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压胀松动”增产技术的增产效果和施工工艺,在延长石油管理局子长油矿对4207裸眼井进行了现场试验.介绍了裸眼井“压胀松动”增产技术的基本原理、该井现场试验所需岩石力学参数的测定、药量的计算及装药设计.并对施工工艺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说明“压胀松动”增产技术对此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压胀松动”增产技术的增产效果和对套管的影响,在延长石油管理局子长油矿对4242井进行了现场实验。该技术采用强动载波在地层深处叠加的方法,造成压胀条件,松动岩石,增大近井带渗透率,提高油井产量。施工后,该井产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多。本次实验工艺上是成功的,首先是按设计要求引爆了炸药,其二是由于采取了保护措施,使套管变形局限在施工段处,不影响下泵,不影响油井生产;套管强度校核分析也证明了套管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压胀松动”增产技术的增产效果和对套管的影响,在延长石油管理局子长油矿对4242 井进行了现场实验.该技术采用强动载波在地层深处叠加的方法,造成压胀条件,松动岩石,增大近井带渗透率,提高油井产量.施工后,该井产量增加为原来的4 倍多.本次实验工艺上是成功的, 首先是按设计要求引爆了炸药,其二是由于采取了保护措施,使套管变形局限在施工段处,不影响下泵,不影响油井生产;套管强度校核分析也证明了套管不会破坏.施工后地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针对油井压胀松动增产后产生压胀松动区,基于稳定流理论,推导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应力敏感油藏的产量预测模型。通过实例分析了各因素对产量增产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油藏基质渗透率和不同压差条件下,油井产量随着压胀半径的增大而呈凸型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不大;油井产量随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大而呈近似线性下降趋势,且n值越小,油井产量随启动压力梯度增大的下降幅度越小;油井产量随渗透率变形系数的增大而呈凹型近下降趋势,且m值越大,油井产量随渗透率变形系数的增大先快速下降后趋缓。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延长石油管理局七里村油矿裸眼井高能气体压裂新技术试验后的增产效果,从有效生产期、递减率、压裂增产的可采储量、增产倍数等方面,进行了递减规律分析和计算;并与水力压裂增产效果进行了比较,从而肯定了浅油层裸眼井高能气体压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延长气田具有低压、地产、低渗特点,自然产量较低,必须通过实施压裂增产技术才可能达到经济开发的要求。只有在深化储层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分析、总结不断完善压裂施工设计、改进压裂施工工艺,因此必须及时收集现场一手资料,对压裂施工、压后排液试气和压后压力恢复资料等进行跟踪分析研究、结合调研学习不断提高设计水平,进一步完善鄂北气井的压裂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7.
石油大学石油工程系孙仁远为首的课题组和辽河、大庆油田共同承担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攻关项目“人工振动 (弹性波 )增产工艺技术研究” ,近日通过了集团公司组织的专家鉴定。技术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该技术在辽河油田、大庆油田的 7个稀油区块、3个稠油区块进行了现场试验 ,累计增油 7380 0 .4t,投入产出比达到 1∶9.72 ,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据悉 ,国内外同类技术中对振采机的研究较多 ,而对增产机理和振动伤害研究较少 ,该项目加深了对增产机理和振动伤害的研究 ,弥补了同类技术的不足。该项技术适合于渗透率中等…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埕北油田和绥中36-1油田的储层特点及钻完井方式和原油特性,对两油田油井的堵塞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油井解堵施工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针对有机垢的解堵剂YS-01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化学解堵剂YS-01可以很好地解除埕北油田和绥中36-1油田油井近井地带的有机垢堵塞,增产效果十分明显;9口解堵井平均有效期已超过200天,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其成果对与埕北油田和绥中36-1油田相类似油田的油井管理、堵塞原因分析、施工工艺技术研究、解堵剂研制、解堵选井及化学解堵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套管缩径、弯曲、错断变形直接影响油井生产的问题,采用爆炸技术修复变形套管。该技术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高压冲击波胀开变形套管,打开通道,达到修复的目的。文中根据现场应用情况,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装药结构,施工工艺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和经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经现场应用证明,该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赵学选 《科技信息》2009,(17):253-254
在传统压浆施工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施工情况,根据真空辅助压浆原理及相关技术要求,通过对原材料、配合比及施工工艺的比选,在箱梁压浆过程中对水泥浆及压力的控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并对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预防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水力喷砂射孔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材料冲蚀磨损理论和磨料射流切割原理 ,对利用水力喷砂射孔技术切割套管和近井地层岩石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水力喷砂射孔地面模拟实验 ,并在胜利油田现场进行了施工工艺设计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 ,在压力为 2 3~ 2 4MPa的条件下 ,水力喷砂射孔能有效地穿透套管并在天然砂岩上射出直径 30mm以上、深达 780mm的孔眼 ,现场试验证实水力喷砂射孔油井增产效果明显。水力喷砂射孔增产的机理主要是解除近井地带污染 ,松弛密实圈 ,避免炮弹射孔的压实污染 ,增加地层渗透率并扩展油流通道。  相似文献   

