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外加控制磁场减少轨道电极烧蚀的方法,计算了试验条件下外加控制磁场的大小和空间分布,外加磁场线圈放在等离子体电枢电弧运动加速的起始段,控制磁场增加了电磁推力,加速了电弧斑点的运动,从而达到减轻烧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等离子体电枢电磁轨道炮电枢电弧长度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B-dot磁探针测量三维等离子体电枢电弧长度的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根据记录的磁探讨信号波形计算等离子体电枢电弧长度的判剧。通过实测的数据对判据的准确性进行了实验分析与验证。  相似文献   

3.
电磁轨道炮信号控制处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电磁轨道炮实验系统信号控制与采集进行了描述,利用开关型光耦和线性光耦等元件,进行了信号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隔离与传输的研究,采用BorlandC^++W和VB语言开发了具有Windows界面特点的软件系统应用集成平台。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的电磁轨道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磁轨道炮的发展历程和工作原理,对过去20余年影响其武器化过程的关键技术如脉冲功率电源、发射轨道和发射单元作了重点论述。比较了现有各种供电方式的优劣,概括了轨道和发射单元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由于理论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电磁轨道发射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从力场模拟、热场模拟和电磁场模拟3个方面作了展开讨论,归纳了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对电磁轨道炮实验系统信号控制与采集进行了描述.利用开关型光耦和线性光耦等元件,进行了信号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隔离与传输的研究.采用BorlandC++W和VB语言开发了具有Windows界面特点的软件系统应用集成平台.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地反映电磁轨道炮内电枢烧蚀的特性,建立了二维固体电枢熔化波烧蚀的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差分的交替方向隐式法进行耦合计算,得到了熔化波烧蚀的变化特性.计算结果表明,烧蚀的驱动机制为速度趋肤效应,电流集中在电枢与导轨接触面的尾部边缘,使电枢焦耳热剧增导致出现烧蚀.熔化波从电枢尾部向头部推进,当传至电枢头部时,可能引发电枢转捩.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弹丸的发射速度,选择等离子体电枢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括粘滞、烧蚀、空气和摩擦阻力在内的电枢运动的数学模型,并用Posenbroke方法进行优化计算,以上四种阻力对电枢速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并且任何电磁轨道炮模型中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是不可忽略的.文中通过调整发射轨道的高度、两轨间距以及电枢运动的时间来达到调整弹丸的发射速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空气阻力是电磁轨道炮发射过程中受到的主要阻力之一,为改善发射性能,可以将炮膛内抽成真空。因此,本文建立了轨道炮的SIMULINK仿真模型,并对轨道炮在有空气阻力和炮膛内处于真空状态下的发射过程分别进行仿真计算,对比分析了两种情况下的出口速度和系统效率。结果表明,将炮膛内抽成真空,可有效提高电磁轨道炮的出口速度和系统效率,同时减少了电枢的出膛时间,对提高系统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电磁轨道炮二阶过阻尼电路的暂态过程,分别建立了以储能电容器上的电压、放电回路电流和电枢反电动势为暂态量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分析了不同电感梯度下三者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电感梯度增大,电压和电流波动较小,反电动势波动较大。随着时间的增加,电流和反电动势的波动幅度比较显著,达到峰值后单调的衰减到零,而电压则一直单调的衰减到零。  相似文献   

10.
有限元/边界元耦合法计算电磁轨道炮三维瞬态涡流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磁轨道炮电磁场计算中的无穷远边界问题,该文提出用时域有限元/边界元耦合算法进行电磁轨道炮的三维瞬态涡流场的数值模拟。涡流场的控制方程由矢量磁位和标量电位描述,用有限元法求解满足磁扩散方程的含有导轨与电枢的导体区域,用边界元法求解满足拉普拉斯方程的导体以外的区域。耦合边界直接划分在导体表面,不需对边界作特殊处理。该方法消除了对导体周围的空气区域的网格剖分,缩小了计算规模,是一种处理电磁轨道炮电磁场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阐述电磁发射技术的发展,介绍了系统的结构、优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电磁发射技术是综合多种学科的实用技术,它的发展与相应学科的基础研究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对用B-dot磁探针测量三维等离子体电枢电弧长度的原理进了理论分析,给出了根据记录的磁探针信号波形计算等离子体电枢电弧长度的判据.通过实测的数据对判据的准确性进行了实验分析与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用更小的导轨电流弹射大质量抛体,基于四极电磁轨道发射器提出了串联增强型四极电磁轨道发射方案,分别建立了增强型发射器的主、副导轨产生电磁推力的数学模型,对电磁推力的特性分别进行了仿真研究,根据预设电磁推力的大小确定了导轨层数的公式,并对传统型和增强型发射器的弹射过程进行了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增强型发射器的电磁推力在更低的位置能趋近最大值,当大质量的抛体弹射速度相同时,增强型发射器的导轨电流小于传统型发射器导轨电流的60%。  相似文献   

