆市2004年第十四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课题目的是为了满足重庆林业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通过对3S技术在重庆林业中的应用研究,推动重庆林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发展。为提高重庆林业科学研究水平提供现代化的平台;为林业制图、调查、规划提供新的方法和工具;为林业资源管理与数据查询、林业重点工程管理与效益评价、重大森林灾害监测预警和灾后评估等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增加流域蓄供水量,有助于缓解流域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和重要措施。洪水资源利用旨在对现有水利工程常规调度下尚未能控制的那一部分洪水实施开发利用,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现有工程控制利用洪水资源的能力,同时不对河流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项目客观地了解和确定了柴达木盆地北缘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分布现状,分析研究了其相互关系,掌握了其时空变化规律,预测了其发生、发展、演变趋势,进而寻求拟定了相应有效的生态环境防护治理对策和建议,为调查区盐矿、石油等矿产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区域性生态环境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科学依据。其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化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及终端成盐系统理论对区内寻找地下淡水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如尕斯库勒油田阿拉尔水源地淡水资源边界的确定就是基于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针对大气降雨对边坡的影响研究技术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发了边坡动态监测集成及数据远程实时发布系统,把国际上认知度较高的六个预测模型系统化和软件化,建立云南省公路边坡水毁动态监测及预警体系,并将研完成果应用于云南国省干线公路3180个重点边坡的监测和预警,推动了公路防灾减灾工作的科技水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4,(4):16-17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调控技术研究”的课题之一。课题目标为:针对我国主要粮棉基地玉米、棉花、小麦以及主要温室园艺作物(番茄与黄瓜等),研究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和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低温灾害发生机理、发展规律、及其影响的新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低温灾害综合治理方案、建立相应的调控与综合防御技术体系。重点开展低温灾害的胁迫诊断、灾害实时监测、灾害调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并通过技术的集成与优化形成综合防灾减灾术体系,较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业低温灾害的主动防御能力,明显减少农作物因低温灾害造成的产量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国外住宅建筑能耗统计数据全面而完善,而我国目前没有适用于住宅建筑能耗的监测仪器,给建筑节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项目将自主研发适用于住宅建筑的能耗与环境监测平台。通过我们开发的电能、燃气用量、人体红外和门窗开启监测仪等进行数据采集,监测室内家用电器用电、燃气用气情况和人员在室、门窗开启情况等。所有测量仪器可在不破坏住宅现有的设施、设备条件下安装,同时为方便用户查看实时能耗数据,开发了建筑能耗与环境监测软件平台。本项目解决了住宅建筑因其私密性不易对其能耗和环境进行监测的难题,可为建筑节能研究得到更直观有效的数据,可为建筑节能方案的研究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998年11月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要“紧紧围绕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重点地区治理开发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水利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影响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课题(2004BA718804),采用了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生态学、水文学和地理信息学等方法,对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鄱阳湖堤防工程和山区水库灌溉工程修建后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对钉螺分布或扩散以及血吸虫病流行态势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由于高原恶劣自然条件下的极低气压、极大日温差、强紫外线等问题,使得常规使用的水文监测设备无法工作,更谈不上长期稳定运行。本文通过对目前常规使用的水文自动监测系统进行论证、测试,开展恶劣自然条件下水文测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提出相关水文监测自动化系统及其设备的设计,实现恶劣自然条件下水文要素自动采集传输与分析、站点坐标定位和标准校时,解决了高原地区无人水文自动监测站的建设问题,从而使得在暴雨、汛情等突发灾害的情况下,可提前预警,赢得宝贵时间,避免或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3.
针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流通环节,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保障体系的研究。在明确食品供应体系“树状”模型的基础上,选择食品供应体系的“主干”大型农副批发市场作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切入点,并通过构建检测技术集成5T分析模型、分布式实验室运行机制以及基于风险矩阵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模型,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搭建起一点、两面、一核心的检测技术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巴资源地球卫星(简称CBERS)是以我国为主研制的第一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其主要任务是用先进的空间遥感技术,为调查、开发、利用和管理国土资源服务,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农、林、牧、水利、地矿、测绘、海洋、环境监测、灾害监测、气象、交通选线等国民经济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是一项基本国策,新一轮规划实施期间,贯彻落实基本捉田保护规划的关键在于实时掌握土地利用的变化动态。当前国内外实施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的研究或应用大多局限于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相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但鲜见基于单时相遥感影像与矢量数据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单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现状、规划矢量数据为数据源,探讨一种新的基本农田动态变化监测的有关技术方法和技术流程,并通过实验验证方法和技术流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1,(16):20-20,22
海洋灾害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尽管国内外有关于赤潮、飓风(台风)、海啸等海洋灾害的监测研究,但是国际上对另一类海洋灾害即反常波的研究很少,国内对反常波的遥感监测研究重视程度不够,而反常波对海上舰船航行安全危害极大,因此,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和卫星SAR图像对反常波遥感机制、识别技术及相应的软件系统研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北省北部高原、山区和平原有着多处原始森林,冀北高原的坝上草原和覆盖河北省西部和北部的太行山、燕山等山区是河北省森林草原防火的重点区域,森林草原防火形势十分严峻。项目的实施以保护京津冀区域森林和生态环境为前提,系统的运行提供实时的气象监测信息、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信息、森林热点卫星遥感监测信息,为提高森林防火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水平提供科技支撑,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各种生态系统的退化现象非常严重,党和国家对生态保护和建设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提供了大量资金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如果不能正确地进行生态保护与建设,对环境非但不能起到改善作用,反而会减低生态环境功效。在国内外很多地方,虽然林地覆盖率明显提高,其生态功能并没有提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的现象。因此,有关如何评估生态效应,并以此为指标开展人工恢复植被的结构合理化及其改进研究是必须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07,(6):53-53
北京地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面向生态环境领域的专业化3S技术企业,一直致力于网络GIS基础平台开发、3S系统工程建设、数字技术与信息管理行业解决方案等高新技术研发与服务,尤其是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应用的一系列技术方案、软件产品、应用系统,成为我国3S技术在行业应用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20.
大型重载多连杆压力机主要适用于薄板件拉伸、成形、弯曲、校正、冲裁等各种冷冲压工艺,是制造汽车覆盖件等的关键冲压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器等工业部门及国防工业。经过多年技术引进和改进创新,我国大型机械压力机的产品品种和质量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结合我国锻压机床行业的实际需要,本课题开展大型重载多连杆压力机性能优化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大型重载多连杆压力机杆系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的技术与方法,开发大型重载多连杆压力机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软件,为我国企业自主开发大型重载多连杆压力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