12.
不同围压下大理岩剪胀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美国MTS815型电流伺服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大理岩岩石的18块试件进行试验,测定了其在6种不同围压下全应力应变过程中剪胀力及体积应变变化情况,在试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岩石强度、剪胀力及体积应变随围压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对于充分利用破裂岩石本身的自稳性能,对于深入研究围岩破裂带的剪胀变形机制及支护的作用机理,从而揭示高应力大松动圈巷道围岩大变形的力学机理,以及支护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延峰 《中国西部科技》2013,12(7):12-13,23
裸眼井具有生产层裸露面积大,初期投入少,油、气流入井内的阻力小,有利于实现较高的产能要求等优点,但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裸眼井出现了难以克服整个生产层内外不同压力油、气、水在小层之间的相互干扰,不利于后期选择性改造的问题,并且裸眼井生产周期较长,均采用压裂方式投产,部分裸眼井在生产期间还进行了二次或三次压裂,这可能导致裸眼井段井壁不规则,这就对其进行注水改造及采取增产措施增加了难度。从裸眼井注水和裸眼井采油工艺方面提出了裸眼井改造挖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套管缩径、弯曲、错断变形直接影响油井生产的问题 ,采用爆炸技术修复变形套管 .该技术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高压冲击波胀开变形套管 ,打开通道 ,达到修复的目的 .文中根据现场应用情况 ,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 ,装药结构 ,施工工艺等 ,进行了分析研究和经验总结 ,并提出一些建议 .经现场应用证明 ,该技术结构简单 ,使用安全 ,成本低廉 ,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常规压裂技术是一种传统的油井增产工艺技术;水力喷射压裂技术是一种集射孔、压裂、隔离为一体的新型增产工艺技术,具有穿透性强、伤害低、孔径大、定向准的特点,是油田油井储层改造的新技术。分析水力喷射压裂技术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技术特点及施工工艺等,通过对梁7-01和梁45-01等五口井的水力喷射压裂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在薄层底水油藏中应用且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弹性和塑性对胶凝砂砾石料(CSG)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CSG的剪胀方程,参考粗粒土或堆石料剪胀特性的研究方式开展了一系列不同掺量和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三轴等向加卸载试验和三轴轴向加卸载试验,对CSG的剪胀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SG加载过程中弹性和塑性应变都不可忽略,CSG在低围压下具有剪胀性,随着围压的增大逐渐向剪缩性过渡;由试验数据得到CSG的弹性体积应变和弹性剪应变,对比分析了考虑和不考虑弹性应变的CSG剪胀特性曲线,发现弹性应变对CSG剪胀特性影响较大,仅在高掺量、高围压、大应力条件下可以忽略弹性应变的影响;二次函数可以很好地描述CSG的剪胀特性。  相似文献   

17.
科技动态     
<正>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中心所研制开发的XYG型压裂弹完成地面试验,近期将赴陕北延长油矿作井下试验.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中心正在与南海西部石油公司签定“海上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应用研究”的合同.其目的是形成一套填补海上增产措施空白的增产解堵技术。△高能气体压裂技术中心即将赴胜利油田进行5口井的现场试验.并联系落实华北  相似文献   

18.
围岩松动圈的形成实质是松动圈内围岩产生碎胀变形,碎胀变形是围岩卸荷扰动产生的松动与破坏,其影响因素包括地下水含量、地应力以及其它地质力学指标如霍克布朗参数等。采用二次正交组合试验的4因素5水平试验方案,并结合地质雷达,按照组合设计表进行了17次野外试验。经过计算得出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由高至低分别为:霍克布朗参数S、M、S和M的交互作用及隧道埋深。  相似文献   

19.
水力喷砂射孔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根据材料冲蚀磨损理论和磨料射流切割原理,对利用水力喷砂射孔技术切割套管和近井地层岩石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水力喷砂射孔地面模拟实验,并在胜利油田现场进行了施工工艺设计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压力为23-24MPa的条件下,水力喷砂射孔能有效地穿透套管并在天然砂岩上射出直径30mm以上,深达780mm的孔眼,现场试验证实水力喷砂射孔油井增产效果明显,水力喷砂射孔增产的机理主要是解除近井地带污染,松弛密实圈,避免炮弹射孔的压实污染,增加地层渗透率并扩展油流通道。  相似文献   

20.
对紫铜长支管T型管复合胀形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介绍了包括冲头挤压力的公式与计算,试验中所用复合胀形模具结构和部分重要零件的设计与选取及试验结果。试验研究表明,复合胀形工艺能够生产出支管长度比较长的T型管;采用合理的模具结构,正确计算冲头挤压力、胀形内压力及径向反压力,使胀形区始终处于多压应力状态,是复合胀形工艺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