14.
采用试验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长持续时间的雷电流分量作用下电极形状对金属烧蚀特性的影响,对比了采用3种形状且不同头部曲率的电极时Al3003金属板的烧蚀面积和烧蚀深度,并结合有限元电场仿真和二维流注发展模型分析了电极影响金属烧蚀特性的原因.结果表明,电极对雷电流金属烧蚀特性的影响很大.在末次回击后长持续时间雷电流分量的作用下,使用尖电极造成的金属烧蚀面积和烧蚀深度最大,半椭球形电极和半球形电极造成的金属烧蚀面积和烧蚀深度次之,这是由于电极形状影响了间隙的初始电离能力以及流注发展过程中的电子密度分布和电子能量密度分布的缘故.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高空后效推力,提出了基于气相环境双区体烧蚀模型。考虑粒子侵蚀热效应,将发动机熄火后燃烧室的瞬时压强和温度与绝热层烧蚀放气量进行耦合迭代的后效推力预示方法。根据某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绝热层的结构布局和工作参数,计算得到绝热层的碳化烧蚀率、烧蚀质量损失速率、温度场分布、炭化层孔隙结构和发动机高空后效推力,后效推力曲线与发动机遥测数据包线上限吻合,验证了预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具有发汗冷却控制的一维烧蚀模型和非线性影响。这是一类具有活动边界的分布参数控制系统问题,且在方程与边界条件中同时出现控制变量。文章依赖先验估计证明了这类问题的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7.
发汗烧蚀系统的最优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发汗烧蚀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给出了系统的温度对发汗剂流量的单调性,通过算子半群理论,得到了系统最优控制的存在性结果,同时,问题存在的必要条件也被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导弹发射过程中大推力、高能量、特殊电磁环境的实际需求,降低驱动电流量级,提出了整体增强型导弹四极场电磁轨道发射器模型和分段增强型导弹四极场电磁轨道发射器模型。理论分析了2种模型的能量转换效率,结合具体算例进行了对比说明;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导轨内电流分布、模型推力性能、发射组件受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段增强型的能量转换效率较整体增强型高,且随分段数目的增加而提高;在保护板作用下,2种模型中导轨内电流的邻近效应得以缓解;2种增强模型的推力大小相当,且较基本型均有较大提升,因而在保证所需发射推力的情况下可以减小驱动电流量级;整体增强型中导轨和保护板受力较大,而分段增强型的导轨和保护板受力较小,且其发射过程中存在周期性变化。2种增强模型均不同程度地优化了发射器的发射性能,可为导弹电磁发射工程化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分段增强型的综合性能更优于整体增强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外加平行极极直流电场法,测定了准分子激光烧蚀Al靶产生微等离子体中离子形成的电流,研究了激光能量,气压以及电压等因素对等离子体中的离子特性的影响,并对离子产生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对于ro水,rp十到的情况,我什批火箭在、处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及、。~时整体最佳所对应的指标值取其最小者作为VO。然后按VO对EZ进行发射并让它在EZ的近地点P进入,此时就对应一个发射值和损耗值,不妨记为F。把此时的Z(rn)加上这种情况时最佳双内切对应的最佳兀十面V,我们就得到显见,对任一[rp,rp+f]范围内的、而言,任何其它的发射轨道其所对应的指标值都会大于上面这个值。为什么这样选择后的就可以作为、。k,八十6]这个范围内的。时的最佳值呢?大家知道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损耗:如果损耗相同,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