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时期高校德育环境、德育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德育教育不再是封闭、乏味的灌输说教,而要以生动、鲜活的教育内容,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展现高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创新性。本文以创新项目为载体,研究探讨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模式,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境是个虚拟和开放的环境,势必会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加强人文关怀。前提是更新观念、以人为本,基础是培养高校网络德育工作者,核心是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同时注重有效的德育方法,培育良好的人文环境,从而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德育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但是在教育体制、德育队伍建设、德育方法、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和德育考核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只有正视这些不足,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唐炜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3):118-120
网络环境有助于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拓宽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时空,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现代化.但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对传统的高校德育效果、德育方法和德育队伍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创新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德育理念;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德育内容;坚持有的放矢,创新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5.
辛勤 《科技信息》2009,(34):I0208-I0209
在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方式、方法面临新的挑战,必须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不断改进和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以期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德育职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使人类社会的整个生存状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网络所具有的快捷性、交互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既充实了高校德育的内容,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德育管理工作的效率,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使主导性的传统教育理念和单向性的传统教育方法受到冲击,使大量信息“垃圾”得以滋长,腐蚀了大学生的思想和意志,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和道德的弱化,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困惑和挑战。高校德育工作务必抓住时机,更新德育理念,积极应对,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扬长避短,充实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建设网络队伍,加强网络管理,开辟“网络德育”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高校德育工作中引入效益观念,以德育效益为评价指标来衡量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对于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校德育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要求正确树立科学的德育效益观念,这是实现以德育效益评价指标来衡量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切实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为此,高校要正视德育的现状,积极探求有效对策,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努力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时代发展使高校德育环境发生极大改变,突显了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德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认识现代高校德育的时代特征,适应时代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行德育创新是高校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德育的实效性是教育界和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小学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传统的德育理念已经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小学德育面临着挑战,对此,我们必须更新德育观念,树立现代德育目标,革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高校德育方法创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德育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德育对象的主动性与主体性,以"灌输"现成结论与传授道德知识为主要方式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德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德育内容严重单一化,功利性趋向过强,以政治教育代替德育教育,忽视深层次的隐性目的,忽视对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高校德育体系应积极加以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以基本道德品质教育为基础,构建高校德育新体系,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策应这一方略,高校德育必须全面理解“德“的内涵,辩证看待“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努力建构良性互动的德育格局;在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德育工作中,应着眼理想信念、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三个基础教育;同时通过同社会德育的衔接,培养道德评价能力,促进“慎独“的自我锻炼,切实加强对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改革的基本问题包含以下六方面:(1)摆正位置,转变观念;(2)德育目标由理想型向素质型转变;(3)拓宽内容,把德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来建设;(4)构造整体化、全方位开放的大德育格局;(5)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队伍;(6)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4.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育人"是核心.高校育人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思想环境、文化环境、管理环境、学术环境、心理环境和网络环境等六个方面构建生态、和谐的、具有导向性和系统性的高校生态育人环境,对于推动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和现实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德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德育要增强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就必须与德育对象的实际相结合,就是要做到德育客体对象化,才能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要在实际生活中针对不同的德育对象、不同的场合,采取有效的调节策略,更多的注重德育内容生活化和德育客体对象化,尽可能的建立一个具有实效的德育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6.
如何使高等教育改革稳步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深入了解经济发展不同区域高等学校现状非常重要,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等学校,要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战略中寻求局部突破,创造自己的办学特色。湖南、广西部分高校在德育工作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做法颇具独特性,他们在建立较为完善的德育工作制度保障体系和在用人制度加大改革力度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个凸显的问题已经不是某个国家特有的,而是全世界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国外思想道德教育对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具有巨大启示,如批判吸收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借鉴国外渗透式和全方位德育模式的实践经验,建立开放性思想教育模式,突出德育生活化等等。  相似文献   

18.
西方道德教育从强调道德相对主义到提倡核心价值观,反映了西方社会对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一种反思.20世纪90年代,复兴的品格教育把古老的道德叙事这种道德教育方法运用到学校、家庭、社会中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作为西方社会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方法,道德叙事将给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